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宜中专利>正文

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检漏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18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检测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漏水的方法,在离开普通的金属管道一段距离后的埋设在地下的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中的各不同区域管壁内设置许多相连的电极,作为导电的一极,在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的各不同区域的管壁外设置许多可以逐个接通的电极,作为导电的另一个极。这样,平时不发生漏水,管内外电极间的电阻较大,设仪器在电阻大时不报警;而发生泄漏时,由于漏水渗入到泥土中,使插在泥土中的管壁外电极和管壁内的电极因漏水而电阻大大下降,则此时仪器因电阻小而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管道检漏法,尤其是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检漏法
技术介绍
对于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的检漏方法,目前解决的方法和普通金属管道一样,通常是采用听漏法,在夜间人静时采用听漏器,将探头紧贴在离管道最近的地面上,将漏水的微弱音波进行放大,然后传到听筒中,使人得到漏水的讯息。但这种做法往往是知道有了漏水才采取的,平时一般不会经常进行,即使听漏也无很大把握,尤其是从水厂出来的管道距离很长,埋得很深,地况复杂,仅用听漏法还是不能解决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来检测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漏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将各不同区域中不漏水时内外两电极间高阻值和漏水时的内外两电极间因漏水而两极间的低阻值逐个检测比对后产生的阻值差,作为测电仪器的报漏讯号源,其特征是在离开普通的金属管道一段距离后的埋设在地下的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中的各不同区域管壁内设置许多相连的电极,作为导电的一极,在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的各不同区域的管壁外设置许多可以逐个接通的电极,作为导电的另一个极。这样,尽管普通金属管道是接地的,它管中的水和地的绝缘电阻也较小,但金属管道中的水它是通过较长一段绝缘材料制成的管道和电极接通的,因此绝缘材料制成的管道中的水是通过较长一段距离的水电阻才和大地相通,平时不发生漏水,管内外电极间的电阻就较大,设仪器在输入电阻较大时不报警,反之报警;而发生泄漏时,由于漏水渗入到泥土中,使插在泥土中的管壁外电极和管壁内的电极因漏水管内电极缩短了和管外电极之间的通路,因而电阻大大下降,则此时仪器因电阻小而报警,从而达到专利技术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原理图。图2是采用巡视式电子检漏仪作为测电仪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的1是输出线接头,即是管壁外电极的一个,2是接收器输出线,3是回输线,4是电源线,5是脉冲线,6是巡视脉冲接收器,7是接收器外保护罩,8是输出线保护杆,8是非导电材料水道管,10是螺帽,11是绝缘引出线,12是螺栓,13是外壁绝缘阀,14是测电仪器,15是进水铁管,16是铁管和非导电材料管连接螺栓,17是管内外不设电极的非导电材料水管,18是阀井,19是内部放导线的绝缘填圈,20是连环,21是泥土。图中的1作为处在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外的导电一极一个检测头的输出线接头,每个区域中都布有这样的输出线接头,接线头上连着接收器输出线2,它外面有一层输出线保护杆8,输出线2由巡视脉冲接收器6中引出,巡视脉冲发生器外有保护罩7,各巡视脉冲发生器除了相互有绝缘导线连通外还和测电仪器14之间连通,连通线中有用4表示的电源线,5表示的脉冲线;在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9内部有一条回输线3,它即是导电另一极,回输线在管壁内通过绝缘填片19,引向管外,在管外它成为外面包有绝缘层的绝缘导线11并连通测电仪器14,螺帽10和螺栓12将连接环20和外壁绝缘阀门13拉紧,并将绝缘填片19夹紧在其中,由于绝缘填片为软性密封材料,故它还起到对水的密封作用,绝缘阀门13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或在金属阀门外壁涂上绝缘层,它的右边是和左边相同的连接结构,将阀连至用17表示的一段里面没有放置回输线的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该管道的右端通过固件16使它和可导电材料制作的普通管件15相接通,图中的18是放置阀门的阀井,21是泥土。图中的回输线3在管道中如遇到阀门时,可在阀门的两边都采用如图1中内部放导线的绝缘填圈19,使回输线3绕过阀门,另外还可以采取从绝缘阀的壁中置入导线等方法,使回输线不妨碍阀门的关闭。图2是采用巡视式电子检漏仪作为测电仪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虚线内部分表示图1中的测电仪器线路,虚线外部分为连接到图1中的巡视脉冲接收器6(以下简称接收器)及由它引出的输出线、输出线检测头、电源线、脉冲线以及回输线。虚线内的X为巡视脉冲循环数显仪,F是脉冲发生器,K是可以控制脉冲电流通过的开关电路,B是报警电路,Z是报警电路中的报警灯,作为回输讯号处理的有与门Y以及作为回输讯号记录仪的J,S是计数定位器,L是纠错拦截开关,q是对比电桥,P是继电器,P1是受继电器控制的触点,BP是半频器。虚线框右侧最上面的一条线是由脉冲发生器发出的通过二极管D1进入各巡视脉冲接收器的脉冲线,IC1至IC3即是三个4017类的计数集成块,这里的每一个集成块都能起到前面所说的接收器作用,因此作为接收器的集成块实际有许多,图中仅画出三个,集成块上的M脚是置零脚,N脚是脉冲讯号输入脚,2、3是计数输出脚,而第1脚是各集成块的起始脚,当+5V向集成块供电时,各集成块第一脚都有电压输出(采用4017时实际第3脚为起始脚,这里的1、2、3脚仅表示输出的先后顺序)因此除IC1外其余集成块都由于M脚有正电而处在值零状态,故巡视脉冲对它们的输入脚不起作用,这时输出二极管D6、D10、D14均无正电压。当脉冲发生器F开始输出第一个脉冲时由于IC1的M脚始终不处在置零状态,故脉冲讯号只有先触发IC1而使其输出脚由第一脚变至第二脚,于是全部计数集成块的输出二极管上,唯有输出二极管D6出现正电压,当第二个脉冲到达时,IC1第3个输出脚为正压,正压经D3使输入脚N得电而将以后的脉冲讯号湮没,当第三个脉冲到达时,由于IC2这时置零脚M已失去正电故不处在置零状态,于是当第三脉冲输入到输入脚N时,IC2输出脚由1脚变为2脚,因此这时全部计数集成块唯有输出二极管D10有正压,当第四个脉冲到达时,又使IC2的第2个输出脚变为第3个输出脚,正电经D7使其输入端为正而使其湮没,当第五个脉冲到达时,由于IC3这时置零脚M亦已失去正电而不处在置零状态,于是其输入脚N上也有第五脉冲输入,而使IC3输出脚由1脚变为2脚,因此这时全部计数集成块唯有输出二极管D14有正压,以此类推,控制器中每输出二个脉冲,全部接收器中就有唯一的一个二极管有正压输出,并由一条回输线将每个巡视脉冲接收器的测量讯号回输到室内的控制器中,图中虚线框右侧从上往下第二条线即是回输线,图中的D15、D16、D17是隔离二极管,H1、H2、H3表示图1中输出线接头1和回输线3组成的经漏水导通的三付电极,如果水管漏水出现在某接收器的电极边,则某付电极即经水导通,但这时接收器的输出二极管没有轮到正压输出,电极即使经水导通,回输线上也不会有正压出现,一直到该接收器的输出二级管轮到正压输出时,回输线上即有正电压,此正电流进入记录仪J和对比电桥q,在记录仪中此讯号将被记录,由于记录仪受到从半频器中发出的时基脉冲讯号控制,故当半频器每向记录仪发出一个脉冲,记录仪就记录一次,而在水管刚埋设一切完好时,由于没有漏水,故记录仪记录下的由某个区域的接收器发来的是一个没有漏水时较大的电阻值,记录仪就把这个电阻值记录保持并作为基准,当记录仪依序再次收到从该区域发来的脉冲讯号时,记录仪将向对比电桥q的一个输入端发送原记录下的那个较大的电阻讯号值,与此同时对比电桥q由另一个输入端输入一个脉冲序号相同的由该区域接收器发来的即时电阻讯号值,对比电桥q将把二个电阻值讯号进行比较,如果基准电阻值大大高于即时电阻值,则表示被测区域有漏水,于是对比电桥q中即有很大的输出电流,这个电流大于报警设定值时,对比电桥q即有讯号输出,电讯号到达与门Y的一个输入脚上,另外由D2将脉冲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检漏法,它将各不同区域中不漏水时内外两电极间高阻值和漏水时的内外两电极间的低阻值逐个检测比对后产生的阻值差,作为测电仪器的报漏讯号源,其特征是:在离开普通的金属管道一段距离后的埋设在地下的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中的各不同区域管壁内设置许多相连的电极,作为导电的一极,在非导电材料供水管道的各不同区域的管壁外设置许多可以逐个接通的电极,作为导电的另一个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中傅雅芬
申请(专利权)人:陈宜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