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95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属于码头辅助设备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码头配电箱起吊装置复杂、起吊与维修需不同设备进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它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横梁下方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吊耳进行上下移动,框架主体下表面设置有放置配电箱的伸缩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吊耳进行上下移动完成对配电箱的起升动作,操作简便;框架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伸缩平台,根据需要调整伸缩平台,改变了以往需将配电箱进行起吊然后再转移到检修平台的操作,提高配电箱的检修效率同时保证了配电箱在起吊过程中不发生损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A lifting device for distribution box of Whar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
本技术属于码头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
技术介绍
岸壁式码头上的配电箱,为了防止被门机抓斗碰撞,通常安装于码头地表沉孔内。检修时需要将箱体从沉孔内取出,此过程需占用一定的起重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由起重设备将箱体从地下吊出后进行检修,完成后再由起重设备吊运放入沉孔原位置。在检修过程中面临的两大难点,一是箱体的起重问题,二是起重上来以后的箱体放置问题,由于下方无检修平台,给检修过程带来的风险因素地同时也影响效率和质量,箱体在起吊过程中也较容易发生脱落,箱体容易受损且容易砸伤其它地表以下的设备。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527271.8,公开日为2018年7月31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低压配电箱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底座的上表面关于安装槽对称固定连接有吊环,安装槽的槽口设有横截面与安装槽槽口相匹配的固定板,安装槽的槽底呈矩阵等距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每两个缓冲弹簧之间均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槽底,缓冲弹簧远离安装槽槽底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板上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靠近固定板上表面前侧的侧面内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轴承。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有效的降低了震动对变压器低压配电箱内部电子元件造成损伤的机率,但是内部结构复杂,且需人为将配电箱放置在固定板上,不适用在码头中配电箱的起吊。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810442.8,公开日为2018年7月6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综合配电箱起吊结构,包括配电箱,所述的配电箱上设置不锈钢板,所述的不锈钢板折弯成L形,所述的不锈钢板折弯后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的竖直部上开设固定孔,所述的配电箱的侧面设置配合孔,所述的水平部开设吊孔,所述的吊孔内设置有起吊杆,所述的起吊杆包括螺栓、弹性垫圈和平垫圈,所述的竖直部上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的不锈钢板的两侧焊接固定三角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少密封圈,排水效果好,取消顶部焊接角钢,用3毫米不锈钢折弯而成,耐腐蚀,具有永久可靠的起吊功能。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起吊过程不稳定,配电箱容易脱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码头配电箱起吊装置复杂、起吊与维修需不同设备进行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本技术将对配电箱的起吊和检修放在一个装置中进行改变了以往需将配电箱进行起吊然后再转移到检修平台的操作,提高配电箱的检修效率同时保证了配电箱在起吊过程中不发生损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横梁下方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吊耳进行上下移动,框架主体下表面设置有放置配电箱的伸缩平台。使得整个装置既能实现配电箱的起吊又能实现配电箱的维修工作,减少设备的投入,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且整体结构简单,使得配电箱的维修效率大幅度提高。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平台包括滑轮轴,滑轮轴两端的下方均设置有滑轮,框架主体下表面的一侧边与滑轮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连杆,支撑连杆远离滑轮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滑轮轴伸缩的手柄。通过拉动手柄实现滑轮轴的伸缩,可操作性强且结构简单。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平台为两个,两个伸缩平台分别设置在框架主体的下表面的两侧。共同支撑配电箱,减缓单个伸缩平台的负重,提高伸缩平台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手柄通过锁扣设置在框架主体下表面的一侧边,且手柄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手柄的锁扣。锁扣能够对手柄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吊耳连接的动滑轮,与动滑轮连接的定滑轮,与定滑轮连接的减速驱动件,减速驱动件通过立柱固定在框架主体的侧面。采用动滑轮的升降方式较为省力,且操作简便。更进一步的,所述减速驱动件包括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主动轴与驱动手轮连接,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定滑轮传动连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通过输入较小的力便能转化成较大的力,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隔套。保护输出轴,减缓输出轴的磨损。更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主体下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方便整个装置的运输。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周围设置有防护罩。保护滚轮,减缓滚轮的磨损。更进一步的,框架主体的侧面设置有挂钩,挂钩上放置有用于固定配电箱的保险绳。进一步加固配电箱,使得配电箱不会掉落。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吊耳进行上下移动,完成对配电箱的起升动作,操作简便;框架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伸缩平台,当进行配电箱的起吊时,伸缩平台收缩,不妨碍配电箱的起吊,当起吊完成配电箱进入到框架主体内时,伸缩平台张开,放置配电箱进行后续的检修工作,改变了以往需将配电箱进行起吊然后再转移到检修平台的操作,提高配电箱的检修效率同时保证了配电箱在起吊过程中不发生损坏;(2)本技术中伸缩平台包括滑动轴,滑动轴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滑轮,带动滑动轴的移动;在框架主体下表面的一侧边与滑轮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连杆,支撑杆一端固定在滑动轴上,另一端设置有手柄,通过人工拉动手柄带动滑轮的移动进而使得滑轮轴伸缩,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合理利用框架主体内部空间,减少其它设备的投入,为企业节约成本;(3)本技术中伸缩平台设置两个,且呈对称设置在框架主体的下表面,由两个伸缩平台共同支撑配电箱,减轻单个伸缩平台的负重,提高伸缩平台的使用寿命,且使得配电箱放置的更加稳固,有利于后续的检修作业;(4)本技术中伸缩平台内的手柄是通过锁扣进行固定在框架主体下表面的一侧边,锁扣对手柄起到一个固定作用,对配电箱支撑时有效防止了滑动轴或支撑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或移动的情况,避免了对配电箱的损坏;且在手柄的正上方也对应设置有锁扣,使得手柄不工作时能够存放,合理利用空间,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5)本技术的驱动机构采取减速驱动件与动滑轮定滑轮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较小的输入力通过动滑轮将输入力放大,而定滑轮起到控制力方向的作用,使得整个配电箱的起吊过程无需耗费较大的力,使得配电箱的起吊过程较为容易,无需使用大型的起重设备,节约设备的使用和人员的投入;(6)本技术中减速驱动件采用两个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输动力,传动平稳,传递效率高;由人工转动驱动手轮,驱动手轮带动主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顺着定滑轮槽移动实现动滑轮的上升或下降;整个过程人工只需施加较小的力便能完成对配电箱的起吊,操作轻松,操作效率高;且当驱动手轮不工作时,通过制动螺栓对驱动手轮进行制动,避免驱动手轮动作带动整个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包括框架主体(9),其特征在于:框架主体(9)上表面设置有横梁(11),横梁(11)下方设置有吊耳(1),所述吊耳(1)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吊耳(1)进行上下移动,框架主体(9)下表面设置有放置配电箱的伸缩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包括框架主体(9),其特征在于:框架主体(9)上表面设置有横梁(11),横梁(11)下方设置有吊耳(1),所述吊耳(1)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吊耳(1)进行上下移动,框架主体(9)下表面设置有放置配电箱的伸缩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平台包括滑轮轴(5),滑轮轴(5)两端的下方均设置有滑轮(4),框架主体(9)下表面的一侧边与滑轮轴(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连杆(6),支撑连杆(6)远离滑轮轴(5)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滑轮轴(5)伸缩的手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平台为两个,两个伸缩平台分别设置在框架主体(9)的下表面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7)通过锁扣设置在框架主体(9)下表面的一侧边,且手柄(7)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手柄(7)的锁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码头配电箱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吊耳(1)连接的动滑轮,与动滑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征闵梁骏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