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庆专利>正文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52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稀释罐、麻醉面罩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所述活塞室两侧的壳体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所述活塞室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相配合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顶部设有充气罐,并在充气罐内部设有由开关柱控制的第四活塞,在麻醉气体使用的过程中对外界新鲜空气进行补充,在排尽活塞槽内部麻醉后将吸取的新鲜空气挤压至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的内部排出,对软管内部残余的麻醉进行冲洗,避免管道内部残留麻醉气体,且由同一电机驱动实现,没有额外的驱动力,节约能耗,提升供药麻醉装置的使用效果。

A anesthesia device for drug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麻醉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麻醉剂进行调配,因此需要用到麻醉剂浓度调节装置。目前,现有的供药麻醉装置不便于对麻醉的浓度进行调节,麻醉与稀释气体的混合使用复杂,混合不均匀容易影响麻醉的药品药效,一方面,一般的麻醉浓度调节装置大多是抽取一定量的麻醉气体与稀释气体后再将抽取的麻醉与稀释气体同时输送至混合麻醉与稀释气体的容器罐内,而容器罐的内部存在气体,气体有可能是空气,也可以是上一次麻醉混合的残留气体,且容器罐内部的气体会影响麻醉最终混合的浓度,另一方面麻醉管道内部容易造成麻醉残留,不便于对管道内部残留的麻醉进行使用,且在麻醉使用过程中,麻醉气体容易逸出,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麻痹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药麻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供药麻醉装置不便于对麻醉的浓度进行调节,麻醉与稀释气体的混合使用复杂,混合不均匀容易影响麻醉的药品药效,一方面,一般的麻醉浓度调节装置大多是抽取一定量的麻醉气体与稀释气体后再将抽取的麻醉与稀释气体同时输送至混合麻醉与稀释气体的容器罐内,而容器罐的内部存在气体,气体有可能是空气,也可以是上一次麻醉混合的残留气体,且容器罐内部的气体会影响麻醉最终混合的浓度,另一方面麻醉管道内部容易造成麻醉残留,不便于对管道内部残留的麻醉进行使用,且在麻醉使用过程中,麻醉气体容易逸出,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麻痹的效果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稀释罐、麻醉面罩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所述活塞室两侧的壳体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所述活塞室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相配合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软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活塞上表面位置处,所述活塞室位置处的壳体底部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顶端与第一软管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底端设有接头,且接头位置处设有麻醉面罩,所述第一活塞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活塞室位置处的壳体顶部设有充气罐,所述充气罐的内部设有充气室,所述充气罐的顶部设有集气罐,所述集气罐的内部设有集气室,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贯穿充气罐并延伸至集气罐的内部,所述固定杆延伸至集气罐内部的一端设有与集气室相配合的第三活塞,所述充气室位置处的固定杆外侧套设有与充气室相配合的第四活塞,所述固定杆外侧的第四活塞与充气室内部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四活塞上方的固定杆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四活塞相平行的固定盘,所述固定杆外侧的固定盘上对称设有一对开关柱,所述开关柱的底部设有与开关柱相垂直的固定块,所述开关柱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槽的底端与凹槽相连通,且凹槽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块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活动槽位置处的开关柱内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穿插有与开光柱相平行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顶端延伸至开关柱上方并设有挤压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凹槽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与挤压杆相配合的导向槽,且第四活塞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充气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槽内部顶端,所述充气罐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上皆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充气罐外侧的集气罐底部一侧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充气罐外侧的集气罐底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位置处的集气罐底部安装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液,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罐内部底端位置处,且第一排气管与吸气管上皆安装有第三单向阀,所述过滤罐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罐外侧,所述吸入室靠近活塞室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皆水平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皆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机一端的外侧皆连接有与吸入室相配合的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软管两侧的壳体底部皆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皆与活塞室内部底端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塞靠近电机一侧的吸入室内部相连通,所述吸入室位置处的壳体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稀释罐与麻醉罐,所述稀释罐的底部连接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所述注气管的底端与其中一个吸入室相连通,所述麻醉罐的底部连接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所述注药管的底端与另一个吸入室相连通,所述注气管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注气管位置处的吸入室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活塞室内部顶端相连通,所述注药管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药管,所述导药管上安装有第七单向阀,所述导药管一端与注药管位置处的吸入室相连通,且导药管的另一端与活塞室内部顶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顶部设有磁片,磁片上方的活塞槽内部设有与磁片相吸的金属板,金属板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通孔,活塞槽内部顶端位置处的壳体上对称设有一对收缩槽,且收缩槽与金属板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麻醉面罩侧壁的内部设有吸气槽,吸气管远离集气罐的一端延伸至吸气槽内部并呈环状布置,且吸气管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气头。优选的,所述活塞室的容积大于单个吸入室的容积且小于壳体内部两侧吸入室的容积之和。优选的,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最大弹力大于磁片对金属板的吸力。优选的,所述过滤罐内部的过滤液可为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壳体内部两侧皆设有吸入室,并在吸入室内部的第二活塞上设有与电机输出端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与第二活塞上的内螺纹孔相配合带动第二活塞在吸入室的内部进行移动,便于利用两侧吸入室分别吸取麻醉气体与稀释气体,并通过控制电机转速或电机的转动时间调整两侧吸入室内部第二活塞的移动量,控制吸入室内部吸入的麻醉气体及稀释气体的剂量,便于对不同浓度的麻醉进行调节,使用方便,麻醉混合浓度的精度较高。2:通过在活塞槽内部顶端利用复位弹簧安装有金属板,并在第一活塞上设有与金属板相吸的磁片,便于利用第一活塞自身的活动带动金属板在活塞槽的内部进行震动,在对麻醉浓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第一活塞下降,磁片对金属板产生的吸力带动金属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随着第一活塞下降,当第一活塞下降至适当高度,活塞槽内部吸入适量的麻醉气体后,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磁片对金属板产生的吸力,则金属板瞬间上升复位,对进入活塞槽内部的麻醉与稀释气体进行混合,利用金属板上的通孔对麻醉进行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1)、稀释罐(6)、麻醉面罩(16)和壳体(2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14),所述活塞室(14)两侧的壳体(24)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13),所述活塞室(14)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14)相配合的第一活塞(23),所述第一活塞(23)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21),所述第一活塞(2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20),所述第一软管(20)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3),所述第一软管(20)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活塞(23)上表面位置处,所述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底部连接有第二软管(18),所述第二软管(18)的顶端与第一软管(20)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8)的底端设有接头(15),且接头(15)位置处设有麻醉面罩(16),所述第一活塞(2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30),所述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设有充气罐(3),所述充气罐(3)的内部设有充气室(41),所述充气罐(3)的顶部设有集气罐(4),所述集气罐(4)的内部设有集气室(37),所述固定杆(30)的顶端贯穿充气罐(3)并延伸至集气罐(4)的内部,所述固定杆(30)延伸至集气罐(4)内部的一端设有与集气室(37)相配合的第三活塞(36),所述充气室(41)位置处的固定杆(30)外侧套设有与充气室(41)相配合的第四活塞(46),所述固定杆(30)外侧的第四活塞(46)与充气室(41)内部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3),所述第四活塞(46)上方的固定杆(30)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四活塞(46)相平行的固定盘(38),所述固定杆(30)外侧的固定盘(38)上对称设有一对开关柱(39),所述开关柱(39)的底部设有与开关柱(39)相垂直的固定块(56),所述开关柱(39)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槽(57),所述固定块(56)的内部设有凹槽(53),所述活动槽(57)的底端与凹槽(53)相连通,且凹槽(53)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块(56)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活动槽(57)位置处的开关柱(39)内部设有滑套(51),所述滑套(51)上穿插有与开光柱(39)相平行的挤压杆(50),所述挤压杆(50)的顶端延伸至开关柱(39)上方并设有挤压块(58),所述凹槽(53)的内部设有限位块(55),所述限位块(55)与凹槽(5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2),所述限位块(55)的顶部设有与挤压杆(50)相配合的导向槽(54),且第四活塞(46)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块(55)相配合的限位槽(40),所述充气罐(3)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42),所述出气管(42)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槽(14)内部顶端,所述充气罐(3)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45),且进气管(45)与出气管(42)上皆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4),所述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一侧连接有吸气管(10),所述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7),所述第一排气管(47)位置处的集气罐(4)底部安装有过滤罐(48),所述过滤罐(48)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液,所述第一排气管(47)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罐(48)内部底端位置处,且第一排气管(47)与吸气管(10)上皆安装有第三单向阀(59),所述过滤罐(48)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49),所述第二排气管(49)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48)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气管(49)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罐(48)外侧,所述吸入室(13)靠近活塞室(1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皆水平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皆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远离电机(22)一端的外侧皆连接有与吸入室(13)相配合的第二活塞(11),且第二活塞(1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螺杆(12)相配合的内螺纹孔(35),所述第二软管(18)两侧的壳体(24)底部皆连接有连通管(19),所述连通管(19)的一端皆与活塞室(14)内部底端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1)靠近电机(22)一侧的吸入室(13)内部相连通,所述吸入室(13)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稀释罐(6)与麻醉罐(1),所述稀释罐(6)的底部连接有注气管(5),所述注气管(5)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7),所述注气管(5)的底端与其中一个吸入室(13)相连通,所述麻醉罐(1)的底部连接有注药管(27),所述注药管(27)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25),所述注药管(27)的底端与另一个吸入室(13)相连通,所述注气管(5)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9),所述导气管(8)一端与注气管(5)位置处的吸入室(13)相连通,所述导气管(8)的另一端与活塞室(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1)、稀释罐(6)、麻醉面罩(16)和壳体(2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14),所述活塞室(14)两侧的壳体(24)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13),所述活塞室(14)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14)相配合的第一活塞(23),所述第一活塞(23)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21),所述第一活塞(2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20),所述第一软管(20)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3),所述第一软管(20)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活塞(23)上表面位置处,所述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底部连接有第二软管(18),所述第二软管(18)的顶端与第一软管(20)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8)的底端设有接头(15),且接头(15)位置处设有麻醉面罩(16),所述第一活塞(2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30),所述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设有充气罐(3),所述充气罐(3)的内部设有充气室(41),所述充气罐(3)的顶部设有集气罐(4),所述集气罐(4)的内部设有集气室(37),所述固定杆(30)的顶端贯穿充气罐(3)并延伸至集气罐(4)的内部,所述固定杆(30)延伸至集气罐(4)内部的一端设有与集气室(37)相配合的第三活塞(36),所述充气室(41)位置处的固定杆(30)外侧套设有与充气室(41)相配合的第四活塞(46),所述固定杆(30)外侧的第四活塞(46)与充气室(41)内部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3),所述第四活塞(46)上方的固定杆(30)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四活塞(46)相平行的固定盘(38),所述固定杆(30)外侧的固定盘(38)上对称设有一对开关柱(39),所述开关柱(39)的底部设有与开关柱(39)相垂直的固定块(56),所述开关柱(39)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槽(57),所述固定块(56)的内部设有凹槽(53),所述活动槽(57)的底端与凹槽(53)相连通,且凹槽(53)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块(56)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活动槽(57)位置处的开关柱(39)内部设有滑套(51),所述滑套(51)上穿插有与开光柱(39)相平行的挤压杆(50),所述挤压杆(50)的顶端延伸至开关柱(39)上方并设有挤压块(58),所述凹槽(53)的内部设有限位块(55),所述限位块(55)与凹槽(5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2),所述限位块(55)的顶部设有与挤压杆(50)相配合的导向槽(54),且第四活塞(46)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块(55)相配合的限位槽(40),所述充气罐(3)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42),所述出气管(42)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槽(14)内部顶端,所述充气罐(3)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45),且进气管(45)与出气管(42)上皆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4),所述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一侧连接有吸气管(10),所述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7),所述第一排气管(47)位置处的集气罐(4)底部安装有过滤罐(48),所述过滤罐(48)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液,所述第一排气管(47)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庆付英勇闫玉栋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