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巍巍专利>正文

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70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底座靠近左右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U型空腔,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左侧第一螺杆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两个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框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抛光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抛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为单一方向的抛光,不易改变抛光方向,难以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抛光,容易造成抛光不彻底,从而对工件的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

A polish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olishing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
,具体为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抛光是对物体加工的最基本工序,如工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的清理,去除飞边毛刺或表面污染等,目前抛光主要通过人工处理及机器处理两种方式,传统的人工方法主要依靠工人使用砂纸或抛光机进行抛光,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处理时间较慢,处理不全面等不足,然而,机器处理从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力得到了解放,由于现有的抛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为单一方向的抛光,不易改变抛光方向,难以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抛光,容易造成抛光不彻底,从而对工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具备通过两个气缸和夹紧板的设置,使得可以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在抛光的过程中发生偏移,通过第一螺杆、第一移动块、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设置,使得抛光盘可以进行前后运动,而通过固定框、第二螺杆、第二移动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抛光盘可以进行左右运动,转动机构的设置,可以改变抛光盘的角度,综上所述可以改变抛光反向,从而能够对工件的不同面进行全面抛光,提高了抛光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抛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为单一方向的抛光,不易改变抛光方向,难以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抛光,容易造成抛光不彻底,从而对工件的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底座靠近左右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U型空腔,所述U型空腔内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U型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且左侧第一螺杆的前端贯穿底座的前侧,左侧第一螺杆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右侧第一螺杆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且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两个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框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左端贯穿固定框的左侧,且通过轴承与固定框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抛光盘。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两侧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供第一移动块移动的通槽,且通槽的内壁与第一移动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夹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所述支撑架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底端贯穿支撑架内壁的顶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表面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转动杆与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前侧转动杆贯穿支撑架的前侧,所述转轴的底端与固定框靠近中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第二移动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气缸和夹紧板的配合,使得可以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在抛光的过程中发生偏移,通过第一螺杆、第一移动块、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配合,使得抛光盘可以进行前后运动,从而改变抛光盘的位置,而通过固定框、第二螺杆、第二移动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得抛光盘可以进行左右运动,使得工件的抛光更加全面彻底,而转动机构的设置,可以改变抛光盘的角度,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可以改变抛光反向,能够进行多方向抛光,从而能够对工件的不同面进行全面抛光,提高了抛光效率和抛光装置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侧第一螺杆的局部侧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蜗轮蜗杆的局部俯视图。图中:1-底座、2-气缸、3-夹紧板、4-U型空腔、5-第一螺杆、6-第一移动块、7-主动皮带轮、8-从动皮带轮、9-支撑架、10-固定框、11-第二螺杆、12-第二移动块、13-固定块、14-驱动电机、15-抛光盘、16-通槽、17-滑槽、18-转轴、19-蜗轮、20-蜗杆、2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靠近两侧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供第一移动块6移动的通槽16,通槽16对第一移动块6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限制,使得第一移动块6能够在第一螺杆5且的表面做前后运动,通槽16的内壁与第一移动块6的表面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气缸2,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时,先把工件放在两个夹紧板3之间,然后启动气缸2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7,夹紧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通过滑槽17和滑块的设置,使得夹紧板3的左右运动更加的平稳顺畅,且滑块的表面与滑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底座1靠近左右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U型空腔4,U型空腔4内设有第一螺杆5,第一螺杆5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U型空腔4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6,根据需求调节抛光盘的位置和角度,转动左侧第一螺杆5,左侧第一螺杆5通过主动皮带轮7和皮带带动右侧第一螺杆5转动,由于通槽16对第一移动块6的转动进行了限制,使得第一移动块6能够在第一螺杆5的表面进行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架9进行前后运动,进而可以改变抛光盘15的前后位置,且左侧第一螺杆5的前端贯穿底座1的前侧,左侧第一螺杆5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7,右侧第一螺杆5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8,且主动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两个第一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支撑架9内壁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转动机构包括转轴18,支撑架9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放置腔,转轴1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18的底端贯穿支撑架9内壁的顶部,转轴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9,通过转动蜗杆20,蜗杆20带动蜗轮19和转轴18转动,从而可以进行调节抛光盘15的角度,蜗轮19的表面啮合有蜗杆20,蜗杆20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转动杆与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前侧转动杆贯穿支撑架9的前侧,转轴18的底端与固定框10靠近中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框10内设有第二螺杆11,第二螺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气缸(2),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所述底座(1)靠近左右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U型空腔(4),所述U型空腔(4)内设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U型空腔(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6),且左侧第一螺杆(5)的前端贯穿底座(1)的前侧,左侧第一螺杆(5)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7),右侧第一螺杆(5)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8),且主动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两个第一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内壁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所述固定框(10)内设有第二螺杆(11),所述第二螺杆(1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框(10)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1)的左端贯穿固定框(10)的左侧,且通过轴承与固定框(10)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2),所述第二移动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抛光盘(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气缸(2),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所述底座(1)靠近左右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U型空腔(4),所述U型空腔(4)内设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U型空腔(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6),且左侧第一螺杆(5)的前端贯穿底座(1)的前侧,左侧第一螺杆(5)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7),右侧第一螺杆(5)靠近前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8),且主动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8)传动连接,两个第一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内壁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所述固定框(10)内设有第二螺杆(11),所述第二螺杆(1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框(10)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1)的左端贯穿固定框(10)的左侧,且通过轴承与固定框(10)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2),所述第二移动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李巍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