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盖结构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8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上盖结构及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具有盖上盖结构,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和与上盖本体安装的中盖,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上盖架和固设在上盖架内的面板,所述上盖架上具有面板安装位,所述面板固定在面板安装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安装位的外圈边沿斜向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面板的最高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盖架的外周圈设置高于面板的第一翻边来对锅具进行限位,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锅具偏出加热区,同时第一翻边围设形成的内凹结构可以防止面板上的积水由面板侧壁侧流,避免测流的积水通过烹饪器具侧部通风口进入到机器内部。

A top cover structure and cooking utens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盖结构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属于厨房家电
,涉及一种上盖结构及具有该上盖结构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磁炉,电陶炉等烹饪器具,在进行烹饪时,锅具放置在面板上,烹饪过程中,发生溢锅等情况时,锅具内的汤汁会溢出流到面板上。而电磁炉,电陶炉等烹饪器具为了保证其自身的散热效果,往往将散热通风口设置在烹饪器具的侧部。这样,面板上的汤汁在沿电磁炉侧壁流动时,容易由散热通风口进入到烹饪器具内部,引发各种安全问题。另外,面板上具有汤汁的情况下,锅具在面板上容易滑锅偏出加热区,锅具摆放不够稳定,用户的操作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水效果好,锅具摆放在面板时,不容易滑锅的上盖结构及烹饪器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和与上盖本体安装的中盖,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上盖架和固设在上盖架内的面板,所述上盖架上具有面板安装位,所述面板固定在面板安装位上,所述面板安装位的外圈边沿斜向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面板的最高水平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横向折弯形成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前端斜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过渡部和第二翻边形成环绕并凸起在上架盖外周的凸圈。本技术将的上盖由上盖架,中盖和面板构成,面板安装在上盖架上,上盖架和中盖为分体式设计,中盖不与锅具直接接触,它的制作材质可以不同于上盖架,选用价格较低耐温较低的材质,以降低制造成本。上盖架的外周圈具有第一翻边,过渡部和第二翻边构成的凸圈,凸圈的高度高于面板的高度。这样,整个上盖形成外周高内部低的内凹结构,汤汁洒落在面板上时,由于有凸圈的存在,不会流到侧壁上,避免了侧壁散热风口进水的风险,同时凸圈也对锅具的径向移动形成限位,可以防止烹饪时,面板上有水过滑,锅具摆放不平稳偏离加热区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面向面板的一面为弧形内凹面。第一翻边与锅具的底部直接接触,将第一翻边与锅具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内凹面,可以更好的与锅具进行贴合,同时也具有更好的储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部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面。过渡部的上端面为圆弧面时,整个凸圈的美观度好,同时用户对面板进行擦洗时,具有更好的手感。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部的上端面为水平面。过渡部的上端面为水平面时,凸圈的制造工艺要求低,制造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间隔设置以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中盖上设置有定位筋,所述中盖与上盖架装配时,所述定位筋卡接在所述定位槽内。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间隔设置,形成定位槽,中盖上设置有定位筋,装配时,通过定位筋插入卡接在定位槽内确定中盖和上盖架的位置关系,如此,一方面装配后结构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方便装配人员找到正确的安装位置,将中盖和上盖架安装到一起,提高了装配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加强筋。第一翻边的外侧设置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凸圈的结构强度,使得凸圈受热或者碰撞后不容易裂开,同时,上盖架与中盖装配时,第一翻边外侧的加强筋与中盖的内壁向抵靠,加强筋的存在减小了定位槽的间距,上盖架与中盖装配后装配间隙更小,第一翻边对于定位筋的限位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架和中盖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条,所述中盖与上盖架装配时,所述卡条对应的插接在所述卡槽内。通过卡槽与卡条卡接的方式固定中盖和上盖架,相比于螺钉固定,部件更少,固定成本低,固定方式更加简单有效。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上盖结构和底座。具有上述上盖结构的烹饪器具,防水性好,通过锅具摆放在面板上不容易滑动,用户的操作体验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的内径大于所述锅具底部的直径,所述锅具放置在面板上时,所述凸圈对锅具的径向移动形成限位。第一翻边的内径大于锅具底部的直径,使得锅具能够顺利的放到面板上进行加热,同时保证了锅具和凸圈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以供用户调整锅具的位置,方便用户进行烹饪操作。另外,凸圈的高度高于面板的高度,凸圈对于锅具具有限位作用,可以保证锅具不会滑出加热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盖结构的一视角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上盖结构的另一视角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烹饪器具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烹饪器具的整体图。图5是本技术烹饪器具使用状态结构图。图中,10、上盖结构;11、面板;12、上盖架;121、面板安装位;122、第一翻边;123、过渡部;124、第二翻边;125、凸圈;126、加强筋;127、定位槽;13、中盖;131、定位筋;20、底座;30、锅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上盖结构10,应用在烹饪器具上,用以解决烹饪器具在烹饪时,例如溢锅等情况下容易内部进水,面板11过滑,锅具30容易滑锅偏出加热区的问题。本上盖结构10包括上盖本体和和与上盖本体安装的中盖13,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上盖架12和固设在上盖架12内的面板11,所述上盖架12的外圈边沿斜向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翻边122,所述第一翻边122横向折弯形成过渡部123,所述过渡部123的前端斜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翻边124,所述第一翻边122、过渡部123和第二翻边124构成环绕并凸起在上架盖外周的凸圈125,所述凸圈125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面板11的最高水平高度。本上盖结构10由上盖架12,中盖13和面板11构成,面板11安装在上盖架12上,上盖架12和中盖13为分体式设计,中盖13的制作材质可以不同于上盖架12,选用价格较低耐温较低的材质,以降低制造成本。上盖架12的外周圈具有第一翻边122,过渡部123和第二翻边124构成的凸圈125,凸圈125的高度高于面板11的高度。这样,整个上盖形成外周高内部低的内凹结构,汤汁洒落在面板11上时,由于有凸圈125的存在,不会流到侧壁上,避免了侧壁散热风口进水的风险,同时凸圈125也对锅具30的径向移动形成限位,可以防止烹饪时,面板11上因为存在积水导致面板11过滑,锅具30摆放不平稳的问题。优选的,上盖架12的整体轮廓为圆形,面板11的构造同样为圆形,以与锅具30圆形的锅底相对应,使得整个上盖架12的整体占地面积更小。当然,出于操作面板11的设置以及美观和多样化的考虑,上盖架12的整体轮廓也可以是方形的或者其他形状的,当上盖架12的整体轮廓为非圆形时,凸圈125同样设置在上盖架12的外圈上,以起到防止水从面板11的边沿沿中盖13下流的作用。上盖架12内设置有面板安装位121,面板11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在面板安装位121,从而使得面板11安装在上盖架12内更加平整,结构稳定性更好。一般而言,锅具30出于美观以及使用过程中防止刮伤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和与上盖本体安装的中盖,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上盖架和固设在上盖架内的面板,所述上盖架上具有面板安装位,所述面板固定在面板安装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安装位的外圈边沿斜向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面板的最高水平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和与上盖本体安装的中盖,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上盖架和固设在上盖架内的面板,所述上盖架上具有面板安装位,所述面板固定在面板安装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安装位的外圈边沿斜向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最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面板的最高水平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横向折弯形成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前端斜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过渡部和第二翻边形成环绕并凸起在上架盖外周的凸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面向面板的一面为弧形内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上端面为水平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陈国栋陈修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