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568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控制台;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运动机构和基座,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运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带动座椅本体在基座上移动;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和电机;所述控制台包括:支撑架,显示装置和台面,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台面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台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座椅连接。电动升降座椅和控制台的联合,使原本独立使用的各单元集成为一体,这种方式既无损控制能力又可轻松舒适的进行功能操作。减轻了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重量的同时,为运输以及安装提供了方便。

A flight simulator on-board instructor con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模拟器仿真
,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
技术介绍
应用现代化的飞行模拟器来对飞行员进行训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航空界采用的最普遍也是最高效的手段之一。教员控制台是整个飞行模拟器的管理控制中心。教员通过操控教员控制台来实现飞行训练过程中对学员的训练设置、过程监控、应急控制等功能,对飞行模拟器的训练过程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设计性能优良的飞行模拟器教员控制台必将促进整个飞行模拟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机上教员控制台是飞行模拟器上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也是教员使用最为频繁的产品。因此,高效的人机交互、舒适的设备操作、便捷的座椅移动,均对飞行模拟器的训练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机上教员控制台固定于飞行模拟器训练人员的背后,控制设备与教员座椅分离。当飞行模拟器进行训练时,由于教员座椅固定放置,教员将无法直观的看到训练人员的情况,使用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若将椅子移动到合理的观察视野时,由于位置限制不便于修改训练环境,不能及时对特殊情况进行操作控制。上述的这种形式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需对已有的结构及运动装置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后的设备应朝着功能一体化、模块化、造型美观的设计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便捷飞行训练方式的同时,将后房体内有限的空间高效的利用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包括:座椅和控制台;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运动机构和基座,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运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带动座椅本体在基座上移动;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和电机;所述控制台包括:支撑架,显示装置和台面,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台面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台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座椅连接。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套筒、电动推杆和底盘,所述升降套筒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底部,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且设置在所述升降套筒中。可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和轨道,所述齿轮和齿条设置在轨道中。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连接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通过连接架体连接,所述连接架体与座椅本体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导线腔。可选的,所述台面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可选的,所述台面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上安装急停按钮保护装置、急停按钮、后舱照明开关和USB接口。可选的,所述控制台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主机,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内,所述主机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主机、显示装置、电机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器支架。可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头枕、扶手和踏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动升降座椅和控制台的联合,使原本独立使用的各单元集成为一体,这种方式既无损控制能力又可轻松舒适的进行功能操作。减轻了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重量的同时,为运输以及安装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本专利技术可滑动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专利技术可滑动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本专利技术中电动升降座椅主体结构分解图;附图4,本专利技术中扶手式控制台安装结构分解图;图中:1-座椅2-控制台3-基座11-座椅本体12-升降套筒13-底盘14-齿轮15-齿条16-轨道17-拖链21-支撑架22-台面211-主机221-后舱照明开关222-USB接口223-显示器224-显示器支架225-急停按钮保护装置226-急停按钮131-电动推杆13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包括:座椅1和控制台2;所述座椅1包括:座椅本体11,运动机构和基座3,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运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带动座椅本体在基座上移动;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和电机132;所述控制台包括:支撑架21,显示装置和台面22,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台面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台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座椅连接。座椅1和控制台2的联合系统,使原本独立使用的各单元集成为一体,这种方式既无损控制能力又可轻松舒适的进行功能操作。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套筒12、电动推杆131和底盘13,所述升降套筒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底部,所述的电动推杆131下端固定于底盘上,上端固定在座椅本体底部,且设置在所述升降套筒中。通过所述的电动推杆131的行程调节来实现座椅1的电动升降功能。所述平移机构包括:齿轮14、齿条15和轨道16,所述齿轮和齿条设置在轨道中。所述轨道16为内嵌式轨道。通过所述的电机132带动齿轮14与齿条15在内嵌式轨道16内的移动来实现座椅1前后移动的功能。所述的升降机构与拖链17连接以此来实现电气线缆在内嵌式滑动轨道16内的移动功能。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212、第二架体213和连接架体214,所述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通过连接架体连接,所述连接架体214与座椅本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架21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导线腔(图中未示出)。电气线缆设置在导线腔中。支撑架装置采用铝管与槽铝焊接而成;电气线缆通过铝管内部导线腔再穿过座降套筒内部,最后固定在电动升降座椅内嵌式滑动轨道的拖链内。这种设计方式既保证了电气线缆走线的规范性,同时保证了机上教员控制台外形的美观性。进一步的,所述台面22包括第一台面227和第二台面228,所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212和第二架体213上。所述台面包括操作部,操作部采用盒式设计,设置在台面前端。该盒式设计能够方便电气线缆在其内部走线,同时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扶手式台面前端面的控制设备进行修改。台面的左、右两侧有宽230mm的书写空间和放置物品的空间,方便教员对训练情况进行书写记录。提高了传统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的通用性。第一台面227的操作部上安装急停按钮保护装置225、急停按钮226,第二台面228的操作部上安装后舱照明开关221和USB接口222。急停按钮保护装置225和急停按钮226实现仿真系统的应急控制功能,USB接口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功能;后舱照明开关来对后舱的照明系统起到总控的作用。所述控制台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主机,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内,所述主机211通过螺钉安装第一架体212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主机、显示装置、电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器支架。显示器为触摸式显示器223,显示器支架阻尼式显示器支架224与触摸式显示器223连接后整体固定于所述的左、右扶手式台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控制台;/n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运动机构和基座,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运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带动座椅本体在基座上移动;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和电机;/n所述控制台包括:支撑架,显示装置和台面,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台面安装在支撑架上;/n所述控制台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座椅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控制台;
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运动机构和基座,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运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带动座椅本体在基座上移动;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和电机;
所述控制台包括:支撑架,显示装置和台面,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台面安装在支撑架上;
所述控制台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座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套筒、电动推杆和底盘,所述升降套筒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底部,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且设置在所述升降套筒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和轨道,所述齿轮和齿条设置在轨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模拟器机上教员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连接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通过连接架体连接,所述连接架体与座椅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洋陈伟任皞玥田竞赵庆黎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摩诘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