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及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70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及终端装置,包括DC‑DC芯片,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引脚为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第四引脚与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共同作为DC‑DC可变电压输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的第二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开关的第一端输入控制信号,开关的第三端接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相连,该电路可以降低系统功耗。

A DC-DC variable voltage output circuit and termin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及终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DC-DC
,特别涉及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及终端装置。
技术介绍
DC-DC又称开关型直流电压变化器,通过DC-DC可以将一个电压值变换为另一个电压值,其中,按照电压输出方式可以将DC-DC划分为两种,即输出电压固定和输出电压可变。DC-DC转换芯片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在电视系统中,一般采用固定电压输出的DC-DC给主板、灯条、LDO(lowdropout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等供电,采用可变电压输出的DC-DC给SOC芯片的CPU内核和GPU内核供电的核电部分的DC-DC供电。目前随着国家及行业对于节能的需求逐渐增强,对产品待机功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之前的0.5W逐渐向0.3W过度,又加之随着电视系统架构逐渐复杂化,特别是光纤/无线传输带来的分离电视主机与屏幕之间无法共用电源的问题,使低待机功耗设计起来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急需一种新的供电方式来降低系统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及终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待机电压,达到待机低功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所述电路包括:DC-DC芯片,所述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引脚为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第四引脚与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共同作为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的第二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输入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相连。可选的,所述电路用于:当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高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一电压;当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接收低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高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一电压,具体过程包括: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高电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所述第二电容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所述开关放电,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减小,所述电路输出电压增加;当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压小于所述二极管导通电压与反馈节点电压之和时,所述二极管截止,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降为0,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其中,所述反馈节点为所述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之处。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低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二电压,具体过程包括: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低电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断开,所述电源依次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给所述第二电容充电;当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压超过所述二极管导通电压与反馈节点电压之和时,产生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并随着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压增大,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增大,所述电路输出电压减小;当所述第二电容充电饱和时,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电压减小为最小值;其中,所述反馈节点为所述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之处。可选的,所述芯片的第二引脚用于交替连通所述芯片的第一引脚和所述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芯片的第四引脚用于反馈调节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之处的反馈节点电压保持稳定。可选的,所述开关为三极管或MOS管;可选的,所述二极管用于隔离所述第二电容对反馈网络的影响。可选的,所述第三电阻用于抵消所述二极管内结电容对反馈网络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中提供的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及终端装置,包括DC-DC芯片,所述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引脚为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第四引脚与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共同作为DC-DC可变电压输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的第二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开关的第一端输入控制信号,开关的第三端接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相连。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断开或者闭合,来控制第二电容充电或者放电,从而改变第二电容的电压,而第二电容的电压又影响二极管的导通或截止,从而影响流经第三电阻的电流;由于芯片第四引脚的反馈电压为固定值,那么流经第二电阻的电流为固定值,而流经第二电阻的电流等于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和流经第三电阻的电流之和,那么流经第三电阻电流的改变直接影响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也即影响第一电阻两端的压降;该电路的输出电压等于反馈电压和第一电阻两端的压降之和,当第一电阻两端的压降发生变化,电路的输出电压也会发生变化;综上,通过输入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以改变流经第三电阻的电流,从而影响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即实现DC-DC可变电压电路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电路工作电流流向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电路工作电流流向示意图;图2C为图2A的电路与负载的连接示意图;图2D为开关闭合时输出电压变化趋势图;图2E为开断开合时输出电压变化趋势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简化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接入整体电路网络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简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简化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DC-D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nDC-DC芯片,所述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引脚为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第四引脚与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n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共同作为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地;/n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n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的第二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输入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DC-DC芯片,所述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引脚为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第四引脚与第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
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共同作为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的第二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输入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用于:
当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高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一电压;
当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接收低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二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高电平控制信号时,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一电压,具体过程包括:
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接收高电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所述第二电容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所述开关放电,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减小,所述电路输出电压增加;
当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压小于所述二极管导通电压与反馈节点电压之和时,所述二极管截止,流经所述第三电阻的电流降为0,所述DC-DC可变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