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15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包括玻璃板和框架,所述框架上边框的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嵌有限位板,所述框架上边框的底部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通过铰链与框架的上边框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上下边框之间设置有两块玻璃板,所述玻璃板水平端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内部开设有多个气囊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板的夹板,并且夹板通过铰链可以灵活地转动,配合用于限位的限位板,使得不用玻璃胶,也可以稳定地将玻璃板固定在框架内,其次通过安装在框架下边框带滚轮的夹板,既可以实现对玻璃板的固定,还可以实现对玻璃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A kind of thickened glass partitio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
本技术涉及玻璃隔断墙体
,尤其涉及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
技术介绍
玻璃隔断又叫高隔墙,高隔间,高隔断,隔断,成品隔断,铝合金隔断,高屏风,玻璃隔墙,办公隔断,办公玻璃,办公隔墙等,也有人也叫屏风,而高隔间是在中国南方的叫法,玻璃隔断是一种到顶的,可完全划分空间的隔断,专业型的高隔断间,不仅能实现传统的空间分隔的功能,而且他在采光、隔音、防火、环保、易安装、可重复利用、可批量生产等特点上明显优于传统隔墙。玻璃隔断墙体在房屋中的使用很常见,但是现有的玻璃隔断墙体任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玻璃的安装大多采用胶水粘连,使用的玻璃胶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玻璃胶长期暴漏在空气中会存在粘连效果下降的情况,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安装和更换玻璃的效率也不高;其次大部分玻璃隔断的厚度都不足以承受过大的冲击,存在易碎等安全问题;最后玻璃隔断大多都没有防偷窥的设计,即使后期在外部安装了百叶帘等卷帘,卷帘容易积累灰尘,且易被外力推动造成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包括玻璃板和框架,所述框架由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两个侧边框组成,所述框架的上边框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嵌有限位板,所述框架的上边框底部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通过铰链与框架的上边框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设置有两块玻璃板,所述玻璃板水平端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内部开设有多个气囊柱,所述框架的上边框底部和下边框顶部均设置有工型槽,所述工型槽两侧凹槽内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且在减震弹簧靠近凹槽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两个工型槽之间设置有遮光机构,所述框架的下边框顶部水平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夹板,且第三夹板通过铰链与框架的下边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夹板靠近玻璃板的一侧设置有滚轮,且滚轮通过转轴与第三夹板转动连接,所述框架下边框水平端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弹簧,且限位弹簧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遮光机构包括电机和横板,所述横板设置有多个,且横板均通过转轴与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多个横板通过联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框架上,且电机通过传动轴与位于最上侧的横板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板位于限位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夹板水平端的一侧与限位板贴合,且另一侧与玻璃板外侧的缓冲垫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工型槽焊接于框架上,且与缓冲垫不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工型槽的凹槽内部滑嵌有第二夹板,且第二夹板靠近玻璃板一侧的外表面与缓冲垫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囊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气囊柱等间隔竖直排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框架的下边框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三夹板靠近固定块一侧的外表面与固定块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轮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轮均与玻璃板靠近外侧的缓冲垫滚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嵌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嵌设有第三夹板。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板的夹板,并且夹板通过铰链可以灵活地转动,配合用于限位的限位板,使得不用玻璃胶,也可以稳定地将玻璃板固定在框架内,其次通过安装在框架下边框带滚轮的夹板,既可以实现对玻璃板的固定,还可以实现对玻璃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2、本技术中,玻璃板采用隔音保温效果更好的双层玻璃,并且在玻璃板的两侧设置了缓冲垫,缓冲垫的内部有多个气囊柱,使得在玻璃收到冲撞时,通过缓冲垫吸收更多的冲击力,从而减小玻璃破碎的可能,延长玻璃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小了由于玻璃碎裂产生的玻璃渣对人造成的安全隐患。3、本技术中,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安装的遮光机构通过电机,横板的组合,构成一个即可打开透光也可关闭防偷窥的百叶帘,并且设置在内部不需要后期在外部加装,减小了灰尘的积累,也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框架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玻璃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框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框架;2、限位板;3、第一滑槽;4、第一夹板;5、第二夹板;6、减震弹簧;7、缓冲垫;8、玻璃板;9、遮光机构;901、电机;902、横板;903、联动杆;10、工型槽;11、滚轮;12、第三夹板;13、固定块;14、限位弹簧;15、限位滑块;16、限位槽;17、第二滑槽;18、气囊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包括玻璃板8和框架1,框架1由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两个侧边框组成,框架1的上边框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内部滑嵌有限位板2,框架1的上边框底部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板4,且第一夹板4通过铰链与框架1的上边框转动连接,框架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设置有两块玻璃板8,玻璃板8水平端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7,且缓冲垫7内部开设有多个气囊柱18,框架1的上边框底部和下边框顶部均设置有工型槽10,工型槽10两侧凹槽内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6,且在减震弹簧6靠近凹槽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板5,两个工型槽10之间设置有遮光机构9,框架1的下边框顶部水平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夹板12,且第三夹板12通过铰链与框架1的下边框转动连接,第三夹板12靠近玻璃板8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1,且滚轮11通过转轴与第三夹板12转动连接,框架1下边框水平端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弹簧14,且限位弹簧1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15,限位滑块15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6;遮光机构9包括电机901和横板902,横板902设置有多个,且横板902通过转轴与框架1转动连接,多个横板902通过联动杆903转动连接,电机9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框架1上,且电机901通过传动轴与位于最上侧的横板902传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夹板4位于限位板2的内侧,第一夹板4水平端的一侧与限位板2贴合,且另一侧与玻璃板8外侧的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包括框架(1)和玻璃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由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两个侧边框组成,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部滑嵌有限位板(2),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底部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板(4),且第一夹板(4)通过铰链与框架(1)的上边框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设置有两块玻璃板(8),所述玻璃板(8)水平端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7),且缓冲垫(7)内部开设有多个气囊柱(18),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底部和下边框顶部均设置有工型槽(10),所述工型槽(10)两侧凹槽内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6),且在减震弹簧(6)靠近凹槽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板(5),所述两个工型槽(10)之间设置有遮光机构(9),所述框架(1)的下边框顶部水平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夹板(12),且第三夹板(12)通过铰链与框架(1)的下边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夹板(12)靠近玻璃板(8)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1),且滚轮(11)通过转轴与第三夹板(12)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下边框水平端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弹簧(14),且限位弹簧(1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15),所述限位滑块(15)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6);/n所述遮光机构(9)包括电机(901)和横板(902),所述横板(902)设置有多个,且横板(902)通过转轴与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多个横板(902)通过联动杆(903)转动连接,所述电机(9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框架(1)上,且电机(901)通过传动轴与位于最上侧的横板(902)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厚的玻璃隔断墙体,包括框架(1)和玻璃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由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两个侧边框组成,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部滑嵌有限位板(2),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底部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板(4),且第一夹板(4)通过铰链与框架(1)的上边框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设置有两块玻璃板(8),所述玻璃板(8)水平端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7),且缓冲垫(7)内部开设有多个气囊柱(18),所述框架(1)的上边框底部和下边框顶部均设置有工型槽(10),所述工型槽(10)两侧凹槽内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6),且在减震弹簧(6)靠近凹槽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板(5),所述两个工型槽(10)之间设置有遮光机构(9),所述框架(1)的下边框顶部水平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夹板(12),且第三夹板(12)通过铰链与框架(1)的下边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夹板(12)靠近玻璃板(8)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1),且滚轮(11)通过转轴与第三夹板(12)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下边框水平端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弹簧(14),且限位弹簧(1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15),所述限位滑块(15)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6);
所述遮光机构(9)包括电机(901)和横板(902),所述横板(902)设置有多个,且横板(902)通过转轴与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多个横板(902)通过联动杆(903)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诗奈德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