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8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5
本申请涉及车身加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及车辆。所述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包括:纵梁中段,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沿高度方向,所述纵梁中段和所述第一加强件均固定于前地板的一侧;加强纵梁,设置有第二加强件,沿高度方向,所述加强纵梁和所述第二加强件均固定于所述前地板的另一侧。本申请通过在纵梁中段位于前地板的另外一侧设置加强纵梁,从而提高了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同时又在纵梁中段和加强纵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进一步地提高了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前地板上加强梁总成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C-NCAP碰撞测试中,正碰、偏置碰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而乘员舱底部纵梁是影响测试得分最大的车身结构之一。纵梁中段作为连接机舱与乘员舱、以及支撑乘员舱底部的重要结构,承担着传递碰撞受力,保持乘员舱的结构完整性,保护驾乘人员的重要作用。现有前地板上加强梁总成通常采用单层钣金的纵梁中段,上开口覆盖前地板组合形成空腔结构,对于局部偏弱的地方,在纵梁中段内部增加小的加强件,以增加强度。但此种方案未改变纵梁空腔的截面积,对纵梁整体的强度增加有限,在碰撞测试中易弯曲溃缩,使乘员舱变形严重而丢失得分,对驾乘人员保护不够到位。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前地板上加强梁总成结构强度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包括:纵梁中段,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沿高度方向,所述纵梁中段和所述第一加强件均固定于前地板的一侧;加强纵梁,设置有第二加强件,沿高度方向,所述加强纵梁和所述第二加强件均固定于所述前地板的另一侧。优选地,沿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强件具有第一断面,所述第二加强件具有第二断面;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断面向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加强件上,所述第二断面向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上;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相互错位设置。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加强纵梁连接的前围下撑板;沿长度方向,所述前围下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前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焊接于所述纵梁中段的内侧,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前围下撑板均焊接于所述加强纵梁的内侧;所述纵梁中段和所述加强纵梁均为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纵梁中段焊接于所述前地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前地板围成第一腔体;所述加强纵梁焊接于所述前地板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前地板围成第二腔体。优选地,所述纵梁中段包括纵梁中段中部和纵梁中段前部,二者搭接后焊接形成所述纵梁中段;所述第一加强件焊接于所述纵梁中段前部的内侧。优选地,所述壶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内水尺和所述外水尺中的一者具有扣位,另一者具有扣孔;所述扣孔卡接于所述扣位中,并与所述扣位形成所述固定结构。优选地,所述纵梁中段前部为弯形构件,且具有平直部和折弯部;所述平直部与所述纵梁中段中部连接,所述折弯部与前纵梁连接。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地板加强梁总成。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纵梁中段位于前地板的另外一侧设置加强纵梁,从而提高了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同时又在纵梁中段和加强纵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进一步地提高了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前地板上加强梁总成结构强度低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纵梁中段和加强纵梁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中纵梁中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纵梁中段和加强纵梁的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纵梁中段;10-第一腔体;11-第一加强件;111-第一断面;12-纵梁中段中部;13-纵梁中段前部;2-加强纵梁;21-第二加强件;211-第二断面;3-前地板;4-前围下撑板;5-前纵梁。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如图1所示,其本申请提供的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该前地板加强梁总成1至少包括纵梁中段1和加强纵梁2,其中:纵梁中段1设置有第一加强件11,沿高度方向(Z),纵梁中段1和第一加强件11均固定于前地板3(参见图5)的一侧;加强纵梁2设置有第二加强件21,沿高度方向(Z),加强纵梁2和第二加强件21均固定于前地板3的另一侧。本申请通过在纵梁中段1位于前地板3的另外一侧设置加强纵梁2,从而提高了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同时又在纵梁中段1和加强纵梁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件11和第二加强件21,进一步地提高了前地板加强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前地板上加强梁总成结构强度低的问题。该前地板加强梁总成1还包括与加强纵梁2连接的前围下撑板4,沿长度方向(X),前围下撑板4位于第二加强件21的前部。前围下撑板4是由一个与位于发动机舱后部的前围板(图中未示出)焊接在一起的支撑结构,用于起到力的传递的作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由前围板向加强纵梁2和第二加强件21传递,以有效保持乘员舱的结构完整性,增加得分。请参阅图1和图2,纵梁中段1包括纵梁中段中部12和纵梁中段前部13,二者搭接后焊接形成纵梁中段1;第一加强件11焊接于纵梁中段前部13的内侧,如此可有利于提高纵梁中段1的成型效率和结构强度。请参阅图3,沿长度方向(X),第一加强件11具有第一断面111,第二加强件21具有第二断面211;沿高度方向(Z),第一断面111向第二加强件21的投影位于第二加强件21上,第二断面211向第一加强件11的投影位于第一加强件11上;第一断面111和第二断面211相互错位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加强件11和第二加强件21在空间位置上是错位设置的,如此可避免二者的断面(第一断面111和第二断面211)出现间断的情形,即保证了整个结构的连贯性,从而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结构强度。请参阅图2至图5,第一加强件11焊接于纵梁中段1的内侧,第二加强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纵梁中段(1),设置有第一加强件(11),沿高度方向(Z),所述纵梁中段(1)和所述第一加强件(11)均固定于前地板(3)的一侧;/n加强纵梁(2),设置有第二加强件(21),沿高度方向(Z),所述加强纵梁(2)和所述第二加强件(21)均固定于所述前地板(3)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中段(1),设置有第一加强件(11),沿高度方向(Z),所述纵梁中段(1)和所述第一加强件(11)均固定于前地板(3)的一侧;
加强纵梁(2),设置有第二加强件(21),沿高度方向(Z),所述加强纵梁(2)和所述第二加强件(21)均固定于所述前地板(3)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X),所述第一加强件(11)具有第一断面(111),所述第二加强件(21)具有第二断面(211);
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断面(111)向所述第二加强件(2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加强件(21)上,所述第二断面(211)向所述第一加强件(1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1)上;
所述第一断面(111)和所述第二断面(211)相互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加强纵梁(2)连接的前围下撑板(4);
沿长度方向(X),所述前围下撑板(4)位于所述第二加强件(21)的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地板加强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静黄阔宁浩程建勇饶聘熊建华朱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