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培圣专利>正文

一种管路附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26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路的附属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    一个壳体(13),该壳体(13)具有纵向的进口(12)和出口(11),和    设置在该壳体(13)内的一个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的进口(21)和出口(22)作在上述壳体(13)的侧壁上,而在该第二管路进出口之间是带有侧翼(23)的管道本体(2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装置中的一种管路附属装置,尤其是在化工产品不饱和树脂的生产流程管路系统中的用于防止因真空管的内壁产生结晶物造成真空管堵塞的一种扑集器。 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流程中真空操作是常用的方法。例如不饱和树脂的生产中,众所周知,不饱和树脂在生产后期、特别是当物料温度低于200℃时的真空的条件下,物料、或物料中的部分成分会在真空管的内壁形成结晶。时间一长就造成真空管堵塞,进而使该管路部分的真空效率下降,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存在一种需求,即在管路中设置可供作部分加热的装置,它在需要时、进行局部加热用以化解阻塞的结晶物以恢复管路的通畅。专利技术概述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化工产品生产流程管路系统中能防止因管路的内壁产生结晶之类的物质,造成管路堵塞的一种管路附属装置。上述目的是通过下列方案实现的,一种管路的附属装置,它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具有纵向的进口和出口,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一个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的进口和出口作在上述壳体的侧壁上,而在该第二管路进出口之间是带有侧翼的管道本体。其中该带有侧翼的管道本体以迂回方式设置,致使以分段布置的侧翼在该壳体的纵向上呈交错分布。例如,该分段布置的侧翼可以在该壳体的纵向上该侧翼的中心线自上而下依次呈45度递增方式,即45°、90°、135°、180°、......等交错分布。另外,该分段布置的侧翼还可以是采用在大体是呈螺旋线结构的第二管路外壁上固定,以形成该壳体内的纵向通路呈迂回形式,而该侧翼的形状大体一致。以下将结合有附图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讲解,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中了解到本专利技术中的其他潜在的诸多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按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管路附属装置的纵向示意图,为沿图2中1-1线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管路附属装置的俯视图,其剖切平面位置为图1的2-2线。图3为按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管路附属装置的纵向局部示意图,与图1相类似。图4为图3中的零件23的示意图。现在以比以上概述更为详细的方式来描述管路附属装置。然而,于细说本专利技术之先需予说明,不言而喻,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作描述的具体举例,它当然是可以作变化的。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和范围对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可作出各种变化和以等同物替换的。另外,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其宗旨和范围内、为适应实际的情况,对材料,加工可作诸多的修改。所有这些修改意欲包括在此所作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除非另有限定,在此所用的所有技术科技词汇应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内普通技术人员所作通常的理解相同。虽然在此描述的那些方法和材料的类似者或等同物也可被用在按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或试验之中,但现在描述的是优选的方法和材料。在此提及的所有现存主题,以其整体被列出以备参考,它们并不构成认可因先有专利技术的这种材料的占先所致本专利技术的不予授权。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化工产品生产流程管路系统中能防止因管路的内壁产生结晶之类的物质,造成管路堵塞的一种管路附属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管路的附属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壳体13,该壳体13具有纵向的进口12和一个出口11,它们构成了扑集器的主体。在壳体13的内部设置有该壳体内的一个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的进口21和出口22分别作在上述壳体13的侧壁上。而在该第二管路进出口之间是带有侧翼23的管道本体24。其中该带有侧翼23的管道本体24是以迂回方式设置的,致使以分段布置的侧翼23在该壳体的纵向上看、呈现一种成交错方式的分布。例如,该分段布置的侧翼可以在该壳体的纵向上该侧翼的中心线自上而下依次呈45度递增方式,即45°、90°、135°、180°、......等交错分布,即如图1和2中所表示的那样。该管路的附属装置是沿纵向接入化工产品生产流程管路系统之中,例如是一种负压状态的系统。该第二管路即是在需要之时接入另一种介质,例如高压蒸汽用以加热。壳体及第二管路和侧翼可以是钢材,钢管、不锈钢或铜管等适用材料制成。该侧翼23可以是以焊接或钎焊等方式连接到管路本体23上的。一种适用的结构中两管路本体沿纵向间距可以是大致50毫米,而单侧侧板宽度大体为40毫米。另外,作为一种替换方案该第二管路还可以是作成大体是呈螺旋线结构以管材弯制而成,即如图3所示的那样。第二管路外壁上在适当位置处固定侧翼23,以形成该壳体内的纵向通路呈迂回形式。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了一种布置形式,实际可以有诸多迂回形式的变化方式。为了方便制造,该侧翼23的形状可以大体一致(例如在图4中所示的一种)。侧翼23上的椭圆孔231用以套装到管道本体24之上,并通过椭圆孔231的长轴控制其倾斜的角度。孔232则用以形成内部的迂回通道。按照需求,其形状当然可以有诸多的变化。虽然本专利技术已经参照以单个示例,可选择的结合各种特点作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所作的这些描述。本专利技术不受在此提供的所注释的、或以举例方式的描绘所限。不难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只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的原文所规定。权利要求1.一种管路的附属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一个壳体(13),该壳体(13)具有纵向的进口(12)和出口(11),和设置在该壳体(13)内的一个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的进口(21)和出口(22)作在上述壳体(13)的侧壁上,而在该第二管路进出口之间是带有侧翼(23)的管道本体(24)。2.根据权利要求1的管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管道本体(24)上固定有使该壳体纵向上呈交错迂回形式的侧翼(23)。3.根据权利要求2的管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分段布置的侧翼(23)在该壳体的纵向上该侧翼的中心线自上而下依次呈45度递增方式,即45°、90°、135°、180°、......的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的管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路的一部分为按螺旋线弯制的管道本体(24),而该分段布置的侧翼(23)上具有固定于该螺旋线结构的第二管路外壁上用的椭圆形孔(231)和形成通道的孔(232)。5.根据权利要求4的管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段布置的侧翼(23)的形状一致。专利摘要一种管路的附属装置包括具有纵向的进口和出口的一个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一个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的进口和出口作在上述壳体的侧壁上,而在该第二管路进出口之间是带有侧翼的管道本体,其中带有侧翼的管道本体以迂回方式设置,致使以分段布置的侧翼在该壳体的纵向上呈交错分布。该分段布置的侧翼还可以是采用在大体是呈螺旋线结构的第二管路外壁上固定,以形成该壳体内的纵向通路呈迂回形式,而该侧翼的形状大体一致。文档编号F17D3/00GK2667286SQ20032013164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许培圣, 金宝华 申请人:许培圣, 金宝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培圣金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许培圣金宝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