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稀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高温、高粉尘气体下的气体稀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型燃煤电站锅炉中,研究炉膛内烟气的成分,有助于对水冷壁高温腐蚀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助于了解炉膛内氮氧化物的生成规律,并加与控制;有助于了解煤粉的燃烧过程,从而指导合理的配风方式来提高煤粉的燃尽。然而,由于在炉内着火区域生成的烟气中一氧化碳占很大的比率,可能会高达百分之十几。一般低范围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在0-10000ppm,烟气成分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远超出低范围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采用高范围一氧化碳传感器势必会增加测量仪器的成本。为了能够降低试验成本,需要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稀释到低范围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内。煤粉燃烧生成的烟气处于负压状态,具有高温、高粉尘、含水蒸汽等特点,采用现有的气体稀释装置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适用于稀释煤粉燃烧生成的烟气,且此烟气具有高温、高粉尘、含水蒸气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包括:气体混合室,用来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将待测量气体稀释到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内;第一气体通道,末端连通气体混合室,用来将第一气体输送进入气体混合室内;r>第二气体通道,末端连通气体混合室,用来将第二气体输送进入气体混合室内;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在气体混合室内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内的第一气体为待测量的被稀释气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内的第二气体为稀释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被稀释气体为炉内烟气,所述稀释气体为空气或纯氮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第一气体通道薄膜泵、第一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和第一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的出口连通气体混合室;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和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排液口;炉内烟气由第一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进入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的管道内,经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内的冷却液冷却降温后进入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中;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排液口用于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内的冷却液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的外部设置有散热翅片,其内部冷却液为介质水,其内部的烟气管道以蛇形曲线方式浸入在介质水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第二气体通道薄膜泵、第二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和第二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的出口连通气体混合室;所述过滤吸收单元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所述空气或纯氮气由第二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进入到过滤吸收单元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和第二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为内部放置有变色硅胶和白色高效过滤棉的透明容器,变色硅胶和白色高效过滤棉用于吸收气体中水分和过滤气体中粉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和第二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用于使两路气体处于相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第一气体通道的压力通过第一气体通道压力测量反馈装置控制第一气体通道薄膜泵的启停来实现,第二气体通道的压力通过第二气体通道压力测量反馈装置控制第二气体通道薄膜泵的启停来实现;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和第二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均浸入到常温液体中,从而实现温度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包括容器本体,布置在容器本体内部的水汽及粉尘沉淀室、水汽吸收室和粉尘过滤室,设置在容器本体一侧并与水汽及粉尘沉淀室相通的气体进口以及设置在容器本体另一侧并与粉尘过滤室相通的气体出口;所述水汽及粉尘沉淀室与水汽吸收室之间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水汽吸收室与粉尘过滤室之间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和第二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本体底部设置有与水汽及粉尘沉淀室相通的排杂口,用来排出水汽及粉尘沉淀室内的杂质;所述水汽吸收室内填充有水汽吸收介质,所述水汽吸收介质的高度低于水汽及粉尘沉淀室与水汽吸收室的连通处;所述容器本体顶部设置有与水汽吸收室相通的水汽吸收室吸收介质出入口;所述粉尘过滤室内安装有滤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中的冷却单元、第一气体通道中的过滤吸收单元,将高温、高粉尘、含水蒸气的烟气进行了冷却过滤。通过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的等温等压室保证了两种气体稀释混合前具有相同的初始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过滤吸收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2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3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排液口;4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5第一气体通道薄膜泵;6第一气体通道压力测量反馈装置;7第一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8第一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9气体混合室;10混合气体出气口;11第二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12第二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13第二气体通道压力测量反馈装置;14第二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15第二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16第二气体通道薄膜泵;17气体进口;18水汽及粉尘沉淀室;19水汽吸收室;20水汽吸收室吸收介质出入口;21粉尘过滤室;22滤筒;23气体出口;24水汽吸收介质;25排杂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体混合室(9),用来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将待测量气体稀释到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内;/n第一气体通道,末端连通气体混合室(9),用来将第一气体输送进入气体混合室(9)内;/n第二气体通道,末端连通气体混合室(9),用来将第二气体输送进入气体混合室(9)内;/n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在气体混合室(9)内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混合室(9),用来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将待测量气体稀释到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内;
第一气体通道,末端连通气体混合室(9),用来将第一气体输送进入气体混合室(9)内;
第二气体通道,末端连通气体混合室(9),用来将第二气体输送进入气体混合室(9)内;
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在气体混合室(9)内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内的第一气体为待测量的被稀释气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内的第二气体为稀释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稀释气体为炉内烟气,所述稀释气体为空气或纯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2)、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4)、第一气体通道薄膜泵(5)、第一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7)和第一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8);
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8)的出口连通气体混合室(9);
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2)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1)和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排液口(3);
炉内烟气由第一气体通道气体进气口(1)进入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2)的管道内,经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2)内的冷却液冷却降温后进入第一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4)中;
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排液口(3)用于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2)内的冷却液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冷却单元(2)的外部设置有散热翅片,其内部冷却液为介质水,其内部的烟气管道以蛇形曲线方式浸入在介质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精密仪器测量的前置气体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过滤吸收单元(14)、第二气体通道薄膜泵(16)、第二气体通道气体等温等压室(12)和第二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11);
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容积式流量计(11)的出口连通气体混合室(9);
所述过滤吸收单元(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慧博,张勇胜,贾永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