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21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若干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血液灌流器上下两端的端部的固定孔,血液灌流器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两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紧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所述血液灌流器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通过紧固件将两个夹板从两端把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夹紧;提供足够的压力,防止灭菌过程中因内部压力过大造成端部松动,从而导致罐体内部保护液泄漏,严重时致使罐体变形和产品报废。通过外部固定替代增加灌流器端盖与罐身密封处理的步骤,简化了灌流器的生产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

Leak proof device for heat and humidity sterilization of disposable hemoper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器的灭菌工装,尤其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性的肾脏疾病可使肾单位受损,并使其逐步丧失功能。一旦肾功能不足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即会出现肾功能衰竭,重者转为尿毒症而危及生命。这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年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为50~150人/百万人口,根据部分省市的调查,我国终末期发病率约为100人/百万人口。为了救治这些濒于死亡危险的患者,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人提出用透析的方法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中清除可扩散物质,进而解除患者中毒症状的可能。经过近百年的努力,1943年荷兰人Kolff首次将再生纤维素透析器应用于临床,开创了用人工装置替代肾脏功能的新时代。实际上,人工肾的基本技术概念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利用不同技术原理制作的装置(如血液透析器、血液滤过器等),完成对血液中溶质与水的传递与清除,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即通过人工肾的生物物理机制来完成对血液中应清除的代谢废物、毒物、致病因子以及水、电解质的传递和清除,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近年来,由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人工肾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推进了新装置的开发,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其中,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生物亲和吸附等方式吸附患者体内的外源性中毒物质、肌酐、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有害毒物,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使用,既能清除肌酐、尿酸等小分子代谢产物,也可以清除β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代谢产物。血液灌流器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灭菌,以保证在临床使用时处于无菌状态。目前血液灌流器主流的灭菌方式为湿热灭菌;即在高温高压环境中,高温蒸汽加热灌流器表面,并通过传热提高罐体内部温度,杀灭灌流器内外部的微生物的过程。由于灌流器内装有保存液,在灭菌过程中,罐体内可能存有的空气受热膨胀,罐体内液体膨胀,因此,在灭菌过程中整个灌流器内部压力升高,灌流器上下两端端盖会因内部压力过大而松动,导致产品密封性不良。为了防止灌流器湿热灭菌时内部气压过大导致灌流器端盖松动,从而影响灌流器整体的密封性,很多厂家将灌流器的端盖与罐身做焊接处理,或者用粘合剂密封的方式。这两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灌流器灭菌后依然保持密封性;然而,采用焊接或粘合剂的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其他有机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有机物可能以某种方式泄漏到灌流器内部,导致灌流器内部污染,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避免因焊接或粘接造成污染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若干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血液灌流器上下两端的端部的固定孔,血液灌流器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两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紧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所述血液灌流器压紧。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采用304或者316L不锈钢。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长边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限制夹板沿长度方向移动的定位槽。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板厚大于或等于5毫米。进一步,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大于端盖隆起部直径且小于端盖直径10毫米。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从两端把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夹紧;提供足够的压力,防止灭菌过程中因内部压力过大造成端部松动。通过外部固定,无需增加灌流器端盖与罐身密封处理的步骤,简化了灌流器的生产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血液灌流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血液灌流器;3-1、隆起部;3-2、端封平台;4、夹紧螺杆;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8套由夹紧螺杆和螺母组成的紧固件。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均对应设置有8个用于固定血液灌流器上下两端的端部的固定孔,以及用于固定紧固件的紧固件安装孔。血液灌流器3设置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两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固定孔;紧固件紧固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将血液灌流器3压紧。实施例中的紧固件还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锁紧机构,或者卡接结构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将血液灌流器3夹紧后进行锁紧或卡接紧固连接。紧固件安装孔的安装孔尽可能均布,最好设置在两个血液灌流器3之间的空档中,使所有血液灌流器3所承受的压力基本一致。紧固件的长度应满足夹紧的需要。还可以在夹板与血液灌流器3还可以加弹性件,如弹簧或橡胶垫;方便根据弹性件的变形了解夹紧力的大小。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铁锈污染血液灌流器3和灭菌设备;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应采用304或者316L不锈钢。为了避免装置在灭菌设备内滑动,还可以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长边的一侧设置有限制夹板沿长度方向移动的定位槽。放入灭菌设备时,将设有定位槽的一边放在下方,利用定位槽与设备内的栅格配合,将栅格条卡在定位槽内,限制装置横向移动。也可以在长边的两侧均设置定位槽;放入灭菌设备时,不必考虑上下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提供足够的压力,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刚度应足够;板厚应大于或等于5毫米。如图3所示,血液灌流器3的上下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端盖的中部为隆起部3-1,隆起部3-1外为环状的端封平台3-2。固定孔应避免套在隆起部3-1,并离端封平台3-2的外缘具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夹板能提供足够的压力。因此,固定孔的直径大于端盖隆起部直径且小于端盖直径10毫米。隆起部3-1不限于曲面,也可以是高出端封平台3-2的平台。湿热灭菌前,将血液灌流器3的上端插入第一夹板1的固定孔中,将第二夹板2中对应的固定孔套在血液灌流器3的下端;将夹紧螺杆4插入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的紧固件安装孔;将螺母5套在夹紧螺杆4上,旋紧螺母5,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从上下两端夹紧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若干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血液灌流器上下两端的端部的固定孔和紧固件安装孔,血液灌流器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两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紧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所述血液灌流器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湿热灭菌用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若干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血液灌流器上下两端的端部的固定孔和紧固件安装孔,血液灌流器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两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紧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所述血液灌流器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采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奇张秀生张晓平白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太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