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604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3:55
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继电器,具有电磁铁、随着该电磁铁的工作而开闭的触点部以及容纳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触点部的内部壳体;支承构件,弹性地支承所述继电器;外部壳体,容纳所述继电器;以及配重,安装于所述继电器。

electromagnetic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设置为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工作声等的电磁继电器(参照日本实开昭61-901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243510号公报)。日本实开昭61-90141号公报公开了用含有金属粉末的塑料包围电磁继电器或者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件上覆盖金属板来降低工作噪声。日本特开2012-243510号公报公开了具有主体、支承主体的端子、支承端子的基座以及罩体的电磁继电器。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端子来吸收继电器的工作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以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的普及等为背景,对车厢内的静音性的要求提高。因此,对于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中使用的电磁继电器,在静音性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静音性且制造性也优异的电磁继电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继电器,具有电磁铁、随着该电磁铁的工作而开闭的触点部以及容纳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触点部的内部壳体;支承构件,弹性地支承所述继电器;外部壳体,容纳所述继电器;以及配重构件,安装于所述内置继电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优良的静音性且制造性也优异的电磁继电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外观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从电磁继电器取下外罩来表示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图3是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电磁继电器中的振动声等的传播的图。图5是说明中继端子与继电器的连接的分解图。图6是说明中继端子与继电器的连接的分解图。图7是放大表示图3的中继端子和基座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的纵剖图。图9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振动模型的图。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和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使电磁铁接通的情况下产生的工作声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1是表示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和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使电磁铁接通的情况下产生的归返噪声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2是表示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声压波形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3是表示带有3g配重的电磁继电器的声压波形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14是表示配重在空间中的配置例的图。图15是具有可安装配重的继电器罩体的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继电器的组装的图。图17表示通过热铆接固定配重的电磁继电器的例子。图18表示将配重通过嵌入继电器罩体而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图19表示将继电器嵌入U字状的配重而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图20是图19的配重的立体图。图21表示将配重粘接于继电器罩的电磁继电器的例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被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便于理解,适当变更了这些附图的比例尺。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电磁继电器100取下外罩5来表示电磁继电器100的立体图。图3是电磁继电器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3所示,电磁继电器100具备:基座1、组装于基座1的中继端子2、连接于中继端子2而由其支承的继电器3、用于使继电器3的重量增加的配重4以及外罩5。电磁继电器100以图1所示的状态安装于印制电路板。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与电磁继电器100的长尺寸方向平行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以前后方向为基准,如图1所示定义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在图3中,为了方便而只示出了一个配重4,但配重4也可以是多个。关于配重4的具体例子(个数、配置、形状等)在后文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配重4的材料是铁等金属。中继端子2是板簧状的导电构件,组装于基座1。继电器3以通过焊接而连接至中继端子2的右侧面203的电极部的状态,由中继端子2悬臂支承。即,继电器3相对于基座1为悬空状态。中继端子2具有悬臂支承继电器3的足够的刚性。中继端子2具有将继电器3的电极转接至印制电路板的作为端子的作用和吸收由继电器3产生的振动/冲击的作用。电磁继电器100设置为抑制由继电器3产生的振动声、冲击声等。在经由中继端子将继电器组装于基座并由外罩覆盖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中的振动声的传播可以如图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声包括从继电器601直接传播到外部的透过声A,由从继电器601传播到外罩或基座603的振动产生的振动传播声B,以及继电器601的振动经由中继端子602传播到印制电路板而使印制电路板成为二次声源的振动传播声C。电磁继电器100通过采用由均为树脂成型品的外罩5和继电器罩体310构成的双层罩结构来抑制穿透音A。此外,电磁继电器100经由中继端子2将继电器3与基座1连接,从而抑制振动传播声B、振动传播声C。此外,电磁继电器100采用具有挠性的、例如聚氨酯粘接剂作为将外罩5粘接于基座1的粘接剂,由此降低振动传播声C。除了这样的结构以外,电磁继电器100为了在整体上进一步抑制振动声等,采用了使用配重4的结构。接着,参照图5-6,对中继端子2以及中继端子2与继电器3的连接进行说明。图5-6是说明中继端子2与继电器3的连接的分解图。图5是表示中继端子2的外侧面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中继端子2的内侧面的外观的立体图。在图5-6中,用箭头表示继电器3的安装方向。中继端子2是与继电器3电连接的导电性板构件,具有与继电器3的连接端子的数量对应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的相互独立的细长形状的第一板构件21~第五板构件25。五个板构件被加工为在底面201与后表面202的连接部以及后表面202与右侧面203的连接部处弯曲90度,以便形成底面201、后表面202、右侧面203。进一步详述板构件21~25的形状。板构件21~25在右侧面203处使相邻的板构件21~25彼此隔开间隙,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固定宽度的方式沿前后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设置。而且,后表面202在以固定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设置后,以保持相邻的板构件21~25彼此之间的间隔固定的状态掉头朝下延伸设置。各板构件21~25互不接触地在后表面202上形成L字状。各板构件21~25的宽度根据与板构件21~25连接的继电器3的端子部的种类来确定。板构件21~25中的第一板构件21和第二板构件22在下端部向后方直角折曲,第三板构件23~第五板构件25在下端部向前方直角折曲。折曲后的板构件21~25在底面201互不接触地延伸设置,各板构件21~25的顶端部向下方折曲,形成端子部21a~25a。如图5-6所示,在中继端子2的右侧面203,第一板构件21和第二板构件22的前端部位于最前部,第三板构件23和第五板构件25的前端部位于最前部的后方。第四板构件24的前端部位于右侧面203的后端侧。在第一板构件21和第二板构件22的前端部,朝向内侧形成有凸部,在第三板构件23和第五板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n继电器,具有电磁铁、随着该电磁铁的工作而开闭的触点部以及容纳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触点部的内部壳体;/n支承构件,弹性地支承所述继电器;/n外部壳体,容纳所述继电器;以及/n配重,安装于所述继电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2 JP 2018-118942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
继电器,具有电磁铁、随着该电磁铁的工作而开闭的触点部以及容纳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触点部的内部壳体;
支承构件,弹性地支承所述继电器;
外部壳体,容纳所述继电器;以及
配重,安装于所述继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内部壳体形成有供所述配重插入的匣部或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滨拓仁永峯一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