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宁学院专利>正文

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340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包括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外部设有密闭式的罐体,罐体下部通过进液管与反应釜下部连通,罐体顶部通过出液管与反应釜上部连通,罐体内壁上自上而下横向固定有若干个吸水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反应釜内乙酸乙酯合成时的混合液引出至罐体内,混合液内的水分被罐体内吸水单元内的干燥剂吸收去除,去除水分后混合液再进入反应釜内,使合成反应正向移动,提高了反应效率。

Ethyl acetate synthesis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酸乙酯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工业合成乙酸乙酯过程为:乙醇和乙酸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在80~100℃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需要增大反应原料乙醇的量,并移走反应生成的水,因此现有技术中如何有效的去除反应时的水以促进反应正向移动成为困恼科研人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酸乙酯合成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包括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外部设有密闭式的罐体,罐体下部通过进液管与反应釜下部连通,罐体顶部通过出液管与反应釜上部连通,进液管上设有第一水泵,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水泵,罐体内壁上自上而下横向固定有若干个吸水单元,吸水单元包括两个金属网,两个金属网边沿固定在罐体内壁上,两个金属网及罐体内壁之间形成充填空间,充填空间内充填有干燥剂,每个吸水单元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贯穿两个金属网及充填的干燥剂,每个吸水单元上的液体流道自上而下呈“S”形分布。反应釜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通过顶部的安装架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动杆与反应釜内部竖直的搅拌杆连接,搅拌杆中部设有第一搅拌叶,搅拌杆底部设第二搅拌叶。第一搅拌叶为水平短杆,第二搅拌叶呈“弓”形。反应釜顶部还设有加料口。反应釜顶部通过镏出颈与卧式冷凝器进料口连接,卧式冷凝器出料口通过镏出物出液管与镏出物接收罐连接。两个金属网的网孔目数为30-60目,金属网孔网孔直径小于干燥剂的粒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将反应釜内乙酸乙酯合成时的混合液引出至罐体内,混合液内的水分被罐体内干燥剂吸收去除,去除水分后混合液再进入反应釜内,使合成反应正向移动,提高反应效率;(2)本技术混合液能在罐体内两吸水单元之间流动,混合液中水分透过金属网被干燥剂吸收,混合液其他液体成分(酯类、酸、醇等)不会被干燥剂吸收,达到去除水分的目的;(3)本技术吸水单元上的液体流道自上而下呈“S”形分布,增加了液体流经的距离,使干燥剂吸水更充分,更好的促进反应的正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吸水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吸水单元的剖面图。图中:1、吸水单元2、罐体3、第一水泵4、出液管5、第二水泵6、反应釜7、加料口8、安装架9、搅拌电机10、镏出颈11、液体流道12、金属网13、干燥剂14、卧式冷凝15、镏出物出液管16、镏出物接收罐18、第二搅拌叶19、第一搅拌叶20、搅拌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6,反应釜6外部设有密闭式的罐体2,罐体2下部通过进液管17与反应釜6下部连通,罐体2顶部通过出液管4与反应釜6上部连通,进液管17上设有第一水泵3,出液管4上设有第二水泵5,罐体2内壁上自上而下横向固定有若干个吸水单元1,吸水单元1包括两个金属网12,两个金属网12边沿固定在罐体2内壁上,两个金属网12及罐体2内壁之间形成充填空间,充填空间内充填有干燥剂13,每个吸水单元1设有液体流道11,液体流道11贯穿两个金属网12及充填的干燥剂13,每个吸水单元1上的液体流道11自上而下呈“S”形分布。反应釜6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6,反应釜6通过顶部的安装架8安装有搅拌电机9,搅拌电机9驱动杆与反应釜6内部竖直的搅拌杆20连接,搅拌杆20中部设有第一搅拌叶19,搅拌杆20底部设第二搅拌叶18。第一搅拌叶19为水平短杆,第二搅拌叶18呈“弓”形。反应釜6顶部还设有加料口7。反应釜6顶部通过镏出颈10与卧式冷凝器14进料口连接,卧式冷凝器14出料口通过镏出物出液管15与镏出物接收罐16连接。两个金属网12的网孔目数为30-60目。本技术在反应釜6底部设有排料口,反应釜6顶部的加料口7用于添加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原料(无机酸、乙醇、乙酸等),反应釜6外部具有蒸汽夹套,本技术工作时吸水单元1会对合成混合液中原料(醇、酸)有微量的吸附,但吸水单元1所吸收的绝大部分为混合液中的水分,原料损耗可忽略不计,当然如原料损耗过多也可从加料口7进行适当补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6),其特征在于:反应釜(6)外部设有密闭式的罐体(2),罐体(2)下部通过进液管(17)与反应釜(6)下部连通,罐体(2)顶部通过出液管(4)与反应釜(6)上部连通,进液管(17)上设有第一水泵(3),出液管(4)上设有第二水泵(5),罐体(2)内壁上自上而下横向固定有若干个吸水单元(1),吸水单元(1)包括两个金属网(12),两个金属网(12)边沿固定在罐体(2)内壁上,两个金属网(12)及罐体(2)内壁之间形成充填空间,充填空间内充填有干燥剂(13),每个吸水单元(1)设有液体流道(11),液体流道(11)贯穿两个金属网(12)及充填的干燥剂(13),每个吸水单元(1)上的液体流道(11)自上而下呈“S”形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包括反应釜(6),其特征在于:反应釜(6)外部设有密闭式的罐体(2),罐体(2)下部通过进液管(17)与反应釜(6)下部连通,罐体(2)顶部通过出液管(4)与反应釜(6)上部连通,进液管(17)上设有第一水泵(3),出液管(4)上设有第二水泵(5),罐体(2)内壁上自上而下横向固定有若干个吸水单元(1),吸水单元(1)包括两个金属网(12),两个金属网(12)边沿固定在罐体(2)内壁上,两个金属网(12)及罐体(2)内壁之间形成充填空间,充填空间内充填有干燥剂(13),每个吸水单元(1)设有液体流道(11),液体流道(11)贯穿两个金属网(12)及充填的干燥剂(13),每个吸水单元(1)上的液体流道(11)自上而下呈“S”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酸乙酯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6)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6),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中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