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57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手柄部和夹紧部,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手柄部一体连接有挡板,挡板卡设于第一夹紧部的外侧,夹紧部位于空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槽体和位于第一槽体内的第一棘轮,夹紧部外侧设置有第二棘轮,第二夹紧部卡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内设置有与第一棘轮配合使用以改变空腔大小的滑动件,第二夹紧部靠近第一夹紧部对称设置有凸起,凸起上设置有卡扣结构,第一夹紧部靠近第二夹紧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结构配合使用的通槽;手柄部靠近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棘轮配合使用以实现第二棘轮正、反转的传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扳手既可以实现开口大小可调,又可实现连续操作。

Spa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扳手
本技术涉及手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扳手主要有呆扳手、活扳手、棘轮扳手等几种类型。呆扳手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一个扳手无法适应多种规格工作需要,因此会制成多种规格,复杂工作需要携带多把才行。活扳手的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但是现有的活扳手,其手柄只能转动较小的角度,因此需要对工件进行连续多次转动,才能旋紧或旋松。在两次旋动之间,需要停顿下来将扳手反方向回转,通常的做法是将扳手脱离工件,回转后再次套上重新旋动,这种操作方法十分不便,旋动效率较低。棘轮把手能够简化这种操作,旋动之间,无需将扳手从工件上脱离即可回转,但是常见的棘轮扳手的开口大小固定,无法进行调节,非常不方便。如果要将棘轮结构与开口可调结合在一起时难度又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活扳手开口可调,但需要暂时脱离工件才能回转,并重新套置进行旋动,操作麻烦且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该扳手的开口大小可调,且不用脱离工件即可进行连续快速回转,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扳手,包括手柄部和夹紧部,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手柄部一体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卡设于第一夹紧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连接以围成容纳待旋部件的空腔,所述夹紧部位于空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槽体和位于第一槽体内的第一棘轮,所述夹紧部外侧设置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夹紧部上卡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端面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与限位件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与第一棘轮配合使用以改变空腔大小的滑动件,所述手柄部靠近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棘轮配合使用以实现第二棘轮正、反转的传动件。上述的待旋部件可以为螺帽、螺栓、螺钉和螺母。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一体设置,将第二夹紧部与第一夹紧部分开设置时,本技术的扳手还适用于待旋部件设置在无限长的杆状物上。使用时,限位件卡设于第二夹紧部,将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连接以围成一空腔。将待旋部件置于空腔内,旋动限位件,限位件上的滑动件与第一棘轮相啮合,并在第一棘轮上移动,至限位件与待旋部件接触并固定待旋部件;转动手柄部,手柄部将外力作用于传动件,传动件带动第二棘轮转动,从而对待旋部件进行拧紧或拧松操作。限位件与第一棘轮配合使用,用于对待旋部件进行固定;传动件与第二棘轮配合使用,通过手柄部的带动对待旋部件进行拧紧或拧松操作,实现连续拧动,无需在拧动过程将扳手离开待旋部件。其中,所述滑动件包括按钮,与按钮连接的第一弹簧及位于第一弹簧端部的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伸出第二槽体侧面端,与第一棘轮相啮合。正向滑动限位件,空腔逐渐减小,当需要增大空腔时,向空腔中心方向拨动按钮不放,按钮带动第一棘爪,第一棘爪缩回第二槽体内,这时可以反向滑动限位件,松开按钮,限位件位置固定。其中,所述第二夹紧部于第一棘轮的外侧设置第一插孔,限位件于第一插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第一插孔相适配的第一插头,第一插头与按钮连接,受按钮作用插入或离开第一插孔。其中,所述第二夹紧部靠近第一夹紧部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夹紧部靠近第二夹紧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结构配合使用的通槽。优选的是,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弹簧和与第二弹簧连接的卡件,所述卡件受外力作用伸入或穿出通槽。卡扣结构用于固定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将第二夹紧部向第一夹紧部方向移动,至卡件插入通槽内,完成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的固定过程;当需要移出第二夹紧部时,按住卡件不动,卡件带动第二弹簧离开通槽,第二夹紧部可以自由移动。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柱体,位于柱体顶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柱体底端交叉套设有第二棘爪和第三棘爪,所述柱体一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柱体另一侧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手柄部靠近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位于固定槽内,并受外力作用在固定槽内来回移动,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棘爪和第三棘爪之间,所述第二棘爪和第三棘爪分别与第二棘轮相啮合。当需要顺时针扳动手柄部时,顺时针旋动旋钮,固定杆和转动杆随之转动,固定杆固定于固定槽的一侧,转动杆顶住第二棘爪(第三棘爪),使得第二棘爪(第三棘爪)无法与第二棘轮接触,第三棘爪(第二棘爪)与第二棘轮接触,顺时针扳动手柄部,第三棘爪(第二棘爪)与第二棘轮啮合,可以连续扳动手柄部对待旋部件进行拧紧或拧松操作,无需在扳动过程中离开待旋部件,操作效率更高;反之,当需要逆时针扳动手柄部时,逆时针旋动旋钮,固定杆和转动杆随之转动,使得固定杆固定于固定槽的另一侧,转动杆顶住第三棘爪(第二棘爪),使得第三棘爪(第二棘爪)无法与第二棘轮接触,第二棘爪(第三棘爪)与第二棘轮接触,逆时针扳动手柄部,第二棘爪(第三棘爪)与第二棘轮啮合,可以连续扳动手柄部进行拧松或拧紧操作。其中,所述挡板的一端铰接有环体,所述环体端部设置有锁扣,所述挡板的另一端设置与锁扣配合使用的锁头。环体、锁扣和锁头的设置,对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起固定作用,使得本技术的扳手在使用时更加稳固。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内侧活动设置有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上述的活动设置,指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可以沿着第一夹紧部上、下移动,也可以将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离开第一夹紧部,对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进行更换。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专为比较小的待旋部件设置的,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为与待旋部件相接触的面,用于固定待旋部件的两个面,限位件用于固定待旋部件的另一个面,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面和限位件固定待旋部件的三个面,保证了待旋部件在旋动时的稳定性。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面与第一夹紧部的连接端设置有第四弹簧和与第四弹簧连接的插件,插件远离第四弹簧的一端具有光滑曲面,所述第一夹紧部设置有复数个与插件配合使用的第三槽体。当需要上下移动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时,向上或向下作用于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插件离开其中一个第三槽体,至合适位置时停止,插件卡于另一个第三槽体内;在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用于固定待旋部件时,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采用上述方案,实现对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待旋部件尺寸过小出现悬空,无法正常拧紧或拧松待旋部件的问题。其中,所述第二夹紧部上、下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紧部靠近第一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用于卡设限位件。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可以一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夹紧部靠近第一夹紧部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夹紧部靠近第二夹紧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卡扣结构配合使用的通槽。其中,所述第二夹紧部、限位件分别通过第三弹簧与第一夹紧部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手,包括手柄部(17)和夹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紧部(1)和第二夹紧部(2),所述手柄部(17)一体连接有挡板(37),所述挡板(37)卡设于第一夹紧部(1)的外侧,所述第一夹紧部(1)和第二夹紧部(2)连接以围成容纳待旋部件的空腔(3),所述夹紧部位于空腔(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槽体(6)和位于第一槽体(6)内的第一棘轮(7),所述夹紧部外侧设置有第二棘轮(8),所述第二夹紧部(2)上卡设有限位件(11),所述限位件(11)端面设置有第二槽体(12),所述第二槽体(12)与限位件(11)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槽体(12)内设置有与第一棘轮(7)配合使用以改变空腔(3)大小的滑动件,所述手柄部(17)靠近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棘轮(8)配合使用以实现第二棘轮(8)正、反转的传动件(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包括手柄部(17)和夹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紧部(1)和第二夹紧部(2),所述手柄部(17)一体连接有挡板(37),所述挡板(37)卡设于第一夹紧部(1)的外侧,所述第一夹紧部(1)和第二夹紧部(2)连接以围成容纳待旋部件的空腔(3),所述夹紧部位于空腔(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槽体(6)和位于第一槽体(6)内的第一棘轮(7),所述夹紧部外侧设置有第二棘轮(8),所述第二夹紧部(2)上卡设有限位件(11),所述限位件(11)端面设置有第二槽体(12),所述第二槽体(12)与限位件(11)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槽体(12)内设置有与第一棘轮(7)配合使用以改变空腔(3)大小的滑动件,所述手柄部(17)靠近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棘轮(8)配合使用以实现第二棘轮(8)正、反转的传动件(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按钮(19),与按钮(19)连接的第一弹簧(20)及位于第一弹簧(20)端部的第一棘爪(21),所述第一棘爪(21)伸出第二槽体(12)侧面端,与第一棘轮(7)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部(2)于第一棘轮(7)的外侧设置第一插孔(40),限位件(11)于第一插孔(4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第一插孔(40)相适配的第一插头(39),所述第一插头(39)与按钮(19)连接,受按钮(19)作用插入或离开第一插孔(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18)包括柱体(24),位于柱体(24)顶端设置有旋钮(25),所述柱体(24)底端交叉套设有第二棘爪(26)和第三棘爪(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