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55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牙托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包括底座和机架以及打磨组件,机架上开设有打磨空腔,打磨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透明密封板条,打磨空腔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有与打磨组件电连接的检测电路,检测电路控制打磨组件的启停,透明密封板条上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上固定连接有与打磨空腔连通的收紧筒,工作人员在操作打磨机进行作业时,可手持模具从收紧筒伸入操作孔,距离传感器检测牙托与打磨组件的距离,若距离较近,则可启动打磨组件,当距离较远,则可停止打磨组件工作,方便使用,而且透明密封板条可在不干扰工作人员视线的同时阻挡灰尘碎屑飞溅,有效集中碎屑,便于后续清理。

A kind of intelligent grinding machine for denture support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
本技术涉及牙托模具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
技术介绍
牙托,又称为义齿基托,是一种安装于牙齿脱落者口中的带有假牙以及辅助固定支座的牙科制品。通过印模材料自口腔中造型并制成阴模,再翻成石膏模型,再翻为蜡模并将该蜡模作为牙托模具,最后通过牙托模具成型制成所需要的牙托。牙托模具制作的过程中涉及到打磨加工工序,即通过牙托模具打磨机对成型后的牙托模具进行精加工作业,以去除牙托模具表面残留的毛刺。牙托模具打磨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打磨组件,打磨组件一般包括由电机和受电机驱动的打磨头,使用者手持牙托模具并使其与打磨头相接触,从而达到去除牙托模具表面毛刺的目的。工作人员在操作牙托与打磨头进行接触打磨时,打磨头与牙托模具摩擦并产生大量碎屑,因此多需要采用隔离措施将碎屑与外界隔离,但是随之带来的是工作人员因为需要双手操作牙托而不能方便的随时启停打磨头,使打磨头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其具有便于操控的同时又能保持清洁,且便于清洁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打磨组件,所述机架上开设有打磨空腔,所述打磨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打磨空腔的透明密封板条;所述打磨空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打磨组件电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牙托与所述打磨组件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和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打磨组件的启停所述透明密封板条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打磨空腔连通的收紧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操作打磨机进行作业时,可手持模具从收紧筒伸入操作孔,距离传感器检测牙托与打磨组件的距离,若距离较近,则可启动打磨组件,当距离较远,则可停止打磨组件工作,方便使用,而且透明密封板条可在不干扰工作人员视线的同时阻挡灰尘碎屑飞溅,有效集中碎屑,便于后续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运放A、常开开关S1、三极管Q1、控制所述常开开关S1闭合的继电器KM、直流电源VCC;所述电阻R1的一端耦接直流电源VCC,另一端耦接所述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远离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运放A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A的输出端耦接电阻R3后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直流电源VCC耦接所述继电器KM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M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直流电源VCC耦接所述常开开关S1后耦接电机后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与电阻R2两端电压经过运放A进行比对,进而控制三极管Q1对继电器KM的给电情况,从而实现对电机的驱动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密封板条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软质的透明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明板上的密封凸条;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凸条匹配的密封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凸条和密封凹槽的配合增强透明密封板条对打磨空腔的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件,且开设有贯穿所述密封凸条的压紧孔,所述压紧孔内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压紧螺栓匹配的密封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螺栓与密封孔的螺纹连接可使密封件紧贴密封凹槽,方便拆卸且能保证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均开设有插销槽;所述插销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插销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尖锥部;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插销柱,所述插销柱上开设有与所述尖锥部匹配的定位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销杆可在插销槽内滑移,当插销柱插入安装槽内,可使插销杆缩入插销槽内的同时挤压弹性件,并在插销杆的端部与定位槽对准的同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挤入定位槽,实现机架在底座上的快速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销槽的槽底共轴开设有推拉孔,所述推拉孔内滑动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销杆远离所述尖锥部的一端,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底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机架与底座分离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拉动推拉杆,使插销杆远离推拉杆的一端脱离定位槽,便可将机架与底座快速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底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防止推拉杆完全进入底座而难以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拉孔远离所述插销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方便对限位块的容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在操作打磨机进行作业时,可手持模具从收紧筒伸入操作孔,距离传感器检测牙托与打磨组件的距离,若距离较近,则可启动打磨组件,当距离较远,则可停止打磨组件工作,因此可根据工作人员操作牙托模具与打磨组件的距离控制打磨组件的启停,方便操作使用,而且透明密封板条可在不干扰工作人员视线的同时阻挡灰尘碎屑飞溅,有效集中碎屑,便于后续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面图(为展示压紧孔);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安装槽;12、插销槽;13、弹性件;14、插销杆;15、尖锥部;16、推拉孔;17、推拉杆;18、限位块;19、限位槽;2、机架;21、打磨空腔;22、密封凹槽;23、插销柱;231、定位槽;3、打磨组件;4、透明密封板条;41、透明板;42、操作孔;43、收紧筒;44、密封凸条;45、密封件;46、压紧孔;47、压紧螺栓;48、密封孔;5、检测电路;51、距离传感器;52、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可拆卸设置在底座1上的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打磨组件3,机架2上开设有打磨空腔21,打磨空腔21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打磨空腔21的透明密封板条4。打磨空腔21远离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与打磨组件3电连接的检测电路5(参见图4),检测电路5包括用于检测牙托与打磨组件3距离的距离传感器51和与距离传感器51电连接的驱动电路52,驱动电路52根据距离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控制打磨组件3的启停。透明密封板条4上开设有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包括底座(1)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机架(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的打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开设有打磨空腔(21),所述打磨空腔(21)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打磨空腔(21)的透明密封板条(4);/n所述打磨空腔(21)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打磨组件(3)电连接的检测电路(5),所述检测电路(5)包括用于检测牙托模具与所述打磨组件(3)距离的距离传感器(51)和与所述距离传感器(51)电连接的驱动电路(52),所述驱动电路(52)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打磨组件(3)的启停/n所述透明密封板条(4)上开设有操作孔(42),所述操作孔(42)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打磨空腔(21)连通的收紧筒(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包括底座(1)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机架(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的打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开设有打磨空腔(21),所述打磨空腔(21)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打磨空腔(21)的透明密封板条(4);
所述打磨空腔(21)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打磨组件(3)电连接的检测电路(5),所述检测电路(5)包括用于检测牙托模具与所述打磨组件(3)距离的距离传感器(51)和与所述距离传感器(51)电连接的驱动电路(52),所述驱动电路(52)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打磨组件(3)的启停
所述透明密封板条(4)上开设有操作孔(42),所述操作孔(42)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打磨空腔(21)连通的收紧筒(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5)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运放A、常开开关S1、三极管Q1、控制所述常开开关S1闭合的继电器KM、直流电源VCC;
所述电阻R1的一端耦接直流电源VCC,另一端耦接所述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远离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地;
所述距离传感器(5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运放A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A的输出端耦接电阻R3后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直流电源VCC耦接所述继电器KM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M的另一端耦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直流电源VCC耦接所述常开开关S1后耦接电机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托模具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密封板条(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2)上的软质的透明板(41)、固定连接在所述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世佳义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