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6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包括:罐体,灌顶的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罐体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罐体内设置有进料分散管,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为环形管,进料分散管设置在罐体内的上方,进料分散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喷向罐体内壁,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与进液管相连通,罐体外间隔设置用于观察罐体内部的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第一视镜位于罐体液面高度位置处,第二视镜位于罐体下端部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脱气效果好,有效解决了黏性料液脱气的技术问题。

Degassing tank for viscous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
本技术涉及饮料灌装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脱气罐。
技术介绍
饮料生产过程中,料液中氧气的含量会影响饮料的品质。对于部分黏性料液,一旦气泡过多,料液会发生分层,因此必须对料液进行脱气处理。由于黏性料液,具有一定的黏度,气泡从料液中脱除的阻力很大,因此需要研发一款能对黏性料液进行脱气的脱气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气效果好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包括:罐体,灌顶的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罐体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罐体内设置有进料分散管,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为环形管,进料分散管设置在罐体内的上方,进料分散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喷向罐体内壁,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与进液管相连通,罐体外间隔设置用于观察罐体内部的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第一视镜位于罐体液面高度位置处,第二视镜位于罐体下端部位置处。进一步地,前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中,进料分散管与罐体内的液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800mm。进一步地,前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中,搅拌装置的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伸入液面以下100mm,所述的搅拌轴的顶部伸出罐体与搅拌驱动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中,所述的搅拌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安装在脱气罐的顶部。进一步地,前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中,电机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输出轴外设置有上部轴套,上部轴套与电机输出轴之间通过键连接防止相互转动,上部轴套内的底部设置有上部卡挡台阶,电机输出轴的底部设置有上部压板,上部压板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上部紧固螺栓,上部紧固螺栓锁紧后上部压板固定压挡在上部卡挡台阶的底部,从而将电机输出轴与上部轴套紧固;搅拌轴的上端套装有下部轴套,下部轴套与搅拌轴之间通过键连接防止相互转动,下部轴套内的上端部设置有下部卡挡台阶,下部卡挡台阶上设置有下部压板,下部压板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下部锁紧螺栓,下部锁紧螺栓锁紧后下部压板固定压挡在下部卡挡台阶的顶部,从而将搅拌轴与下部轴套紧固;上部轴套底部的外侧壁设置有上部连接环,下部轴套顶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下部连接环,上部连接环与下部连接环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进一步地,前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中,罐体的底部呈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漏斗状,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漏斗状罐体底部的最低位置。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结构简单,料液由进料分散管的喷嘴喷向罐体的内壁,从而形成液膜,液膜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脱气,这样的脱气效果好,有效解决了黏性料液脱气的技术问题。二、罐体内设置了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对液面高度的料液进行搅动,从而对料液进行进一步脱气,这进一步提高了料液的脱气效果。三、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的设置使得罐体内的脱气情况能清晰可见,从而有效提高了料液脱气的可控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包括:罐体1,灌体1的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口2,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为了便于出料,罐体1的底部呈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漏斗状,所述的出料口3设置在漏斗状罐体1底部的最低位置。罐体1中设置有搅拌装置4。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4的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41,搅拌轴41上设置有搅拌叶轮42,搅拌叶轮42伸入液面以下100mm,所述的搅拌轴41的顶部伸出罐体1与搅拌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搅拌驱动装置为电机43,电机43安装在罐体1的顶部。为了提高电机输出轴431与搅拌轴41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电机43与搅拌轴41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输出轴431外设置有上部轴套5,上部轴套5与电机输出轴431之间通过键连接防止相互转动,上部轴套5内的底部设置有上部卡挡台阶51,电机输出轴431的底部设置有上部压板52,上部压板52与电机输出轴431之间设置有上部紧固螺栓,上部紧固螺栓锁紧后上部压板52固定压挡在上部卡挡台阶51的底部,从而将电机输出轴431与上部轴套5紧固。搅拌轴41的上端套装有下部轴套6,下部轴套6与搅拌轴41之间通过键连接接防止相互转动,下部轴套6内的上端部设置有下部卡挡台阶61,下部卡挡台阶61上设置有下部压板62,下部压板62与搅拌轴41之间设置有下部锁紧螺栓,下部锁紧螺栓锁紧后下部压板62固定压挡在下部卡挡台阶61的顶部,从而将搅拌轴41与下部轴套6紧固。上部轴套5底部的外侧壁设置有上部连接环53,下部轴套6顶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下部连接环63,上部连接环53与下部连接环6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上述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好,且便于安装和调节。罐体1内设置有进料分散管7,所述的进料分散管7为环形管,进料分散管7设置在罐体1内的上方,进料分散管7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71,喷嘴71喷向罐体1内壁,所述的进料分散管7与进液管8相连通。为了确保脱气的效果,进料分散管7与罐体1内的液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800mm。罐体1外间隔设置用于观察罐体1内部的第一视镜8和第二视镜9,第一视镜8位于罐体1内液面高度位置处,第二视镜9位于罐体1下端部位置处。工作原理如下:料液从进液管8进入至罐体1内的进料分散管7中,然后由喷嘴71喷向罐体1的内壁,料液在罐体1的内壁上形成液膜,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沿罐体1的内壁向下运动。在液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料液中的空气与料液分离。由于设置了搅拌装置,搅拌轴41在电机43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轮42转动,搅拌叶轮42转动能使得罐体1中液面高度附近的料液进一步脱气。罐体1中的空气从抽真空口2被向外抽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视镜8和第二视镜9观察罐体1内料液脱气的情况。通常,第一视镜8中观察到料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则说明空气进一步与料液相脱离。第二视镜9观察到料液无气泡,则说明脱气效果好。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结构简单,料液由进料分散管7的喷嘴71喷向罐体1的内壁,从而形成液膜,液膜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脱气,这样的脱气效果好,有效解决了黏性料液脱气的技术问题。二、罐体1内设置了搅拌装置4,搅拌装置4对液面高度的料液进行搅动,从而对料液进行进一步脱气,这进一步提高了料液的脱气效果。三、第一视镜8和第二视镜9的设置使得罐体1内的脱气情况能清晰可见,从而有效提高了料液脱气的可控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包括:罐体,灌顶的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罐体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设置有进料分散管,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为环形管,进料分散管设置在罐体内的上方,进料分散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喷向罐体内壁,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与进液管相连通,罐体外间隔设置用于观察罐体内部的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第一视镜位于罐体液面高度位置处,第二视镜位于罐体下端部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包括:罐体,灌顶的顶部设置有抽真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罐体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设置有进料分散管,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为环形管,进料分散管设置在罐体内的上方,进料分散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喷向罐体内壁,所述的进料分散管与进液管相连通,罐体外间隔设置用于观察罐体内部的第一视镜和第二视镜,第一视镜位于罐体液面高度位置处,第二视镜位于罐体下端部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特征在于:进料分散管与罐体内的液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的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伸入液面以下100mm,所述的搅拌轴的顶部伸出罐体与搅拌驱动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黏性料液的脱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安装在脱气罐的顶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周卫林杨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