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5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包括机身壳体,所述机身壳体的顶部设有机头壳体,且机身壳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机身壳体的底部内壁设有蓄电池,且机身壳体两侧外壁的底部均设有脚部壳体,两个所述脚部壳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相邻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同一个矩形框,两个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两个延伸板,且相邻两个延伸板相对一侧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延伸板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身本体便于移动,活动臂的上下摆动增加机身本体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具备台灯的效果,实现多功能性。

A new type of mobile educational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教育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
技术介绍
儿童教育是社会和家长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父母无法在工作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教育机器人可在父母工作时,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玩耍、学习。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28152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童教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装设于机器人本体眼睛部位的红外摄像头、装设于机器人本体耳部位置的语音输入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嘴部位置的语音输出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的显示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的用于数据交互的接口装置、装设于机器人内部的主控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内部的电池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内部的语音识别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内部的报警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内部的无线网络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内部的存储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的传感器装置、装设于机器人本体脚部位置的移动装置。上述专利中的儿童教育机器人存在以下不足: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包括机身壳体,所述机身壳体的顶部设有机头壳体,且机身壳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机身壳体的底部内壁设有蓄电池,且机身壳体两侧外壁的底部均设有脚部壳体,两个所述脚部壳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相邻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同一个矩形框,两个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两个延伸板,且相邻两个延伸板相对一侧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延伸板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机头壳体的一侧设有显示屏。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壳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固定板,相邻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同一个固定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轴的圆周处套接有安装套,且两个安装套的一侧外壁均设有活动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套的另一侧外壁均设有延伸杆,且两个延伸杆顶部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均通过紧固螺栓和机身壳体的内壁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头壳体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设有照明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头壳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且安装座底部的两侧均设有滑轮,滑轮的外径和滑槽的内径相适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矩形框和传送带,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上拉动矩形框,传送带的底部外壁与地面接触,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转动,从而实现机身壳体的移动,不需要移动时,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下推动矩形框对机身壳体进行支撑,保证机身本体摆放的稳定,方便易操作;2.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套和活动臂,第一电动伸缩杆可带动延伸杆进行往复升降,从而带动安装套在固定轴上转动,活动臂随安装套转动而转动,实现活动臂的上下摆动,增加机身本体的趣味性和互动性;3.通过设置安装座和照明灯,根据使用需求,可拉动安装座将照明灯抽出进行照明,具备台灯的效果,实现多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的安装套侧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的矩形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的正面结构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壳体、2活动臂、3控制器、4机头壳体、5安装座、6照明灯、7滑轮、8第一电动伸缩杆、9固定板、10固定轴、11蓄电池、12矩形框、13安装板、14脚部壳体、15延伸杆、16安装套、17第二电动伸缩杆、18传送带、19延伸板、20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包括机身壳体1,机身壳体1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机头壳体4,且机身壳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控制器3,机身壳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蓄电池11,且机身壳体1两侧外壁的底部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脚部壳体14,两个脚部壳体14两侧内壁的顶部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安装板13,两个安装板1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且相邻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7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矩形框12,两个安装板13底部的中间位置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两个延伸板19,且相邻两个延伸板19相对一侧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带18,延伸板19的一侧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机头壳体4的一侧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显示屏20,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7向上拉动矩形框12,传送带18的底部外壁与地面接触,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18转动,从而实现机身壳体1的移动,方便易操作,不需要移动时,第二电动伸缩杆17向下推动矩形框12对机身壳体1进行支撑。其中,机身壳体1两侧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两侧内壁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固定板9,相邻两个固定板9相对的一侧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同一个固定轴10。其中,两个固定轴10的圆周处套接有安装套16,且两个安装套16的一侧外壁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活动臂2。其中,两个安装套16的另一侧外壁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延伸杆15,且两个延伸杆15顶部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另一端均通过紧固螺栓和机身壳体1的内壁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8可带动延伸杆15进行往复升降,从而带动安装套16在固定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包括机身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1)的顶部设有机头壳体(4),且机身壳体(1)的顶部外壁设有控制器(3),所述机身壳体(1)的底部内壁设有蓄电池(11),且机身壳体(1)两侧外壁的底部均设有脚部壳体(14),两个所述脚部壳体(14)两侧内壁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13),两个所述安装板(13)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且相邻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7)的一端设有同一个矩形框(12),两个所述安装板(13)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两个延伸板(19),且相邻两个延伸板(19)相对一侧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带(18),所述延伸板(19)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机头壳体(4)的一侧设有显示屏(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包括机身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1)的顶部设有机头壳体(4),且机身壳体(1)的顶部外壁设有控制器(3),所述机身壳体(1)的底部内壁设有蓄电池(11),且机身壳体(1)两侧外壁的底部均设有脚部壳体(14),两个所述脚部壳体(14)两侧内壁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13),两个所述安装板(13)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且相邻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7)的一端设有同一个矩形框(12),两个所述安装板(13)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两个延伸板(19),且相邻两个延伸板(19)相对一侧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带(18),所述延伸板(19)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机头壳体(4)的一侧设有显示屏(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1)两侧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固定板(9),相邻两个固定板(9)相对的一侧设有同一个固定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仲廖运岳安声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小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