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1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球囊导管领域,涉及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包括带有加压孔及导液孔的导管,导管一端连通导液孔、另一端为带有通孔的引导端,用于将导液孔内输入的液体经导管传输至引导端流出;加压孔通过导管上设置的加压介质通道连通至连接在导管外侧的球囊,在导管上设有侧孔段,其上带有用于从导管侧面排液的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导管上设置有侧孔段,可以便于溶栓剂等内容物快速通过球囊导管,在引导端插入血栓内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从血栓内部各个侧面进行溶栓,可以有效保证溶栓效果,使导管内容物能够快速通过球囊导管。

A kind of balloon catheter with sid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
本技术属于球囊导管领域,涉及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目前,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管腔狭窄常用的介入性技术,但是,PTA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术中血栓常常无法完全清除,被球囊挤压后贴附于血管壁,有时术中、术后很快再次血栓形成导致手术失败,继而需要开放手术,创伤大并且损失宝贵的血管,因此限制了此项技术在内瘘血栓形成中广泛应用。为克服其不足,国内外相继开展溶栓+PTA。溶栓药物的使用有全身和局部溶栓两种方式:全身使用溶栓药物,很难到达血栓部位,剂量小浓度不足以溶栓,剂量大则易发生出血并发症,重则危及生命;血栓内局部溶栓可在较小的剂量下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全身出血性风险降低,但操作难度较大,目前主要有溶栓导管或留置针持续微泵注射溶栓药物两种方式,耗时较长,且局部注射溶栓药物时,药物不易保留会被血液冲走。如何将溶栓药物保留在血栓部位,用最少的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是介入医生需要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在导管上设置侧孔段,便于溶栓剂的有效导入,从各个方向进行溶栓,保证导管内容物能够快速通过球囊导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包括带有加压孔及导液孔的导管,导管一端连通导液孔、另一端为带有通孔的引导端,用于将导液孔内输入的液体经导管传输至引导端流出;加压孔通过导管上设置的加压介质通道连通至连接在导管外侧的球囊,在导管上设有侧孔段,其上带有用于从导管侧面排液的侧孔。可选地,所述侧孔段设置在球囊与引导端之间。可选地,所述侧孔段设置在球囊远离引导端的一侧上。可选地,所述侧孔段上带有一个或多个侧孔。可选地,所述侧孔段上设有若干个侧孔,沿导管周向均布。可选地,所述侧孔段上设有若干个侧孔,以矩阵形式均布在导管周向。可选地,所述球囊内部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气囊,所述限位气囊的沿导管轴向的截面呈三角形,该三角形的短边紧贴球囊侧壁。可选地,所述限位气囊设有若干个,沿导管延伸方向线性排列。可选地,所述限位气囊沿导管的延伸方向反向对称设置在球囊两侧。可选地,所述引导端上设有用于监测引导端位置的无线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的导管上设置有侧孔段,可以便于溶栓剂等内容物快速通过球囊导管,在引导端插入血栓内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从血栓内部各个侧面进行溶栓,可以有效保证溶栓效果,使导管内容物能够快速通过球囊导管。2、本技术中的球囊内设有限位气囊,该限位气囊由柔性材料制成,其短边紧贴球囊内壁,长边贴合导管外侧,当球囊受力不大时,球囊内部均匀压迫限位气囊长边,其压强由其次长边均匀分散,对限位气囊不会造成破坏;当球囊受力超过限位气囊压迫极限时,依次压裂限位气囊,实现对球囊位置的微调;可以将限位气囊设置为反向对称的两列,每列有若干个限位气囊,可以实现对球囊位置的双向微调。3、本技术在引导端上还设有无线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引导端位置的感应,也可以采集其周围视频图像,作为球囊导管插入位置及插入深度的参考信息,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插入位置及插入深度。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球囊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引导端及侧孔段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球囊及限位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侧孔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侧孔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5,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加压孔1、导管2、球囊3、导液孔4、加压介质通道5、引导端6、无线传感器7、侧孔段8、限位气囊9。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3导管2,包括带有加压孔1及导液孔4的导管2,导管2一端连通导液孔4、另一端为带有通孔的引导端6,用于将导液孔4内输入的液体经导管2传输至引导端6流出;加压孔1通过导管2上设置的加压介质通道5连通至连接在导管2外侧的球囊3,在导管2上设有侧孔段8,其上带有用于从导管2侧面排液的侧孔。可选地,所述侧孔段8设置在球囊3与引导端6之间;所述侧孔段8设置在球囊3远离引导端6的一侧上;所述侧孔段8上带有一个或多个侧孔;所述侧孔段8上设有若干个侧孔,沿导管2周向均布;所述侧孔段8上设有若干个侧孔,以矩阵形式均布在导管2周向;所述球囊3内部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气囊9,所述限位气囊9的沿导管2轴向的截面呈三角形,该三角形的短边紧贴球囊3侧壁;所述限位气囊9设有若干个,沿导管2延伸方向线性排列;所述限位气囊9沿导管2的延伸方向反向对称设置在球囊3两侧;所述引导端6上设有用于监测引导端6位置的无线传感器7。在使用本技术的过程中,先开启无线传感器7,使其连接到常规视频显示装置后,调整球囊3位置,而后将引导端6插入腔体内,若腔体内带有血栓,则将侧孔段8完全插入血栓内部,而后导入溶栓剂,快速清除血栓,而后利用常规操作方式进行导液。可以通过向加压孔1内打入气体或充入液体作为加压介质,通过加压介质通道5进入球囊3,并顶起球囊3。本技术中的导管2上设置有侧孔段8,可以便于溶栓剂等内容物快速通过球囊3导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包括带有加压孔及导液孔的导管,导管一端连通导液孔、另一端为带有通孔的引导端,用于将导液孔内输入的液体经导管传输至引导端流出;加压孔通过导管上设置的加压介质通道连通至连接在导管外侧的球囊,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上设有侧孔段,其上带有用于从导管侧面排液的侧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包括带有加压孔及导液孔的导管,导管一端连通导液孔、另一端为带有通孔的引导端,用于将导液孔内输入的液体经导管传输至引导端流出;加压孔通过导管上设置的加压介质通道连通至连接在导管外侧的球囊,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上设有侧孔段,其上带有用于从导管侧面排液的侧孔。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段设置在球囊与引导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段设置在球囊远离引导端的一侧上。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段上带有一个或多个侧孔。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带有侧孔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段上设有若干个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彩宝赵景宏王沂芹聂凌王代红李墨奇张莹雷湫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