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7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具有手持棒,手持棒前端与夹持座一体连接,夹持座前端连接有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内设有快速吸湿澎润腔,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表面设有吸附水膜成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护鼻粘膜及清洁鼻腔,并且具有低组织沾黏和组织损害性,让鼻粘膜和鼻腔清洁不受悬浮颗粒危害的洁鼻棒。

A quick and smooth nasal stick for nasal cleaning and moistu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
本技术涉及洁鼻棒,具体是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这个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管是工业制造废气的排放还是汽车尾气和人们日常取暖未充分燃烧所排放的气体,都在无形中加重空气污染程度,以至于近年来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悬浮颗粒是空气污染中主要污染物,其中PM2.5质量小、携带病毒及有害物质时间长,危害大,易传播,是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入肺颗粒物,而鼻腔通过鼻毛摆荡是过滤悬浮颗粒的重要防线,PM2.5因极其微小,在进入鼻腔与鼻腔粘膜接触后会引起鼻粘膜不适,甚至会导致鼻粘膜过度干燥、发炎和加速过敏老化等情况,更为严重的结果是诱发氧化导致黏膜各种病变或者穿过鼻腔进入肺中引发癌变,而保持鼻腔清洁和湿润是避免PM2.5入侵机体的重要工作。但现有技术的洁鼻棒因质地过硬,使用时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和出血,且洁鼻头会吸收鼻腔内水份造成鼻腔干燥,此外较厚的洁鼻头如果不添加防霉剂及抗生素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霉变,使用过程中若不能及时发现,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保护鼻粘膜及清洁鼻腔,并且具有低组织沾黏和组织损害性,让鼻粘膜和鼻腔清洁不受悬浮颗粒危害的洁鼻棒已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护鼻粘膜及清洁鼻腔,并且具有低组织沾黏和组织损害性,让鼻粘膜和鼻腔清洁不受悬浮颗粒危害的洁鼻棒。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具有手持棒;所述手持棒前端与夹持座一体连接;所述夹持座前端连接有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内设有快速吸湿澎润腔;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表面设有吸附水膜成形孔。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具有三维网空间结构。所述快速吸湿澎润腔内设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所述快速吸湿澎润腔内设有连通道。所述快速吸湿澎润腔内设有软化微粒。所述吸附水膜成形孔为紧闭态。所述快速吸湿澎润腔、吸附水膜成形孔、连通道和软化微粒数量均为复数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因其为薄而多孔发泡结构不会因主体过厚而导致滋生细菌和产生霉变的情况产生,使产品保持在干燥透气的状态,储存起来更方便简洁。(2)本技术快速吸湿澎润腔中的大量亲水基团可以快速吸收水分使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膨胀,在使用时已经吸收水分的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在软化鼻腔内污垢,方便污垢清理的同时,还能保证鼻腔湿润,不会造成鼻腔内组织损伤,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时的清洁度和舒适度。(3)本技术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表面紧闭态吸附水膜成形孔在吸水后转变为澎润态吸附水膜成形孔,透过水面张力形成PM2.5吸附水膜或吸附水滴,并透过虹吸及毛细现象将于鼻腔内沾附的PM2.5微粒或粉尘等吸附传递排除。(4)本技术多孔泡发,以及添加的亲水基团,软化微粒和连通道的共同作用使得产品柔软度适中,使用起来快捷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水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0为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1为快速吸湿澎润腔;13为连通道;15为软化微粒;17为吸附水膜成形孔;20为手持棒;25为夹持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2,本技术具有手持棒20,手持棒20前端与夹持座25一体连接,夹持座25前端连接有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具有三维网空间结构,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内设有快速吸湿澎润腔11,快速吸湿澎润腔11内设有连通道13,快速吸湿澎润腔11内设有软化微粒15,快速吸湿澎润腔11、吸附水膜成形孔17、连通道13和软化微粒15数量均为复数个,快速吸湿澎润腔11内设有大量的亲水基团,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表面设有吸附水膜成形孔17,吸附水膜成形孔17为紧闭态,其中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部分材料可采用PP、PVA、PU纤维素、生物纤维、壳聚糖、明胶、藻酸钠及其组合物所组成的族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捏住手持棒20部分,用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部分沾取适量水,待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吸收水分呈现出澎润状态时,放入鼻腔轻轻旋转清理鼻腔即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具有手持棒(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棒(20)前端与夹持座(25)一体连接;所述夹持座(25)前端连接有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内设有快速吸湿澎润腔(11);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表面设有吸附水膜成形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具有手持棒(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棒(20)前端与夹持座(25)一体连接;所述夹持座(25)前端连接有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内设有快速吸湿澎润腔(11);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表面设有吸附水膜成形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沾黏多孔发泡头主体(10)具有三维网空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清洁保湿护理用之快速澎润洁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吸湿澎润腔(11)内设有大量的亲水基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成杨孟仁张智杰杨保新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特医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