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耳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86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纸箱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折耳带设备,包括支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第九转轴、滚轮和皮带,第四转轴的外壁前后均卡接有折耳杆,折耳杆位于第三转轴外壁滚轮的外部,第七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和第九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支架的内腔内壁前后右部均通过支撑块安装有压辊,支架外壁前后中部均卡接有风机管道,风机管道的一端贯穿支架的外壁,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折耳时产生压痕。

A kind of ear fol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耳带设备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耳带设备,具体为纸箱加工

技术介绍
包装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通常用作商品的包裹物或物品保护外层使用物。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箱、单层纸板箱等,有各种规格和型号。纸箱常用的有三层、五层,七层使用较少,各层分为里纸、瓦楞纸、芯纸、面纸,里、面纸有茶板纸、牛皮纸,芯纸用瓦楞纸,各种纸的颜色和手感都不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纸(颜色、手感)也不一样,纸箱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纸箱的耳带进行折叠,现有的折耳带设备动力结构复杂,折耳时容易在纸箱壁折耳处产生压痕,极易造成纸箱破损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耳带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折耳带设备动力结构复杂,折耳时容易在纸箱壁折耳处产生压痕,极易造成纸箱破损的现象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耳带设备,包括支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第九转轴、滚轮和皮带,所述支架的内腔右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支架的内腔左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支架的内腔中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五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六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位于第七转轴的右部,所述支架的内壁前后上下分别焊接有第八转轴和第九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和第七转轴的两端均贯穿支架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六转轴和第七转轴的外壁后部均卡接有齿轮,且左右两组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三组滚轮,所述第二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和第七转轴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两组滚轮,所述第八转轴和第九转轴的外壁均卡接滚轮,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和第五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中部的滚轮和第三转轴外壁中部的滚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和第六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和第八转轴外壁的滚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四转轴的外壁前后均卡接有折耳杆,所述折耳杆位于第三转轴外壁滚轮的外部,所述第七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和第九转轴外壁前后的滚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架的内腔内壁前后右部均通过支撑块安装有压辊,所述支架外壁前后中部均卡接有风机管道,所述风机管道的一端贯穿支架的外壁。优选的,所述压辊的底壁与第一转轴和第五转轴外壁滚轮上皮带内腔下壁接触。优选的,所述风机管道位于支架内腔的长度值小于折耳杆外壁至支架内腔内壁的距离值。优选的,所述风机管道与支架外壁的连接处螺接有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当第一转轴转动时即可通过滚轮和皮带带动第三转轴和第五转轴转动,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通过滚轮和皮带带动第六转轴转动,第六转轴的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转轴的转动,第七转轴的转动通过滚轮和皮带带动第九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时通过滚轮和皮带带动第八转轴转动,继而当第一转轴转动时,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第九转轴跟随转动,实现单动力源对瓦楞纸的输入和固定;2)本装置设置折耳杆,通过折耳杆将耳带独立出来,同时第三转轴和第八转轴外壁的滚轮和皮带、第七转轴和第九转轴外壁的滚轮和皮带对瓦楞纸进行固定,避免瓦楞纸过渡翻折,同时不会产生压痕;3)本装置设置风机管道和压辊,通过风机管道吹风对耳带进行翻折并通过压辊进行固定,提高翻折效果,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折耳时产生压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耳带设备示意图。图中:100支架、110第一转轴、120第二转轴、130第三转轴、140第四转轴、150第五转轴、160第六转轴、170第七转轴、180第八转轴、190第九转轴、200滚轮、300皮带、400折耳杆、500压辊、600风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折耳带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折耳时产生压痕,请参阅图1,包括支架100、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四转轴14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第七转轴170、第八转轴180、第九转轴190、滚轮200和皮带300;请再次参阅图1,支架100的内腔右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支架100的内腔左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三转轴130和第四转轴140,支架100的内腔中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五转轴150、第七转轴170和第六转轴160,第五转轴150位于第七转轴170的右部,支架100的内壁前后上下分别焊接有第八转轴180和第九转轴190,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四转轴14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两端均贯穿支架100的外壁,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外壁后部均卡接有齿轮,且左右两组齿轮啮合,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第七转轴170、第八转轴180、第九转轴190均用于传送带的组成;请再次参阅图1,第一转轴110和第三转轴130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三组滚轮200,第二转轴12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两组滚轮200,第八转轴180和第九转轴190的外壁均卡接滚轮200,滚轮200用于传送带的组成;请再次参阅图1,第一转轴11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五转轴15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第一转轴110外壁中部的滚轮200和第三转轴130外壁中部的滚轮200通过皮带300连接,第二转轴12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六转轴16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第三转轴13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八转轴180外壁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第七转轴17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九转轴19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第一转轴11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时,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10转动,第一转轴110转动时即可通过滚轮200和皮带300带动第三转轴130和第五转轴150转动,第一转轴110的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二转轴120转动,第二转轴120的转动通过滚轮200和皮带300带动第六转轴160转动,第六转轴160的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转轴170的转动,第七转轴170的转动通过滚轮200和皮带300带动第九转轴190转动,第三转轴130转动时通过滚轮200和皮带300带动第八转轴180转动,继而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耳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四转轴(14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第七转轴(170)、第八转轴(180)、第九转轴(190)、滚轮(200)和皮带(300),所述支架(100)的内腔右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所述支架(100)的内腔左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三转轴(130)和第四转轴(140),所述支架(100)的内腔中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五转轴(150)、第七转轴(170)和第六转轴(160),所述第五转轴(150)位于第七转轴(170)的右部,所述支架(100)的内壁前后上下分别焊接有第八转轴(180)和第九转轴(190),所述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四转轴(14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两端均贯穿支架(100)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外壁后部均卡接有齿轮,且左右两组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三转轴(130)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三组滚轮(200),所述第二转轴(12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两组滚轮(200),所述第八转轴(180)和第九转轴(190)的外壁均卡接滚轮(200),所述第一转轴(11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五转轴(15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0)外壁中部的滚轮(200)和第三转轴(130)外壁中部的滚轮(200)通过皮带(300)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2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六转轴(16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3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八转轴(180)外壁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所述第四转轴(140)的外壁前后均卡接有折耳杆(400),所述折耳杆(400)位于第三转轴(130)外壁滚轮(200)的外部,所述第七转轴(17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九转轴(19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均通过皮带(300)连接,所述支架(100) 的内腔内壁前后右部均通过支撑块安装有压辊(500),所述支架(100)外壁前后中部均卡接有风机管道(600),所述风机管道(600)的一端贯穿支架(100)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耳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四转轴(14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第七转轴(170)、第八转轴(180)、第九转轴(190)、滚轮(200)和皮带(300),所述支架(100)的内腔右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所述支架(100)的内腔左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三转轴(130)和第四转轴(140),所述支架(100)的内腔中部上下分别卡接第五转轴(150)、第七转轴(170)和第六转轴(160),所述第五转轴(150)位于第七转轴(170)的右部,所述支架(100)的内壁前后上下分别焊接有第八转轴(180)和第九转轴(190),所述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三转轴(130)、第四转轴(14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两端均贯穿支架(100)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110)、第二转轴(12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外壁后部均卡接有齿轮,且左右两组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三转轴(130)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三组滚轮(200),所述第二转轴(120)、第五转轴(150)、第六转轴(160)和第七转轴(170)的外壁从前至后均匀卡接两组滚轮(200),所述第八转轴(180)和第九转轴(190)的外壁均卡接滚轮(200),所述第一转轴(110)外壁前后的滚轮(200)和第五转轴(150)外壁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靖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靖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