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23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包括风筒和设在风筒内部供风通道中的燃气管与喷嘴以及稳焰盘,稳焰盘与风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次风道,稳焰盘上开设有通孔形成二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旋流筒形成三次风道,一次风道的供风量远大于二次风道和三次风道;喷嘴包括多个外喷嘴,外喷嘴上开设有朝向一次风道的一次配气孔和朝向二次风道的二次配气孔,喷嘴喷出的全部燃气中,一次配气孔占比为80%~90%,二次配气孔占比为10%~20%。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利用FIR及中心稳焰技术,在降氮的同时保证燃烧强度及燃烧的稳定性;并可通过调节燃烧风筒的长度实现火焰尺寸形状可调节,适应不同锅炉需求。

Double rotating thin wall fire burner for low nitrogen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
技术介绍
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低氮燃烧器采用的降氮手段包括FGR(FlueGasRecirculation,烟气再循环)技术、预混燃烧技术,在达到降氮效果的同时存在无法避免的缺点。例如,采用FGR技术的燃烧器容易出现烟气冷凝水腐蚀、喘振等问题;采用预混燃烧技术容易出现烟气含氧量高带来的热效率低的问题,及回火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的一种热效率高、安全性高、燃烧稳定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包括风筒和设置在风筒内部供风通道中的燃气管与喷嘴,所述燃气管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风筒内部设有位于供风通道末端的稳焰盘,所述喷嘴包括周向均布于所述稳焰盘盘沿的多个外喷嘴,所述燃气管包括燃气主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燃气主管和所述多个外喷嘴的多个燃气支管;所述稳焰盘与所述风筒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一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上开设有通孔形成二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旋流筒形成三次风道,所述一次风道的供风量远大于所述二次风道且远大于所述三次风道;所述外喷嘴上开设有朝向所述一次风道的一次配气孔和朝向所述二次风道的二次配气孔,所述喷嘴喷出的全部燃气中,所述一次配气孔体积占比为80%~90%,所述二次配气孔体积占比为10%~20%。<br>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筒末端内侧套设有可移动的可调出风口,所述可调出风口相对于所述风筒前后移动使得所述供风通道的长度可调。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筒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可调出风口连接、用来调整所述可调出风口的的拉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调出风口的出口为直口或缩口。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稳焰盘上呈辐射状周向均布多个旋流片,所述旋流片与稳焰盘盘面呈一定夹角构成一个旋流通道,多个旋流通道与所述稳焰盘的盘面上开设的多个通孔共同构成所述二次风道。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流通道还包括所述稳焰盘盘面上与所述旋流片对应开设的狭长通孔。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两个旋流片之间够成一个旋流火焰隔离区,所述外喷嘴位于所述旋流火焰隔离区的外缘。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流筒包括内筒和外筒以及连接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多个旋片,旋片之间构成风道,其中,所述内筒两端封堵无开口,所述旋片与所述旋流筒的轴线呈一定夹角,该夹角小于45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气支管的数量在4~12之间;每个外喷嘴向一次风道方向开设1~3个大孔作为一次配气孔,所述一次配气孔的孔径在10~25mm之间;彼此相间隔的若干个外喷嘴上向所述旋流筒方向各开设1~3个小孔作为二次配气孔,所述二次配气孔的孔径在3~10mm之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气主管与所述供风通道同轴布置,连接于所述燃气主管下游的多个所述燃气支管以所述燃气主管为中心周向均布。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燃烧头末端燃烧形成的火焰由喷嘴向外依次包括稳焰区、主燃区和回流区,其中,一次配气孔供给的燃气与一次风道出来的助燃风掺混燃烧形成所述主燃区,为扩散燃烧;二次配气孔供给的燃气与二次风道出来的助燃风掺混贴盘旋转燃烧形成所述稳焰区,为富氧燃烧;三次风道为外圈的主燃区火焰供给助燃风,使主燃区火焰呈薄壁钟形;火焰流场中心远端形成负压回流区。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综合利用烟气内循环技术(FIR)及中心稳焰技术,在降氮的同时保证燃烧强度及燃烧的稳定性;2、通过调节可调出风口,可调整供风通道的长度实现火焰尺寸形状调节,适应不同锅炉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的燃气分配系统与稳焰盘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形成的火焰的流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下文简称燃烧头)。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头,主要由风筒1、燃气管2、拉杆3、可调出风口4、外喷嘴5、稳焰盘6构成。燃气管2包括燃气主管2-0和若干个燃气支管2-1。其中,燃气主管2-0位于风筒1内部形成的供风通道内且同轴布置,其下游连通周向均布的若干个例如12个燃气支管2-1,燃气主管2-0末端封闭,燃气支管2-1连接外喷嘴5,由燃气主管2-0、燃气支管2-1、外喷嘴5构成位于供风通道内燃料分配系统,用于输送和分配燃气。风筒1末端内侧套设可移动的可调出风口4,风筒1和可调出风口4内部构成供风通道,用于输送供给助燃风。本实施例利用FIR技术,输送的助燃风可包括空气以及燃烧器燃烧产出的烟气。FIR技术的本质是通过将燃烧产出的烟气重新引入燃烧区域,实现对燃烧温度氧化物浓度的控制,从而实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节约能源的效果。可选的,可调出风口4与拉杆3相连接,用户可通过调节拉杆3来调整可调出风口4使之相对于风筒1相对移动,从而改变供风通道的长度。可选的,可调出风口的出口为缩口,即直径由内向外逐渐缩小。或者,可调出风口的出口也可以为直口,即内外直径一致。本实施例中,稳焰盘6呈圆盘状,置于供风通道下游出口处并与供风通道同轴布置。稳焰盘6包括盘面6-2和盘沿6-3以及盘面6-2外侧所设的旋流片6-1,盘面6-2中心开设有大圆孔,盘面6-2上还开设多个小通孔6-4作为助燃风通道。多个旋流片6-1例如12个呈辐射状周向均布于稳焰盘6上,旋流片6-1与稳焰盘6的盘面呈一定夹角,共同构成旋流通道。可选的,稳焰盘6上对应于旋流片6-1的位置还开设有穿透稳焰盘6的狭长通孔6-5,作为旋流通道的组成部分;助燃风可从该狭长通孔6-5通过且通过的助燃风在旋流片6-1的作用下转向,贴稳焰盘6盘面旋转流动。本实施例中,稳焰盘6与可调出风口4之间的间隙构成一次风道9-1。稳焰盘6上开设的多个小通孔6-4与多个旋流通道共同构成二次风道9-2。所述稳焰盘6中心开设的圆孔内设置旋流筒7形成三次风道。其中,所述旋流筒7呈圆筒状,包括内筒7-1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包括风筒和设置在风筒内部供风通道中的燃气管与喷嘴,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筒内部设有位于供风通道末端的稳焰盘,所述喷嘴包括周向均布于所述稳焰盘盘沿的多个外喷嘴,所述燃气管包括燃气主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燃气主管和所述多个外喷嘴的多个燃气支管;/n所述稳焰盘与所述风筒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一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上开设有通孔形成二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旋流筒形成三次风道,所述一次风道的供风量远大于所述二次风道且远大于所述三次风道;/n所述外喷嘴上开设有朝向所述一次风道的一次配气孔和朝向所述二次风道的二次配气孔,所述喷嘴喷出的全部燃气中,所述一次配气孔体积占比为80%~90%,所述二次配气孔体积占比为10%~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包括风筒和设置在风筒内部供风通道中的燃气管与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筒内部设有位于供风通道末端的稳焰盘,所述喷嘴包括周向均布于所述稳焰盘盘沿的多个外喷嘴,所述燃气管包括燃气主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燃气主管和所述多个外喷嘴的多个燃气支管;
所述稳焰盘与所述风筒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一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上开设有通孔形成二次风道,所述稳焰盘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旋流筒形成三次风道,所述一次风道的供风量远大于所述二次风道且远大于所述三次风道;
所述外喷嘴上开设有朝向所述一次风道的一次配气孔和朝向所述二次风道的二次配气孔,所述喷嘴喷出的全部燃气中,所述一次配气孔体积占比为80%~90%,所述二次配气孔体积占比为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筒末端内侧套设有可移动的可调出风口,所述可调出风口相对于所述风筒前后移动使得所述供风通道的长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筒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可调出风口连接、用来调整所述可调出风口的的拉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出风口的出口为直口或缩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用双旋薄壁火形燃烧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焰盘上呈辐射状周向均布多个旋流片,所述旋流片与稳焰盘盘面呈一定夹角构成一个旋流通道,多个旋流通道与所述稳焰盘的盘面上开设的多个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