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23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门窗幕墙领域,涉及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包括框、扇框和玻璃,玻璃通过压条固定在扇框内,框和扇框通过周圈的内外两道密封胶条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条的截面为塞入端和搭接端的两段复合式结构,塞入端包括塞入凸台和底座,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搭接端,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其有一段或多段去掉了搭接端。根据实际排水需要,密封胶条更加灵活;有效减少缝隙进水;排水更容易且不易雨水倒灌;室内侧更不易进水。

A window structure easy to d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
本技术属于门窗幕墙领域,涉及一种外开窗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
技术介绍
现阶段门窗和幕墙所使用的铝合金外开窗多为断桥铝合金窗。断桥铝合金外开窗内进水后的排水一直是行业内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铝合金外开窗位于室外侧的框扇搭接胶条一般为全搭接密封的,当开窗时,水便会进入到窗的主体内,关窗后水便不能排出。所以,人们在位于室外侧的下框壁上,需要铣有排水孔,并且扣有排水扣盖挡风,让水能够流出去。然而人们后来发现,如果将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整体去掉或者整体留一个搭接缝隙,虽然窗的主体内会进水,但是会因为窗的内外等压而排水效果更好。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缺陷,当雨量和风量极大时,因为上端会大量进水,会导致窗内的水进入过多无法排出。所以市场上需要有更优的解决方案解决外开窗的进水和排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铝合金外开窗的进水和排水问题,提供一种不易进水并且易排水的窗结构。技术方案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包括框、扇框和玻璃,玻璃通过压条固定在扇框内,框和扇框通过周圈的内外两道密封胶条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条的截面为塞入端和搭接端的两段复合式结构,塞入端包括塞入凸台和底座,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搭接端,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其有一段或多段去掉了搭接端。所述框包括外框和内转换框,内转换框固定于外框的内圈,外框包括上外框、下外框、左外框和右外框,内转换框包括上内转换框、下内转换框、左内转换框和右内转换框,所述上外框的室外侧固定有斜坡状的批水铝,批水铝的长度大于扇框整体的宽度。所述外框和内转换框之间夹有框内密封胶条,用于密封外框和内转换框之间的空隙。所述框内密封胶条安装在外框上,下侧、左侧和右侧的框内密封胶条在与内转换框搭接的处还注有密封胶。所述搭接端为发泡多孔的结构。所述下内转换框位于靠近室外侧的腔体壁竖直开有排水孔,下外框室外一侧的型材壁也开有排水孔。所述下内转换框位于靠近室外侧的腔体壁上壁的排水孔和下壁的排水孔错位开孔。所述下内转换框的排水孔上端扣有竖排水扣盖,下外框的排水孔扣有外排水扣盖。所述竖排水扣盖上端为遮挡端,遮挡端的下面探出有两个固定钩和多个支撑部,两个固定钩将竖排水扣盖钩在下内转换框上,支撑部为台阶状,部分伸入到排水孔内,部分支撑在排水孔壁上。所述扇框下端位于靠近室外侧的腔体壁竖直开有排水孔。优点及效果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不是全部去掉或者全部预留缝隙,根据实际排水需要仅一段或多段去掉了搭接端,更加灵活;批水铝可以遮挡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有效减少缝隙进水;新的排水和排水扣盖的设计,使得排水更容易且不易雨水倒灌;框内密封胶条和密封胶的密封设计,使得室内侧更不易进水。附图说明图1为窗的大样图;图2为图1内A处密封胶条形状;图3为图1内B处密封胶条形状;图4为外开窗竖剖节点图;图5为图4内C处结构图;图6为外开窗横剖节点图;图7为竖排水扣盖和外排水扣盖安装处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竖排水扣盖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竖排水扣盖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2.扇框、3.玻璃、4.压条、5.密封胶条、6.塞入凸台、7.底座、8.搭接端、9.上外框、10.下外框、11.左外框、12.右外框、13.上内转换框、14.下内转换框、15.左内转换框、16.右内转换框、17.批水铝、18.批水铝螺钉、19.框内密封胶条、20.密封胶、21.竖排水扣盖、22.外排水扣盖、23.遮挡端、24.固定钩、25.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包括框1、扇框2和玻璃3,玻璃3通过压条4固定在扇框2内,框1和扇框2通过周圈的内外两道密封胶条5密封,所述密封胶条5的截面为塞入端和搭接端8的两段复合式结构,搭接端8为发泡多孔的结构。塞入端包括塞入凸台6和底座7,底座7的底部连接有搭接端8,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5,其有一段或多段去掉了搭接端8。框1包括外框和内转换框,内转换框通过螺钉固定于外框的内圈,外框包括上外框9、下外框10、左外框11和右外框12,内转换框包括上内转换框13、下内转换框14、左内转换框15和右内转换框16,所述上外框9的室外侧通过批水铝螺钉18固定有斜坡状的批水铝17,批水铝17的长度大于扇框2整体的宽度。外框和内转换框之间夹有框内密封胶条19,用于密封外框和内转换框之间的空隙。框内密封胶条19安装在外框上,下侧、左侧和右侧的框内密封胶条19在与内转换框搭接的处还注有密封胶20。下内转换框14位于靠近室外侧的腔体壁竖直开有排水孔,下外框10室外一侧的型材壁也开有排水孔。下内转换框14位于靠近室外侧的腔体壁上壁的排水孔和下壁的排水孔错位开孔;扇框2下端位于靠近室外侧的腔体壁竖直开有排水孔。下内转换框14的排水孔上端扣有竖排水扣盖21,下外框10的排水孔扣有外排水扣盖22。竖排水扣盖21上端为遮挡端23,遮挡端23的下面探出有两个固定钩24和多个支撑部25,两个固定钩24将竖排水扣盖21钩在下内转换框14上,支撑部25为台阶状,部分伸入到排水孔内,部分支撑在排水孔壁上。外排水扣盖22为斜坡状本
通用的排水扣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包括框(1)、扇框(2)和玻璃(3),玻璃(3)通过压条(4)固定在扇框(2)内,框(1)和扇框(2)通过周圈的内外两道密封胶条(5)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条(5)的截面为塞入端和搭接端(8)的两段复合式结构,塞入端包括塞入凸台(6)和底座(7),底座(7)的底部连接有搭接端(8),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5),其有一段或多段去掉了搭接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排水的窗结构,包括框(1)、扇框(2)和玻璃(3),玻璃(3)通过压条(4)固定在扇框(2)内,框(1)和扇框(2)通过周圈的内外两道密封胶条(5)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条(5)的截面为塞入端和搭接端(8)的两段复合式结构,塞入端包括塞入凸台(6)和底座(7),底座(7)的底部连接有搭接端(8),位于室外的一侧的上侧的密封胶条(5),其有一段或多段去掉了搭接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排水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1)包括外框和内转换框,内转换框固定于外框的内圈,外框包括上外框(9)、下外框(10)、左外框(11)和右外框(12),内转换框包括上内转换框(13)、下内转换框(14)、左内转换框(15)和右内转换框(16),所述上外框(9)的室外侧固定有斜坡状的批水铝(17),批水铝(17)的长度大于扇框(2)整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排水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和内转换框之间夹有框内密封胶条(19),用于密封外框和内转换框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排水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内密封胶条(19)安装在外框上,下侧、左侧和右侧的框内密封胶条(19)在与内转换框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华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行盛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