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沛垣专利>正文

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1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和上盖,上盖的下口沿与盘体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和上盖之间设有支撑杆,盘体的上口沿和上盖的下口沿之间为取菜口;或者不设支撑杆,所述的上盖的下口沿扣设在盘体的上口沿处,盘体的侧壁上或上盖的侧壁上设有取菜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保持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又能强制实行分餐,也不会引起中餐使用人的反感,对盘体中盛放的菜品既能保温,又卫生安全,杜绝传染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式餐饮用餐具的改进,具体的说是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方式都是围桌共餐,同饮同食同乐,从不分餐食用,甚至席间为了尊重长辈或领导,会为长者或领导夹菜。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共用碗筷和菜盘的中餐饮食方式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如果与携带病菌的人共同用餐中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其发病率要远高于分餐制的西餐方式。如:胃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把胃癌变成了一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再如甲肝、霍乱、伤寒等传染病,都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的代表,因此同餐桌吃饭传染的几率非常大。而分餐的方式,就是就餐人员就是将食品盛放到各人自用的餐具内,再坐到一起吃饭,但只能吃自己面前餐具内的食物,吃多少就盛多少,避免经口传播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问题的凸显,人们开始意识到分餐的好处,可是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理念里很难推行,在中国饮食观念里,婚丧嫁娶、添丁得女、好友相聚、家庭团圆,免不了围在一起聚餐,各种中餐美食堆满一桌,推杯换盏其乐融融,在中式餐饮方式中,使用筷子在同一个盘子里夹菜,相言尽欢口水四溢,这就增加了共用菜盘中食物感染细菌的几率,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种病菌携带者,则相互交叉感染的几率非常大。目前,也有一些中餐的分餐方法,如服务员分餐,或用公用勺子、筷子分餐,但不能做到完全执行,特别是家庭团聚中,由于中国家庭传统的观念大多无法实现分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保持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又能强制实行分餐的方式,不会引起中餐使用人反感的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和上盖,上盖的下口沿与盘体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和上盖之间设有支撑杆,盘体的上口沿和上盖的下口沿之间为取菜口。所述的取菜口的高度为4—10厘米。所述的上盖顶部设有手柄。所述的上盖的壁上或手柄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手柄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放置槽。所述的盘体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杆下插槽,上盖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杆上插槽,支撑杆下端插在盘体的支撑杆下插槽中,支撑杆上端插在上盖的支撑杆上插槽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盘体的边沿处设有支撑杆下插槽,上盖的边沿处设有支撑杆上插槽,支撑杆下端插在盘体的支撑杆下插槽中,支撑杆上端插在上盖的支撑杆上插槽中。该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和上盖,上盖的下口沿与盘体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的下口沿扣设在盘体的上口沿处,所述的盘体的侧壁上或上盖的侧壁上设有取菜口。所述的取菜口沿盘体的周壁或上盖的周壁设有1—6个,每个取菜口的高度为4—10厘米。所述的上盖顶部设有手柄。所述的上盖的壁上或手柄上设有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保持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又能强制实行分餐,也不会引起中餐使用人的反感,对盘体中盛放的菜品既能保温,又卫生安全,杜绝传染病的传播。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上盖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盘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5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6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6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6的上盖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盘体;2、上盖;3、支撑杆;4、取菜口;5、手柄;6、通孔;7、支撑杆放置槽;8、支撑杆上插槽;9、支撑杆下插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制作本专利技术。该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和上盖2,上盖2的下口沿与盘体1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和上盖2之间设有支撑杆3,盘体1的上口沿和上盖2的下口沿之间为取菜口4。所述的取菜口4的高度为4—10厘米。所述的盘体1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杆下插槽9,上盖2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杆上插槽8,支撑杆3下端插在盘体1的支撑杆下插槽9中,支撑杆3上端插在上盖2的支撑杆上插槽8中。所述的上盖2顶部设有手柄5。所述的手柄5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放置槽7,在运输菜品的过程中,可将支撑杆3插到支撑杆放置槽7中,以便于携带。所述的上盖2的壁上或手柄5上设有通孔6,以利于菜品产生的热气能顺利的穿过上盖2内腔排出。所述的盘体1和上盖2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支撑杆3为长度能调节的伸缩杆,以便根据菜品的要求调节盘体1的上口沿和上盖2的下口沿之间的距离。使用时,打开上盖2,将菜品盛放到盘体1的腔内,在运输菜品的过程中,上盖2始终罩设在盘体1上,以保证运输途中的卫生安全;在将菜品摆放到餐桌上后,用支撑杆3撑起上盖2,盘体1的上口沿和上盖2的下口沿之间形成取菜口4,食用时,人们只能用公用取食夹或勺子从取菜口4取出菜品,阻止有人用自己的筷子在盘体1内取食乱翻。实施例2:参照图4制作本专利技术。该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和上盖2,上盖2的下口沿与盘体1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和上盖2之间设有支撑杆3,盘体1的上口沿和上盖2的下口沿之间为取菜口4。所述的取菜口4的高度为4—10厘米。所述的盘体1的边沿处设有支撑杆下插槽,上盖2的边沿处设有支撑杆上插槽,支撑杆3下端插在盘体1的支撑杆下插槽中,支撑杆3上端插在上盖2的支撑杆上插槽中。所述的上盖2顶部设有手柄5。所述的手柄5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放置槽7,在运输菜品的过程中,可将支撑杆3插到支撑杆放置槽7中,以便于携带。所述的上盖2的壁上或手柄5上设有通孔6,以利于菜品产生的热气能顺利的穿过上盖2内腔排出。实施例3:参照图5制作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取菜口4在盘体1上是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该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和上盖2,上盖2的下口沿与盘体1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的下口沿扣设在盘体1的上口沿处,所述的盘体1的侧壁上设有取菜口4。所述的取菜口4沿盘体1的周壁设有1—6个,每个取菜口4的高度为4—10厘米。所述的上盖2顶部设有手柄5。所述的上盖2的壁上或手柄5上设有通孔6。实施例4:参照图6制作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取菜口4在盘体1上是一个周边的上端开口的通孔,在上盖2盖在盘体1的上口沿后,取菜口4才形成周边封闭的通孔。该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和上盖2,上盖2的下口沿与盘体1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的下口沿扣设在盘体1的上口沿处,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和上盖(2),上盖(2)的下口沿与盘体(1)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和上盖(2)之间设有支撑杆(3),盘体(1)的上口沿和上盖(2)的下口沿之间为取菜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和上盖(2),上盖(2)的下口沿与盘体(1)的上口沿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和上盖(2)之间设有支撑杆(3),盘体(1)的上口沿和上盖(2)的下口沿之间为取菜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菜口(4)的高度为4—1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顶部设有手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的壁上或手柄(5)上设有通孔(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5)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放置槽(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餐饮用分餐式组合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杆下插槽(9),上盖(2)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杆上插槽(8),支撑杆(3)下端插在盘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沛垣
申请(专利权)人:刘沛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