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73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包括手柄(1)、与所述手柄(1)相连的托盘(2)以及连接于所述托盘(2)上的卡爪(3),所述卡爪(3)与设置于纺丝组件(6)上的卡槽(60)配接,所述纺丝组件(6)还包括与所述卡槽(60)相通的勾槽(62),所述卡爪(3)设置有与所述勾槽(62)配合的勾部(31),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还包括滑动配接于所述手柄(1)上的固定盘(4)以及与所述固定盘(4)相连的插杆(42),所述插杆(42)可在外力驱动下移动至所述卡槽(60)内,并将所述勾部(31)限制于所述勾槽(62)内。从而使得纺丝组件(6)与纺丝组件拆装工具牢固的连接,防止纺丝组件(6)意外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拆装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纺丝组件的拆装工具。
技术介绍
纺丝组件是纺丝设备重要的组成部件,其作用在于将计量泵送来的熔体或溶液进行最终过滤,混合均匀后分配到每一个喷丝孔中,形成均匀的细流。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纺丝组件上的过滤耗材进行更换或清洗,而更换或清洗过滤耗材需要将纺丝组件拆卸下来。目前在大多数的纺丝生产线上,纺丝组件一般采用上装式,拆装纺丝组件时,需要借助专用的拆装工具。现有的纺丝组件拆装工具一般包括托举杆和托举板,托举板用于放置纺丝组件,托举杆用于支撑托举板。拆装时,需要一人托举纺丝组件,另一人完成拆装操作。现有的拆装工具的缺陷在于,纺丝组件难以稳固、可靠的固定在托举板上,在托举过程中,拆装工具不能倾斜,否则纺丝组件可能会脱离托举板。如申请号为201220421192.X和201620707329.6的中国技术专利,虽然两者均使用定位销与纺丝组件上的孔洞配合的方式固定纺丝组件,但是,由于纺丝组件质量较大,通常大于10公斤,因此在托举的过程中难以保证不会发生歪斜,这就难以确保纺丝组件不会倾斜掉落。一旦发生掉落的情况,由于纺丝组件的重量较重,容易对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重大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能可靠的与纺丝组件连接,防止纺丝组件意外掉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包括手柄、与所述手柄相连的托盘以及连接于所述托盘上的卡爪,所述卡爪与设置于纺丝组件上的卡槽配接,所述纺丝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卡槽相通的勾槽,所述卡爪设置有与所述勾槽配合的勾部,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还包括滑动配接于所述手柄上的固定盘以及与所述固定盘相连的插杆,所述插杆可在外力驱动下移动至所述卡槽内,并将所述勾部限制于所述勾槽内。此外,本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托盘开设有安装所述卡爪的凹槽,所述插杆插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勾部与所述勾槽配合后,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插杆可插入所述间隙内。所述固定盘包括套设于所述手柄上的套部和与所述套部相连的盘部,所述插杆设置于所述盘部上。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还包括与所述手柄滑动配接的拉手、固连于所述手柄上的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拉手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拉手与所述固定盘抵接,将所述插杆移动至所述卡槽的外力由所述弹性件提供。所述套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手柄上连接有导向管,所述拉手包括插设于所述导向管内的导向柱。所述拉手上设置有倒钩,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倒钩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拉手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柱相连的用于拉拽的拉拽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设置有与纺丝组件上的勾槽相配合的勾部,并通过插杆防止勾部与勾槽脱离,这样,当纺丝组件拆装工具与纺丝组件连接后,能够可靠的防止纺丝组件与纺丝组件拆装工具意外脱离;2.本技术的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设置有将插杆推入卡槽的弹性件以及将插杆拉出卡槽的拉手,能够方便的将纺丝组件连接至纺丝组件拆装工具或者将纺丝组件从纺丝组件拆装工具上拆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纺丝组件拆装工具中插杆被拉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纺丝组件卡槽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纺丝组件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卡爪部分伸入卡槽内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卡爪与卡槽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纺丝组件拆装工具与纺丝组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包括手柄1、连接于手柄1端部的托盘2、设置在托盘2上的卡爪3、与手柄1相连的固定盘4以及驱动所述固定盘4的拉手组件5。托盘2固连在手柄1的端部,两者可一体成型,或者可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相连。卡爪3安装于托盘2上,本实施例中,其用于与纺丝组件6卡接,如图2所示,纺丝组件6的外壳上开设有卡槽60以及从卡槽60水平延伸的勾槽62。优选的,卡槽60和勾槽62均设置在纺丝组件6的外周面6a上,以方便加工成型。纺丝组件6上设置的卡槽6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中,卡槽60数量为3个,以纺丝组件6轴线为中心,均布在外周面6a上,相应的,如图3所示,托盘2上设置有3个与卡槽60对应的卡爪3,卡爪3上设置有可与勾槽62配合的勾部31。进一步参考图4,在托盘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凹槽20,卡爪3容纳在凹槽20内并通过螺钉21与托盘2相连。固定盘4滑动配接在手柄1上,其包括套设在手柄1上的套部40以及固连在套部40一端的盘部41,固定盘4可以沿着手柄1滑动。在固定盘4上还设置有与卡槽60相对应的插杆42,插杆42与卡爪3一同容纳在凹槽20内,卡爪3包括与设置勾部31的面相对的侧面33,优选的插杆42与侧面33贴合。在勾部31与勾槽62配合后,如图5所示,卡爪3的侧面33和卡槽60的侧面60a之间会空出间隙63,此时推动固定盘4使插杆42伸入间隙63内,则可以防止勾部31脱出勾槽62内,保证纺丝组件6不会与托盘2脱离(参考图6)。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的勾槽62和勾部31是水平设置的,但是其也可以是倾斜的。进一步地,拉手组件5可使插杆42插入或脱出间隙63。参考图3,拉手组件5包括固定在手柄1上的连接件50、与手柄1滑动配接的拉手51以及连接于连接件50和拉手51之间的弹性件52。连接件50优选为螺钉,其螺纹连接在手柄1上,优选的,固定盘4的套部40开设有滑槽40a,连接件50与滑槽40a配合,可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且,可通过滑槽40a的长度限制固定盘4的移动位置,防止插杆42脱离凹槽20。连接件5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对称连接于手柄1上。手柄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管10,导向管10可以通过焊接连接至手柄1上,拉手51包括插设在导向管10内的导向柱510和连接在两个导向柱510之间的拉拽部511,拉拽部511与导向柱510相垂直,以方便拉拽。导向柱510上设置有倒钩512,用于勾连弹性件52。弹性件52优选为弹簧,其连接在倒钩512和连接件50之间,其处于拉伸状态,提供将导向柱510推向固定盘4的力,导向柱510的端部与固定盘4的套部40相抵接,从而带动套部40向着托盘2移动。当拉动拉拽部511后,导向柱510即可与固定盘4脱离,此时即可拉动固定盘4使插杆42脱离所述间隙63。容易理解的是,连接件50、导向管10以及导向柱510的数量并不限定为两个,设置成一个或多个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技术效果。当需要将纺丝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包括手柄(1)、与所述手柄(1)相连的托盘(2)以及连接于所述托盘(2)上的卡爪(3),所述卡爪(3)与设置于纺丝组件(6)上的卡槽(60)配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6)还包括与所述卡槽(60)相通的勾槽(62),所述卡爪(3)设置有与所述勾槽(62)配合的勾部(31),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还包括滑动配接于所述手柄(1)上的固定盘(4)以及与所述固定盘(4)相连的插杆(42),所述插杆(42)可在外力驱动下移动至所述卡槽(60)内,并将所述勾部(31)限制于所述勾槽(6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包括手柄(1)、与所述手柄(1)相连的托盘(2)以及连接于所述托盘(2)上的卡爪(3),所述卡爪(3)与设置于纺丝组件(6)上的卡槽(60)配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6)还包括与所述卡槽(60)相通的勾槽(62),所述卡爪(3)设置有与所述勾槽(62)配合的勾部(31),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还包括滑动配接于所述手柄(1)上的固定盘(4)以及与所述固定盘(4)相连的插杆(42),所述插杆(42)可在外力驱动下移动至所述卡槽(60)内,并将所述勾部(31)限制于所述勾槽(62)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开设有安装所述卡爪(3)的凹槽(20),所述插杆(42)插设在所述凹槽(20)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31)与所述勾槽(62)配合后,所述卡爪(3)与所述卡槽(60)之间形成间隙(63),所述插杆(42)可插入所述间隙(63)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纺丝组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4)包括套设于所述手柄(1)上的套部(40)和与所述套部(40)相连的盘部(41),所述插杆(42)设置于所述盘部(4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学张超罗贤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达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