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53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属于传动部件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轴体、进气凸轮以及排气凸轮,所述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均具有固定孔,所述轴体与固定孔嵌合,所述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储油装置,所述轴体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且连通固定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嵌设有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保持凸轮轴与挺柱之间的润滑,提升凸轮轴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轮轴
本技术属于传动部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凸轮轴。
技术介绍
凸轮轴是将曲轴的圆周运动,经挺柱、推杆、摇臂等零件传递,最终变成进、排气门的直线运动,精准的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工作过程中,凸轮轴中的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与发动机内的挺柱的底部直接接触,凸轮和挺柱靠飞溅得到的润滑油,保证两者之间的润滑。在公开号为CN20396206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凸轮轴,其包括轴体和至少2个凸轮,所述凸轮具有固定孔,且该轴体过渡配合的穿在该固定孔内,同时,该轴体的断面和该固定孔的断面均为正八边形或正十二边形,以及,该固定孔的侧壁上螺接有紧固螺钉,该紧固螺钉的内端和该轴体的外表面相配。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一种凸轮轴,其通过互相适配的凸轮以及轴体,实现凸轮在轴体上的角度以及位置调整。但是,其凸轮与轴体的紧固方式仅为通过紧固螺钉与轴体外表面抵接来实现凸轮的位置固定,且其无相应的促进润滑的结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凸轮磨损,导致整个凸轮轴产生异常振动,因此仅靠紧固螺钉的抵紧力无法维持凸轮的位置,最终容易造成凸轮与挺柱错位,影响凸轮轴工作的稳定性,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其具有能够保持凸轮轴与挺柱之间的润滑,提升凸轮轴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凸轮轴,包括轴体、进气凸轮以及排气凸轮,所述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均具有固定孔,所述轴体与固定孔嵌合,所述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储油装置,所述轴体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且连通固定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嵌设有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凸轮轴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轴体上的进气凸轮以及排气凸轮也随之转动,周期性推动相应的挺柱,进而使活塞往复运动,在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运动过程中,储油装置能够拦截飞溅的润滑油,进而使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周侧面得到较好的润滑;其中,定位销能够将进气凸轮或排气凸轮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固定孔与定位孔内。综上,通过储油装置以及定位销,能够保持凸轮轴与挺柱之间的润滑,提升凸轮轴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储油装置为环绕进气凸轮、排气凸轮的周侧面设置的储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绕进气凸轮、排气凸轮的周侧面设置的储油槽能够将润滑油拦截在储油槽内,使得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其表面得到充分润滑,降低与挺柱接触面的磨损,延长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储油槽内嵌设有套环,所述套环远离储油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与凸起的设置,能够利用凸起间形成的间隙,将润滑油更好地拦截在储油槽内,提升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表面的润滑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储油装置为若干均匀设置在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周侧面上的储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孔的设置,能够使润滑油储存在大量的储油孔内,进而增大润滑油的作用面积,使进气凸轮或排气凸轮在转动时,能够更加顺畅地与挺柱进行接触。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储油孔设置有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储油的面积,使进气凸轮以及排气凸轮的周侧表面得到充分地润滑,进一步减少摩擦阻力。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与固定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定位销的侧壁上延伸有与导向槽嵌合的导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与导向块的设置,能够起导向作用,使定位销能够更加方便地完成定位与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凸轮、排气凸轮的尖顶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与进气凸轮、排气凸轮转向一致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周侧延伸至进气凸轮、排气凸轮的尖顶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轮轴进行工作时,滚轮的周侧表面与挺柱的表面之间进行滚动摩擦,由此可降低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与挺柱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凸轮、排气凸轮沿轴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省料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省料槽的设置,能够降低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的质量,进而减少其高速转动时由惯性带来的影响,使其转动过程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储油装置以及定位销,能够保持凸轮轴与挺柱之间的润滑,提升凸轮轴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2)环绕进气凸轮、排气凸轮的周侧面设置的储油槽能够将润滑油拦截在储油槽内,使得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其表面得到充分润滑,降低与挺柱接触面的磨损,延长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省料槽,能够降低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的质量,进而减少其高速转动时由惯性带来的影响,使其转动过程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轴体;2、进气凸轮;3、排气凸轮;4、固定孔;5、储油装置;6、安装槽;7、省料槽;11、插接孔;41、定位孔;42、定位销;43、导向槽;44、导向块;51、储油槽;52、套环;53、凸起;54、储油孔;55、通槽;6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凸轮轴,如图1、2所示,包括轴体1、进气凸轮2以及排气凸轮3,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均开设有固定孔4,轴体1的外壁与固定孔4嵌合,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的周侧开设有若干储油装置5,轴体1沿周向环绕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1,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远离尖顶的一端开设有与插接孔11配合且与固定孔4连通的定位孔41,定位孔41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4内嵌设有定位销42。如图2所示,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的尖顶均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的两端与外界连通,且安装槽6的两侧内壁之间铰接有滚轮61,滚轮61的外侧表面延伸至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的尖顶外。在凸轮轴进行工作时,滚轮61的周侧表面与挺柱的表面之间进行滚动摩擦,由此可降低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与挺柱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进气凸轮2和排气凸轮3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沿轴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呈三角形的省料槽7。通过省料槽7能够降低进气凸轮2和排气凸轮3的质量,进而减少其高速转动时由惯性带来的影响,使其转动过程更加稳定。如图2、3所示,储油装置5为环绕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的周侧面开设的储油槽51。环绕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的周侧面设置的储油槽51能够将润滑油拦截在储油槽51内,使得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在转动过程中其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轴,包括轴体(1)、进气凸轮(2)以及排气凸轮(3),所述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均具有固定孔(4),所述轴体(1)与固定孔(4)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储油装置(5),所述轴体(1)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1),所述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孔(41)配合且连通固定孔(4)的定位孔(41),所述定位孔(41)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4)内嵌设有定位销(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包括轴体(1)、进气凸轮(2)以及排气凸轮(3),所述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均具有固定孔(4),所述轴体(1)与固定孔(4)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储油装置(5),所述轴体(1)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1),所述进气凸轮(2)与排气凸轮(3)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孔(41)配合且连通固定孔(4)的定位孔(41),所述定位孔(41)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4)内嵌设有定位销(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装置(5)为环绕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的周侧面设置的储油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51)内嵌设有套环(52),所述套环(52)远离储油槽(5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起(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欣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