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托板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990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托板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承托板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第二边形成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中间支撑部形成供压块卡设的凸起;第一边和第三边均设有用于卡设压块的卡片的卡片槽;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形成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承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穿孔而破坏光伏组件的上表面,避免了漏水现象,也避免了光伏组件因穿孔而本身因进雨水而出现故障的现象;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搭建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牢固可靠,抗风性能优越。

A support plate and a roof photovoltaic system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托板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
本技术涉及屋顶光伏
,尤指一种承托板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在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IntegratedPV(Photovoltaic))应运而生。现有屋顶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一般通过螺钉将光伏组件固定于建筑屋顶,但在建筑屋顶上安装光伏组件时,由于加工误差或施工不达标,在紧固组件压块的螺钉处容易出现漏水现象。且螺钉的敲打对光伏组件产生的冲击以及螺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浸水而发生氧化生锈,均不利于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从而降低了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光伏系统的维护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托板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因穿孔而破坏光伏组件的上表面,避免了因穿孔而出现的漏水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光伏组件因穿孔而本身因进雨水而出现故障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搭建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且牢固可靠,屋顶光伏系统抗风性能优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所述中间支撑部形成供压块卡设的凸起;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压块的卡片的卡片槽;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形成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承托部。本技术方案中,压块卡设承托板的中间支撑部,并通过压块的压片压合光伏组件以及压块的卡接部卡接光伏组件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固定,加上压块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承托板的卡合,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与承托板的固定连接,避免了压块通过连接件(如螺丝、螺钉等)穿孔实现光伏组件与承托板的连接,避免了连接件处的漏水现象,同时避免了穿孔处因浸入雨水而氧化生锈所引起的光伏组件固定不牢及其后期引起的高维修成本。更优的,压片从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压合固定,而卡接部从下方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固定,有效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固定,保证了屋顶光伏系统抗风性能,避免光伏组件出现翘曲、位移等不良影响;更优的,通过卡片进一步加固压块与承托板的连接紧固性和牢靠性,进一步提高了屋顶光伏系统的抗风性能;更优的,本专利技术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因穿孔而破坏光伏组件的上表面,避免了因穿孔而出现的漏水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光伏组件因穿孔而本身因进雨水而出现故障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搭建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且牢固可靠,屋顶光伏系统抗风性能优越;更优的,通过将承托板的截面结构设置成左右对称,改善了承托板的受力情况,提高了设置于承托板两侧的光伏组件的稳性性和牢固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片槽由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分别内凹形成,使得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形成T型结构,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开口端形成变径结构,所述变径结构的小径端靠近所述T型结构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卡片槽的形成为承托板一体成型,从而保证了承托板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T型结构包括中空横向部和中空竖向部;所述中空横向部和所述中空竖向部垂直设置并内部相通,使得所述中空横向部和所述中空竖向部的连接处形成两个所述卡片槽;所述中空横向部远离所述卡片槽一侧的端部朝下延展有抵设部,使得所述卡片抵设于所述卡片槽。本技术方案中,抵设部的设置避免卡片于卡片槽脱离,从而提高了压块与承托板连接的紧固性和牢靠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支撑部远离所述中间支撑部一侧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右支撑部远离所述中间支撑部一侧设有第二导水槽。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承托板设置导水槽(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来收集相邻设置的光伏组件之间的拼接处的雨水并导向屋檐流出,从而保证了室内的干燥性和舒适度。即通过承托板来承重光伏组件,使得承托板即集水、引流、导水、承重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本BIPV的搭建结构、步骤、时间,进而简化了搭建过程,保证施工工期,同时降低了搭建成本,大大提高了本BIPV的性价比。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压块、若干光伏组件和承托板;所述压块包括压板;以及设于所述压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抵接于所述压板的同一表面;所述压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共同围设形成卡槽;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卡槽一侧的外侧壁设有用于压合光伏组件的压片;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卡槽一侧的外侧壁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卡接部;所述压片靠近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所述卡接部靠近所述卡槽的开口设置;所述压块设有卡片;所述承托板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所述中间支撑部形成供所述压块卡设的凸起;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卡片的卡片槽;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形成用于承托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承托部;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中间支撑部;使得所述压片压合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光伏组件。本技术方案中,压块卡设承托板的中间支撑部,并通过压块的压片压合光伏组件以及压块的卡接部卡接光伏组件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固定,加上压块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承托板的卡合,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与承托板的固定连接,避免了压块通过连接件(如螺丝、螺钉等)穿孔实现光伏组件与承托板的连接,避免了连接件处的漏水现象,同时避免了穿孔处因浸入雨水而氧化生锈所引起的光伏组件固定不牢及其后期引起的高维修成本。更优的,压片从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压合固定,而卡接部从下方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固定,有效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固定,保证了屋顶光伏系统抗风性能,避免光伏组件出现翘曲、位移等不良影响;更优的,通过卡片进一步加固压块与承托板的连接紧固性和牢靠性,进一步提高了屋顶光伏系统的抗风性能;更优的,本专利技术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因穿孔而破坏光伏组件的上表面,避免了因穿孔而出现的漏水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光伏组件因穿孔而本身因进雨水而出现故障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搭建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且牢固可靠,屋顶光伏系统抗风性能优越;更优的,通过将承托板的截面结构设置成左右对称,改善了承托板的受力情况,提高了设置于承托板两侧的光伏组件的稳性性和牢固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片槽由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分别内凹形成,使得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形成T型结构,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开口端形成变径结构,所述变径结构的小径端靠近所述T型结构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卡片槽的形成为承托板一体成型,从而保证了承托板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T型结构包括中空横向部和中空竖向部;所述中空横向部和所述中空竖向部垂直设置并内部相通,使得所述中空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托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承托板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所述中间支撑部形成供压块卡设的凸起;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压块的卡片的卡片槽;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形成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承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托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板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所述中间支撑部形成供压块卡设的凸起;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压块的卡片的卡片槽;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形成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承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托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槽由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分别内凹形成,使得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形成T型结构,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开口端形成变径结构,所述变径结构的小径端靠近所述T型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托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T型结构包括中空横向部和中空竖向部;
所述中空横向部和所述中空竖向部垂直设置并内部相通,使得所述中空横向部和所述中空竖向部的连接处形成两个所述卡片槽;
所述中空横向部远离所述卡片槽一侧的端部朝下延展有抵设部,使得所述卡片抵设于所述卡片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承托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撑部远离所述中间支撑部一侧设有第一导水槽;
所述右支撑部远离所述中间支撑部一侧设有第二导水槽。


5.一种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块、若干光伏组件和承托板;
所述压块包括压板;以及设于所述压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抵接于所述压板的同一表面;所述压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共同围设形成卡槽;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卡槽一侧的外侧壁设有用于压合光伏组件的压片;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卡槽一侧的外侧壁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卡接部;所述压片靠近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所述卡接部靠近所述卡槽的开口设置;侧板靠近卡槽一侧的内侧设有卡片;
所述承托板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所述中间支撑部形成供所述压块卡设的凸起;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李红军闫少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