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7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4
本申请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车轮组件、推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座位杆及桥接元件,第二支撑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车轮组件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推杆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杆枢接于所述推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座位杆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桥接元件分别枢接于所述座位杆及第一连接杆。本申请中的儿童推车,通过桥接元件枢接座位杆及第一连接杆,在儿童推车折叠时,通过第一连接杆的运动带动座位杆运动,便于单手折叠。

Children c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本申请涉及儿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是一种针对婴幼儿设计的一种出行工具,便于成人外出时携带婴幼儿。为便于携带和存储,儿童推车通常设计为可折叠机构。现有的折叠式的儿童推车,通常需要双手、多步操作,当婴幼儿只有一个成人陪护时,成人需要一手怀抱婴儿,另外一只手进行儿童推车的折叠或展开,很难进行操作,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儿童推车。本申请提供本申请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车轮组件、推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座位杆及桥接元件,所述第二支撑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车轮组件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所述推杆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枢接于所述推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座位杆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桥接元件分别枢接于所述座位杆及第一连接杆。进一步的,所述儿童推车包括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转动部及滑动部,所述转动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座位杆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部。进一步的,所述座位杆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座位杆相对滑动部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枢接轴线与转动部和第二支撑杆的枢接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桥接元件包括第一枢转部及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枢转部枢接于所述座位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一连接杆的枢接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部和座位杆的枢接轴线。进一步的,所述儿童推车包括滑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枢接于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滑动件的枢接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滑动件的枢接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第二支撑杆的轴线对称。进一步的,所述儿童推车包括辅助杆,所述辅助杆枢接于所述座位杆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本申请中的儿童推车,通过桥接元件枢接座位杆及第一连接杆,在儿童推车折叠时,通过第一连接杆的运动带动座位杆运动,便于单手折叠。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儿童推车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儿童推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至图7为图1所示的儿童推车的折叠过程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请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车轮组件2、推杆4、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座位杆5及桥接元件7,所述第二支撑杆12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所述车轮组件2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及第二支撑杆12,所述车轮组件2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1及第二支撑杆12进行支撑;所述推杆4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31枢接于所述推杆4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所述座位杆5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所述桥接元件7分别枢接于所述座位杆5及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及第二支撑杆12对所述座位杆5进行支撑。具体地,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为儿童推车的前支架(以推车的前进方向来定义前和后),第二支撑杆12则作为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由两个车轮组件2支撑。第二连接杆32作为连接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前连杆,第一连接杆31作为连接后支架与推杆4的后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11大致呈匚形,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12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支撑杆11的两个自由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12枢接,这里的“枢接”可理解为可转动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的可转动连接,也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呈T字形,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自由末端枢接,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与推杆4枢接,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三端与车轮组件2连接。所述车轮组件2包括第一车轮组件21及第二车轮组件22,所述第一车轮组件21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二车轮组件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杆12。所述推杆4包括枢接于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推杆41及连接于第一推杆41的第二推杆42,所述第二推杆42枢接于第一推杆41远离第二支撑杆12的一端。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解锁元件43,本实施例中解锁元件43为牵引索且设于第二推杆42远离第一推杆41的一端。所述推杆4还设有篷杆44,所述篷杆44用于支撑遮阳篷。请结合图2,所述儿童推车包括滑动件8,所述第一连接杆31及第二连接杆32枢接于滑动件8,所述滑动件8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内,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杆31及第二连接杆3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滑动件8的枢接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2和所述滑动件8的枢接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相对第二支撑杆12的轴线对称。所述第二连接杆32同时枢接于第一支撑杆11。请结合图3及图4,所述座位杆5用于套设座套(未图示),以供儿童乘坐,座位杆5由所述第一连接杆31及第二支撑杆12支撑。所述座位杆5设有辅助杆51,所述辅助杆51枢接于所述座位杆5靠近第一支撑杆11的一侧。辅助杆51在套上座布后可对儿童的腿部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连接元件6,所述连接元件6包括转动部61及连接于转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第一支撑杆;/n第二支撑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n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车轮组件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n推杆,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n第一连接杆,枢接于所述推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n第二连接杆,枢接于第一支撑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n座位杆,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n桥接元件,分别枢接于所述座位杆及第一连接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车轮组件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
推杆,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第一连接杆,枢接于所述推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第二连接杆,枢接于第一支撑杆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座位杆,可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桥接元件,分别枢接于所述座位杆及第一连接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包括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转动部及滑动部,所述转动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座位杆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杆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座位杆相对滑动部的运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枢接轴线与转动部和第二支撑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