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杯掉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61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试剂杯掉管装置。包括电机、掉管手指、试剂杯托架、试剂杯、掉管通道、以及设置在孵育盘内的外层通道,遮光罩设置在孵育盘的上方,外层通道内设有试剂杯托架,所述试剂杯托架呈圆环形,试剂杯托架上间隔设置数个长条形孔,试剂杯放置在各个长条形孔内;所述电机位于遮光罩的上方,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在遮光罩的顶部,电机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中心分别设有凸起,电机底部的凸起与掉管手指固定连接,电机支座和遮光罩上均设有通孔,掉管手指依次穿过电机支座和遮光罩的孔伸入外层通道内,电机正下方的孵育盘底部设有掉管通道,掉管通道与外层通道相连通。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掉管效率高,不会出现漏掉管现象。

Dropping device of reagent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剂杯掉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特别是一种试剂杯掉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磁微粒实验流程中,实验最后一步即清除已经使用过的试剂杯,通过释放使用过的试剂杯,给新设实验的中层预留出实验位置,实现全自动的流程。在现有装置中,利用孵育盘中层沟槽转动,实现掉杯,但是其加工成本高、难度大,并且总会出现漏掉杯的现象,掉管效率低,从而对实现全自动流程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试剂杯掉管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掉管效率高,不会出现漏掉管现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剂杯掉管装置,其中,包括电机、掉管手指、试剂杯托架、试剂杯、掉管通道、以及设置在孵育盘内的外层通道,遮光罩设置在孵育盘的上方,外层通道内设有试剂杯托架,所述试剂杯托架呈圆环形,试剂杯托架上间隔设置数个长条形孔,试剂杯放置在各个长条形孔内;所述电机位于遮光罩的上方,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在遮光罩的顶部,电机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中心分别设有凸起,电机底部的凸起与掉管手指固定连接,电机支座和遮光罩上均设有通孔,掉管手指依次穿过电机支座和遮光罩的孔伸入外层通道内,电机正下方的孵育盘底部设有掉管通道,掉管通道与外层通道相连通;所述试剂杯的顶部呈T形,即试剂杯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凸耳,试剂杯顶部的长度大于试剂杯托架上长条形孔的宽度,并小于长条形孔的长度,掉管手指包括两个夹持柱,两夹持柱之间存在距离,且两夹持柱与试剂杯顶部的凸耳之间呈过渡配合,两夹持住带动试剂杯顶部转动。本技术中,还包括光电挡片和光耦,电机顶部的凸起与光电挡片固定连接,遮光罩上固定有光电挡片支架,光耦支架的底端与遮光罩固定连接,光耦固定在光耦支架的上端,光电挡片为弧形扇片,光耦内设有通道,该通道与光电挡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掉管通道呈圆柱形,遮光罩上的孔与掉管通道之间呈同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效率高,每次掉管手指的运动都是通过电机转动来实现的,电机可控可调,需要转动的角度都可以实现,掉管效率块,掉管准确率高;(3)实现了独立掉管,不需要借助孵育盘转动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机、光电挡片和光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机的剖视图;图4是试剂杯未掉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试剂杯掉落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试剂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光电挡片;3电机支座;4掉管手指;5光耦;6光电挡片支架;7遮光罩;8孵育盘;9掉管通道;10试剂杯托架;1001长条形孔;12外层通道;13内层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是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试剂杯掉管装置包括电机1、掉管手指4、试剂杯托架10、试剂杯11、掉管通道9、以及设置在孵育盘8内的外层通道12。遮光罩7设置在孵育盘8的上方,遮光罩7和孵育盘8内沿其环形的圆周方向分别设有内层通道13和外层通道12,外层通道12位于内层通道13的外侧,内层通道13为试验通道,试剂杯在内层通道13内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试剂杯进入外层通道12,在外层通道内完成掉管动作。内层通道13和外层通道内均设有试剂杯托架10。如图6所示,试剂杯托架10呈圆环形,试剂杯托架10上间隔设置数个长条形孔1001,试剂杯11放置在各个长条形孔1001内。电机1位于遮光罩7的上方,电机1通过电机支座3固定在遮光罩7的顶部,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1顶端和底端的中心分别设有凸起,电机1底部的凸起与掉管手指4固定连接,电机支座3和遮光罩7上设有孔,掉管手指4依次穿过电机支座3和遮光罩7的孔伸入外层通道12内。电机1顶部的凸起与光电挡片2固定连接,电机1动作的同时带动掉管手指4和光电挡片2转动。同时在遮光罩7上固定有光电挡片支架6,光电挡片支架6上设有光耦5,光电挡片2为弧形扇片,光耦5内设有通道,该通道与光电挡片2的位置相对应。电机1正下方的孵育盘底部设有掉管通道9,掉管通道9与外层通道12相连通,便于试剂杯11沿掉管通道9落下。所述掉管通道9呈圆柱形,遮光罩7上的孔与掉管通道9之间呈同轴设置,以便于电机的旋转动作和试剂杯的落下动作。如图3和图4所示,试剂杯11的顶部呈T形,即试剂杯1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凸耳,试剂杯顶部的长度大于试剂杯托架上长条形孔的宽度,并小于长条形孔的长度。当试剂杯11随试剂杯托架10运动时,试剂杯顶部的两凸耳沿长条形孔的宽度方向设置,由于试剂杯顶部的长度大于长条形孔的宽度,因此两凸耳放置在试剂杯托架10上,如图3所示。掉管手指4包括两个夹持柱,两夹持柱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且两夹持柱与试剂杯顶部的凸耳之间呈过渡配合,即试剂杯凸耳恰好卡在两夹持柱之间,掉管手指4转动时带动试剂杯顶部的凸耳和试剂杯同时转动,当掉管手指4转动90°后,此时两凸耳沿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设置,由于长条形孔的长度大于试剂杯顶部的长度,因此试剂杯顶部的下方没有了试剂杯托架的10支撑,在试剂杯的重力作用下,试剂杯脱离掉管手指4,从而实现了掉管动作。另外,本技术还可以通过设置光电挡片2和光耦5,实现电机1的自动复位。本技术中的电机1可以采用步进电机,光耦5与电机1连接,此时光耦5通过光耦支架设置在遮光罩7上,光耦支架的底端与遮光罩7固定连接,光耦5固定在光耦支架的上端。当步进电机开始动作时,掉管手指4与图3中试剂杯11的位置平行,此时试剂杯11正好卡在掉管手指4之间。步进电机运行一定的步数后,步进电机带动试剂杯11转动一定的角度,此时掉管手指4与图4中试剂杯11的位置平行,此时试剂杯11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掉管。然后步进电机反转,步进电机反转过程中,当其顶部的光电挡片2转动至光耦5处时,光耦5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同时实现了步进电机的复位,此时掉管手指4的位置自动恢复为与图3中试剂杯11的位置平行。另外,本技术中电机1的动作也可以通过其它装置来控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光电挡片和光耦。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试剂杯掉管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剂杯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掉管手指(4)、试剂杯托架(10)、试剂杯(11)、掉管通道(9)、以及设置在孵育盘(8)内的外层通道(12),遮光罩(7)设置在孵育盘(8)的上方,外层通道(12)内设有试剂杯托架(10),所述试剂杯托架(10)呈圆环形,试剂杯托架(10)上间隔设置数个长条形孔(1001),试剂杯(11)放置在各个长条形孔(1001)内;/n所述电机(1)位于遮光罩(7)的上方,电机(1)通过电机支座(3)固定在遮光罩(7)的顶部,电机(1)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中心分别设有凸起,电机(1)底部的凸起与掉管手指(4)固定连接,电机支座(3)和遮光罩(7)上均设有通孔,掉管手指(4)依次穿过电机支座(3)和遮光罩(7)的孔伸入外层通道(12)内,电机(1)正下方的孵育盘底部设有掉管通道(9),掉管通道(9)与外层通道(12)相连通;/n所述试剂杯(11)的顶部呈T形,即试剂杯(1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凸耳,试剂杯顶部的长度大于试剂杯托架上长条形孔的宽度,并小于长条形孔的长度,掉管手指(4)包括两个夹持柱,两夹持柱之间存在距离,且两夹持柱与试剂杯顶部的凸耳之间呈过渡配合,两夹持住带动试剂杯顶部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杯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掉管手指(4)、试剂杯托架(10)、试剂杯(11)、掉管通道(9)、以及设置在孵育盘(8)内的外层通道(12),遮光罩(7)设置在孵育盘(8)的上方,外层通道(12)内设有试剂杯托架(10),所述试剂杯托架(10)呈圆环形,试剂杯托架(10)上间隔设置数个长条形孔(1001),试剂杯(11)放置在各个长条形孔(1001)内;
所述电机(1)位于遮光罩(7)的上方,电机(1)通过电机支座(3)固定在遮光罩(7)的顶部,电机(1)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中心分别设有凸起,电机(1)底部的凸起与掉管手指(4)固定连接,电机支座(3)和遮光罩(7)上均设有通孔,掉管手指(4)依次穿过电机支座(3)和遮光罩(7)的孔伸入外层通道(12)内,电机(1)正下方的孵育盘底部设有掉管通道(9),掉管通道(9)与外层通道(12)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杨致亭李大伟李琳换李秦章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