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江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56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包括螺纹连接的头部(1)和筒身(3)以及位于筒身(3)内的充电电池(4),在筒身(3)上还开有一充电孔(33),其内设置有充电插座(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孔(33)及其充电插座(23)位于筒身(3)在充电电池(4)之前的前端部位,并在正常状态下,该充电孔(33)被头部(1)的后端所遮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特别是一种充电式手电筒
技术介绍
充电式手电筒即设置在其筒身内的电池为充电电池的手电筒,一般地,在筒身上设置有充电孔,其内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相连的充电插座,如专利号为ZL97246442.5的中国技术专利《充电手电筒》(公告号为CN2323241Y)就公开了这样的充电式手电筒。为了使筒身的直径不致因设置充电插座而增大,现有的充电式手电筒一般将充电孔设置筒身在充电电池之后的后端部位;但由于充电孔暴露在外,一不美观二不防水,同时由于开关往往设置在手电筒的筒身前端部位,因而也不便于装配;而再一个缺点是,当充电电池耗尽时,就无法得知电筒的开关按钮是处于“开”状态还是处于“关”状态,而在开关按钮处于“开”状态下充电,则会边充电、边用电,浪费电能,也会由此缩短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充电孔不外露的充电式手电筒。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确保在充电时电筒处于断电状态的充电式手电筒。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包括螺纹连接的头部和筒身以及位于筒身内的充电电池,在筒身上还开有一充电孔,其内设置有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孔及其充电插座位于筒身在充电电池之前的前端部位,并在正常状态下,该充电孔被头部的后端所遮蔽。为了具有防水性能,在所述的充电孔之后的筒身与头部之间可以设置有防水密封圈。筒身上的按钮开关可以与所述的充电插座设置在同一个支座上,以方便装配。在所述的支座上还可设置有一金属簧片,其前端露出所述的支座前端面,与位于电筒头部内且内置有灯泡的反光碗尾部相对,其后端与充电电池的一极直接或通过导线间接地相连。对于头部和筒身均为金属材质的金属手电筒,所述的支座应为绝缘材质,并且,在所述的支座之前设置有一环形端盖,端盖的外壁与筒身的内壁螺纹连接,而所述的头部则与筒身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的反光碗柄部可滑动地穿在所述的环形端盖中心孔内,并且反光碗柄部外壁与环形端盖中心孔的内壁始终保持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正常状态下,位于筒身前端的充电孔被头部所遮蔽,既美观又防水,而当需要充电时,将头部旋松,露出充电孔,此时,由于位于头部内的灯泡同时前移,而与通电回路相分离,从而确保电筒处于断电状态,因而即使开关仍处于“开”状态,也不影响充电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待充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该充电式手电筒包括螺纹连接的头部(1)和筒身(3)以及位于筒身(3)内的充电电池(4),在位于充电电池(4)之前的筒身(3)前端部位上开有一充电孔(33),并在正常状态下,该充电孔(33)被头部(1)的后端所遮蔽,在对应充电孔(33)的筒身(3)内设置有支座(2),其上设置有充电插座(23)和按钮开关(22);在充电孔(33)之后的筒身(3)与头部(1)之间则设置有防水密封圈(32);在所述的支座(2)上设置有一金属簧片(21),其前端露出所述的支座(2)前端面,与位于电筒头部(1)内且内置有灯泡的反光碗(11)尾部相对,其后端与充电电池(4)的一极直接或通过导线间接地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头部(1)和筒身(3)均为金属材质,而所述的支座(2)则为绝缘材质,并且,在所述的支座(2)之前设置有一环形端盖(31),端盖(31)的外壁与筒身(3)的内壁螺纹连接,而所述的头部(1)则与筒身(3)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的反光碗(11)柄部则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的环形端盖(31)中心孔内,并且反光碗(11)柄部外壁与环形端盖(31)中心孔的内壁始终保持相互接触;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充电孔(33)被头部(1)所遮蔽;而当需要充电时,将头部(1)旋松、前移,露出充电孔(33),此时,位于头部内的反光碗(11)及其灯泡同时前移,与金属簧片(21)分离,因而通电回路被切断,从而确保电筒处于断电状态,此时,即使开关仍处于“开”状态,也不影响充电的正常进行。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包括螺纹连接的头部(1)和筒身(3)以及位于筒身(3)内的充电电池(4),在筒身(3)上还开有一充电孔(33),其内设置有充电插座(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孔(33)及其充电插座(23)位于筒身(3)在充电电池(4)之前的前端部位,并在正常状态下,该充电孔(33)被头部(1)的后端所遮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电孔(33)之后的筒身(3)与头部(1)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3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筒身(3)上还设置有按钮开关(22),并且所述的充电插座(23)与所述的按钮开关(22)设置在同一个支座(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座(2)上还设置有一金属簧片(21),其前端露出所述的支座(2)前端面,与位于电筒头部(1)内且内置有灯泡的反光碗(11)尾部相对,其后端与充电电池(4)的一极直接或通过导线间接地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和筒身(3)均为金属材质,而所述的支座(2)则为绝缘材质,并且,在所述的支座(2)之前设置有一环形端盖(31),端盖(31)的外壁与筒身(3)的内壁螺纹连接,而所述的头部(1)则与筒身(3)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的反光碗(11)柄部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的环形端盖(31)中心孔内,并且反光碗(11)柄部外壁与环形端盖(31)中心孔的内壁始终保持相互接触。专利摘要一种充电式手电筒,包括螺纹连接的头部(1)和筒身(3)以及位于筒身(3)内的充电电池(4),在筒身(3)上还开有一充电孔(33),其内设置有充电插座(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孔(33)及其充电插座(23)位于筒身(3)在充电电池(4)之前的前端部位,并在正常状态下,该充电孔(33)被头部(1)的后端所遮蔽。在所述的充电孔(33)之后的筒身(3)与头部(1)之间可设置有防水密封圈(32);在筒身(3)上还可设置有按钮开关(22),并且所述的充电插座(23)与所述的按钮开关(22)设置在同一个支座(2)上。本技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充电孔(33)被头部(1)所遮蔽,既美观又防水;而当需要充电时,将头部(1)旋松、前移,露出充电孔(33),此时,由于位于头部内的反光碗(11)及其灯泡同时前移,通电回路被切断,从而确保电筒处于断电状态,确保充电的正常进行。文档编号F21L4/08GK2653281SQ0327048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建江 申请人:陈建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