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59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包括外护套、屏蔽层、绝缘层、中心加强芯,外护套包覆于绝缘层外,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之间设置有若干光缆和电源线,光缆和电源线围设于中心加强芯周围,光缆包括松套管和包裹在松护套内的光导纤维,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和绝缘外层,绝缘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绝缘外层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不等,外螺纹的牙顶和内螺纹的牙顶抵接,在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该光电复合缆设计合理,通过在绝缘层内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可以有效降低绝缘层介电常数,减少介电损耗,显著提高光电复合缆的传输效率。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able for 5g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
技术介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移动网络与早期的2G、3G和4G移动网络一样,5G网络是数字蜂窝网络,在这种网络中,供应商覆盖的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蜂窝的小地理区域。因此,5G基站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5G频段的特点决定5G的基站密度将比3G更高,这就意味着对其电缆的需求更大,对电缆的性能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损耗更低,传输效率更高的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包括外护套、屏蔽层、绝缘层、中心加强芯,所述外护套包覆于绝缘层外,所述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之间设置有若干光缆和电源线,所述光缆和电源线围设于所述中心加强芯周围,所述光缆包括松套管和包裹在松护套内的光导纤维,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和绝缘外层,所述绝缘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绝缘外层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不等,所述外螺纹的牙顶和内螺纹的牙顶抵接,在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比为0.2-0.8或1.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比为2/3,所述外螺纹的每圈牙顶上有两个与内螺纹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所述内螺纹的每圈牙顶上有三个与外螺纹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比为3/2,所述外螺纹的每圈牙顶上有三个与内螺纹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所述内螺纹的每圈牙顶上有两个与外螺纹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螺纹的牙顶和内螺纹的牙顶均为平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加强芯、光缆和电源线外径相等,所述光缆和电源线的总数为六,所述光缆和电源线紧密围设于所述中心加强芯周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之间填充有填充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为PTFE。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设计合理,将绝缘层设置成绝缘内层和绝缘外层,在绝缘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在绝缘外层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不等,外螺纹的牙顶和内螺纹的牙顶抵接,从而在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可以有效降低绝缘层介电常数,减少介电损耗,显著提高光电复合缆的传输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外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外层和绝缘内层的装配截面图。标记说明:10、外护套;20、屏蔽层;30、绝缘外层;31、内螺纹;40、绝缘内层;41、外螺纹;50、中心加强芯;60、光缆;70、电源线;80、填充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包括外护套10、屏蔽层20、绝缘层、中心加强芯50,外护套10包覆于绝缘层外,绝缘层为PTFE。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50之间设置有若干光缆60和电源线70,光缆60和电源线70围设于中心加强芯50周围,光缆60包括松套管和包裹在松护套内的光导纤维。如图2-4所示,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40和绝缘外层30,绝缘内层4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41,绝缘外层30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31,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的螺距不等,外螺纹41的牙顶和内螺纹31的牙顶抵接,在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之间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其中,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的螺距不等使得外螺纹41和牙顶不会置于内螺纹31的牙底,同时内螺纹31的牙顶也不会置于外螺纹41的牙底,使得外螺纹41与内螺纹31只能靠牙顶相互抵接,保证了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之间腔体的贯通性和完整性。可以有效降低绝缘层整体的介电常数,减少介电损耗,显著提高光电复合缆的传输效率,同时,腔体的贯通性保证了腔体内的空气流通和压力平衡,避免了局部密封腔体受压对光电复合缆的局部造成损坏。同时,螺纹结构还可以减少绝缘层的材料,节省成本。优选的,外螺纹41的螺距a和内螺纹31的螺距b之间的螺距比为0.2-0.8或1.2-5。在本实施例中,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的螺距比为2/3,外螺纹41的每圈牙顶上有两个与内螺纹31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内螺纹31的每圈牙顶上有三个与外螺纹41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的螺距比为3/2,外螺纹41的每圈牙顶上有三个与内螺纹31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内螺纹31的每圈牙顶上有两个与外螺纹41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为了保证外螺纹41和内螺纹31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绝缘层的强度,外螺纹41的牙顶和内螺纹31的牙顶均为平面。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加强芯50、光缆60和电源线70外径相等,光缆60和电源线70的总数为六,光缆60和电源线70紧密围设于中心加强芯50周围。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50之间填充有填充绳80。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屏蔽层、绝缘层、中心加强芯,所述外护套包覆于绝缘层外,所述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之间设置有若干光缆和电源线,所述光缆和电源线围设于所述中心加强芯周围,所述光缆包括松套管和包裹在松护套内的光导纤维,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和绝缘外层,所述绝缘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绝缘外层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不等,所述外螺纹的牙顶和内螺纹的牙顶抵接,在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屏蔽层、绝缘层、中心加强芯,所述外护套包覆于绝缘层外,所述绝缘层和中心加强芯之间设置有若干光缆和电源线,所述光缆和电源线围设于所述中心加强芯周围,所述光缆包括松套管和包裹在松护套内的光导纤维,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和绝缘外层,所述绝缘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绝缘外层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不等,所述外螺纹的牙顶和内螺纹的牙顶抵接,在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形成沿复合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比为0.2-0.8或1.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5G基站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距比为2/3,所述外螺纹的每圈牙顶上有两个与内螺纹的牙顶抵接的抵接点,所述内螺纹的每圈牙顶上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士杰王国权冯成宋志斌潘敏丽张波徐健席娇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