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42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包括拌和罐、罐盖、驱动电机、搅拌杆、加热棒、控制器和加热器,所述拌和罐的上部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上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罐盖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下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加热棒,所述拌和罐右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拌和罐的下部固定在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通过设置的拌和罐、罐盖、驱动电机、搅拌杆、加热棒、控制器和加热器,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拌和效果差,生产效率低,为提升原料的流动性,大多采用罐壁加热方式,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An efficient mix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ordinary rub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水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
技术介绍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瞬间胶、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紫外线光固化类)、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数千年前,人类就注意到自然界中的粘接现象,例如甲壳动物牢固地粘贴于岩石上等,自然界存在的粘接现象启发人类利用粘接作为连接物体的方法,早期的胶黏剂都来源于天然物质,例如用来黏合箭头、矛头的松脂、天然沥青以及骨胶、石灰等,在长期使用天然胶黏剂的时期,粘接技术未能得到显著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美国专利技术酚醛树脂开始,胶黏剂和粘接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人类社会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在胶水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拌和装置将其原料均匀的拌和到一起。但是,现有的胶水生产拌和装置具有以下不足:1.在加工过程中拌和效果差,生产效率低;2.为提升原料的流动性,大多采用罐壁加热方式,加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拌和效果差,生产效率低,为提升原料的流动性,大多采用罐壁加热方式,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包括拌和罐、罐盖、驱动电机、搅拌杆、加热棒、控制器和加热器,所述拌和罐的上部安装有罐盖,所述罐盖上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罐盖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下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加热棒,所述拌和罐右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拌和罐的下部固定在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右侧的支架上安装有加热器。优选的,所述罐盖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的上端通过轴销与罐盖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钩的下部与拌和罐外壁上设置的限位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穿过罐盖延伸到拌和罐的内部与搅拌杆通过固定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等间距的分布在转轴上,所述搅拌杆的长度小于拌和罐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等间距的分布在搅拌杆的上部和下部,且加热棒倾斜设置在搅拌杆上,所述加热棒通过连接座与搅拌杆上设置的连接孔固定连接,加热棒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穿过连接座和连接孔延伸到搅拌杆内部设置的穿线槽中,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电线与加热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拌和罐下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传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电磁阀和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电线分别与驱动电机、控制器、电磁阀和加热器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转轴、搅拌杆、加热棒和控制器,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对其拌和罐内部的原料搅拌混合,搅拌杆转动拌和原料的同时加热棒随同搅拌杆一同转动对原料拌和,增大了搅拌杆与原料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搅拌杆对其原料的扰动程度,从而加快原料的混合速度,提升拌和的效率,结构简单拌和效果好,提升了胶水的生产效率,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拌和效果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加热棒、控制器、加热器和电热丝,同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运行电热丝发热,电热丝通过加热棒将热量传递到原料中,对其原料进行加热,在拌和物料的同时对其物料进行加热,原料加热均匀,且热量传递速度快、效率高,从而快速均的将原料加热,提升原料的流动性,便于原料的拌和,提升生产的效率,解决了为提升原料的流动性,大多采用罐壁加热方式,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搅拌杆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加热棒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拌和罐;2、罐盖;3、固定钩;4、轴销;5、限位块;6、驱动电机;7、电机座;8、转轴;9、搅拌杆;10、加热棒;11、控制器;12、出料口;13、出料管;14、电磁阀;15、支架;16、蓄电池;17、加热器;18、固定器;19、连接座;20、连接孔;21、电热丝;22、穿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包括拌和罐1、罐盖2、驱动电机6、搅拌杆9、加热棒10、控制器11和加热器17,拌和罐1的上部安装有罐盖2,罐盖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钩3,固定钩3的上端通过轴销4与罐盖2转动连接,固定钩3的下部与拌和罐1外壁上设置的限位块5固定连接,罐盖2上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型号为HF-SP,驱动电机6通过电机座7与罐盖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6的下部安装有转轴8,转轴8上安装有搅拌杆9,转轴8穿过罐盖2延伸到拌和罐1的内部与搅拌杆9通过固定器18固定连接,搅拌杆9等间距的分布在转轴8上,搅拌杆9的长度小于拌和罐1的内径,搅拌杆9上安装有加热棒10,加热棒10等间距的分布在搅拌杆9的上部和下部,且加热棒10倾斜设置在搅拌杆9上,加热棒10通过连接座19与搅拌杆9上设置的连接孔20固定连接,加热棒10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21,电热丝21穿过连接座19和连接孔20延伸到搅拌杆9内部设置的穿线槽22中,电热丝21通过导电线与加热器17电性连接,拌和罐1右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的型号为CJ2M-CPU12,控制器11通过传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6、电磁阀14和加热器17电性连接,拌和罐1的下部固定在支架15,支架15上安装有蓄电池16,蓄电池16通过导电线分别与驱动电机6、控制器11、电磁阀14和加热器17电性连接,蓄电池16右侧的支架15上安装有加热器17,加热器17的型号为JOC-JW-JOD,拌和罐1下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上安装有出料管13,出料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14,电磁阀14的型号为ZCD,。工作原理:使用时直接将原料放置到拌和罐1中,再将罐盖2盖在拌和罐1上,并将其固定钩3卡接到拌和罐1外壁的限位块5上,将罐盖2固定好,控制器11控制驱动电机6运行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带动搅拌杆9转动对其拌和罐1内部的原料搅拌混合,同时控制器11控制加热器17运行电热丝21发热,电热丝21通过加热棒10将热量传递到原料中,对其原料进行加热,搅拌结束后打开电磁阀14,拌和好的原料从出料口12进入出料管1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包括拌和罐(1)、罐盖(2)、驱动电机(6)、搅拌杆(9)、加热棒(10)、控制器(11)和加热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罐(1)的上部安装有罐盖(2),所述罐盖(2)上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电机座(7)与罐盖(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下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上安装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上安装有加热棒(10),所述拌和罐(1)右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拌和罐(1)的下部固定在支架(15),所述支架(15)上安装有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右侧的支架(15)上安装有加热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包括拌和罐(1)、罐盖(2)、驱动电机(6)、搅拌杆(9)、加热棒(10)、控制器(11)和加热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罐(1)的上部安装有罐盖(2),所述罐盖(2)上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电机座(7)与罐盖(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下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上安装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上安装有加热棒(10),所述拌和罐(1)右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拌和罐(1)的下部固定在支架(15),所述支架(15)上安装有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右侧的支架(15)上安装有加热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钩(3),所述固定钩(3)的上端通过轴销(4)与罐盖(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钩(3)的下部与拌和罐(1)外壁上设置的限位块(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通胶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穿过罐盖(2)延伸到拌和罐(1)的内部与搅拌杆(9)通过固定器(18)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汉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