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00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水口、反应池、出水口,所述反应池内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通过粗过滤装置连接,并粗过滤装置斜上方对应设置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和回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分离区内设置有厌氧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厌氧膜反应器存在易堵塞的问题,通过粗过滤装置截留污泥,缓解厌氧膜的堵塞压力,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填料,缓解了厌氧膜的处理压力,形成梯度厌氧处理体系。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anaerobic membrane treatment of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它将废水厌氧处理和膜分离技术有效结合。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膜组件的分离作用将厌氧污泥和废水彻底分离,使废水出水水质得到提高,同时不存在厌氧污泥流失的情况,具有占地面积小,反应效率高,易于控制等优点。近年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在国内处于发展研究阶段,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膜污堵的问题,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应用。厌氧膜反应器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及时处理膜污堵,减少实际的运行维护成本,才能进一步发展厌氧膜的制造技术,加大厌氧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解决了现有厌氧膜反应器存在易堵塞的问题,通过粗过滤装置截留污泥,缓解厌氧膜的堵塞压力,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填料,缓解了厌氧膜的处理压力,形成梯度厌氧处理体系。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水口、反应池、出水口,所述反应池内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所述第一反应区与第二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粗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粗过滤装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冲装置,且所述第一反冲装置靠近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厌氧生物填料,所述混合腔位于第一厌氧生物填料与进水口所在的反应池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反应区与第三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二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粗过滤装置斜上方设置有第二反冲装置,且第二反冲装置靠近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二厌氧生物填料;所述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之间通过第三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粗过滤装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三反冲装置,且第三反冲装置靠近分离区,所述第三反应区设置有第三厌氧生物填料;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回流装置与厌氧膜装置,所述回流装置的回流管进水口设置在混合腔与进水口之间,且第一反冲装置、第二反冲装置和第三反冲装置均与回流装置的回流管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均在底部设置放空排液口。所述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均在上表面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分离区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厌氧膜装置与第三粗过滤装置分割开,且所述隔板采用半封闭隔板。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厌氧膜反应器存在易堵塞的问题,通过粗过滤装置截留污泥,缓解厌氧膜的堵塞压力,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填料,缓解了厌氧膜的处理压力,形成梯度厌氧处理体系。2.本技术采用反冲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粗过滤装置堵塞问题,保证了反应器的水流通畅性,确保整个装置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水口1、反应池2、出水口3,所述反应池2内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区21、第二反应区22、第三反应区23和分离区24,所述第一反应区21与第二反应区22之间通过第一粗过滤装置21-3,所述第一粗过滤装置21-3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冲装置21-4,且所述第一反冲装置21-4靠近第二反应区22,所述第一反应区21内设置有第一厌氧生物填料21-2,所述混合腔21-1位于第一厌氧生物填料21-2与进水口1所在的反应池2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反应区22与第三反应区23之间通过第二粗过滤装置22-2连通,所述第二粗过滤装置22-2斜上方设置有第二反冲装置22-3,且第二反冲装置22-3靠近第三反应区23,所述第二反应区22内设置有第二厌氧生物填料22-1;所述第三反应区23和分离区24之间通过第三粗过滤装置23-2连通,所述第三粗过滤装置23-2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三反冲装置23-3,且第三反冲装置23-3靠近分离区24,所述第三反应区23设置有第三厌氧生物填料23-1;所述分离区24内设置有回流装置24-1与厌氧膜装置24-2,所述回流装置24-1的回流管进水口设置在混合腔21-1与进水口1之间,且第一反冲装置21-4、第二反冲装置22-3和第三反冲装置23-3均与回流装置24-1的回流管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区21、第二反应区22和第三反应区23均在底部设置放空排液口5。所述第一反应区21、第二反应区22和第三反应区23均在上表面设置有排气口4。所述分离区23与出水口3之间设置有溢流口24-3。所述分离区23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厌氧膜装置24-2与第三粗过滤装置23-2分割开,且所述隔板采用半封闭隔板。本实施方式的进入进水口内的污水水质参数是:化学需氧量为5000-8000mg/L,氨氮浓度为30-40mg/L,pH为6.8-7.2,B/C为0.3以上。如此设置,模拟现实有机废水水质。本实施方式的进出水方式为连续进水连续出水,水温保持在35℃左右,进水量为1m3/h,回流装置的回流量为2.5m3/h,出水口的出水量为2.5m3/h,反冲洗装置每隔12h开启一次,每次开启1h反冲。本实施方式的厌氧膜装置的膜通量为10L/m2·h本实施方式的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为5d,污泥停留时间为300d,控制运行条件,提高了厌氧污泥的适应性同时保证了较好的出水水质。本技术在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之间设置有第一粗过滤装置、第二粗过滤装置和第三粗过滤装置能够对污泥形成截留效果,达到降低污泥流动问题,减少了污泥对后续厌氧膜装置的影响,有效的延长了厌氧膜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提升每个反应区中污泥的处理量,确保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反冲装置与粗过滤装置一一对应,能够及时对粗过滤装置进行冲洗,防止粗过滤装置出现污泥聚积现象,及时将聚积的污泥冲洗干净能够确保水流通畅性,同时延长了反应池的维护频次。每个反应区内设置有厌氧生物填料,能够起到厌氧处理效果,降低后续厌氧膜的处理压力,同时污泥产生量能够大幅度下降,有效的环节了后续厌氧膜的污泥堵塞问题。回流装置的设置能够稀释进水口的高浓度污泥,缓解各反应区内的处理压力,确保整体形成梯度性的深度处理过程。溢流口的设置能够在分离区内形成沉降机制,将部分易沉降杂质快速去除,有效的提升出水水质。排气口能够将厌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快速派苏,防止气体堆积。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厌氧膜反应器存在易堵塞的问题,通过粗过滤装置截留污泥,缓解厌氧膜的堵塞压力,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填料,缓解了厌氧膜的处理压力,形成梯度厌氧处理体系。2.本技术采用反冲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粗过滤装置堵塞问题,保证了反应器的水流通畅性,确保整个装置的处理效率。可以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反应池、出水口,所述反应池内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所述第一反应区与第二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粗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粗过滤装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冲装置,且所述第一反冲装置靠近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厌氧生物填料,所述混合腔位于第一厌氧生物填料与进水口所在的反应池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反应区与第三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二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粗过滤装置斜上方设置有第二反冲装置,且第二反冲装置靠近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二厌氧生物填料;所述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之间通过第三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粗过滤装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三反冲装置,且第三反冲装置靠近分离区,所述第三反应区设置有第三厌氧生物填料;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回流装置与厌氧膜装置,所述回流装置的回流管进水口设置在混合腔与进水口之间,且第一反冲装置、第二反冲装置和第三反冲装置均与回流装置的回流管进水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厌氧膜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反应池、出水口,所述反应池内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所述第一反应区与第二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粗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粗过滤装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一反冲装置,且所述第一反冲装置靠近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厌氧生物填料,所述混合腔位于第一厌氧生物填料与进水口所在的反应池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反应区与第三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二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粗过滤装置斜上方设置有第二反冲装置,且第二反冲装置靠近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二厌氧生物填料;所述第三反应区和分离区之间通过第三粗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粗过滤装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三反冲装置,且第三反冲装置靠近分离区,所述第三反应区设置有第三厌氧生物填料;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回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蔚束长道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道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