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清扫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包括后臂,后臂上表面中部垂直有立柱,且后臂的一端后侧安装有复位弹簧A,后臂的另一端后侧安装有电动推杆,后臂的另一端后侧靠近电动推杆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铰链A,且后臂的一端头连接有调节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个铰链以及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前臂的胶辊在遇到较大或较小冲击以及受到路牙石或较大的块状垃圾的外侧冲击时,可以实现调节臂带动前臂回缩到后臂内或使前臂向上翻转,以及前臂可绕铰链B向内侧回转一定的角度,以避免前臂所受冲击而发生变形,通过实现了多方位转动以及回缩来缓冲前臂所受的冲击力,进而提高前臂的使用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A self protecting multi joint guide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清扫车设备
,具体是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
技术介绍
清扫车是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是一种适合工厂、公路、公园、广场等路面全方位清扫工作的车型设备。这种全新的车型可一次完成地面清扫、马路道牙边清扫、马路道牙清洗及清扫后对地面的洒水等工作,适用于各种气候和不同干燥路面的清扫作业,而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就是一款高速公路清扫车上的清扫机构所用设备,一般清扫车大概包括有滚刷、盘刷、挡板、导流板等构件,而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就是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用来安装清扫机构的导流板。目前市场上的清扫车的导流臂设计不够完善,在遇到不同方向以及不同力度的冲击时,不能够多方向进行调整,容易使导流臂因长时间受到冲击而发生形变,以至于导致无法使用,不仅降低了导流臂的使用寿命,也浪费了国家资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包括后臂,所述后臂上表面中部垂直有立柱,且后臂的一端后侧安装有复位弹簧A,所述后臂的另一端后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后臂的另一端后侧靠近电动推杆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铰链A,且后臂的一端头连接有调节臂,所述后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皮,所述调节臂的一端连接有铰链B,且调节臂的一端靠近铰链B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复位弹簧B,所述调节臂与复位弹簧B之间设置有弹簧座,所述铰链B的另一端连接有关节板,所述关节板的一端连接有铰链C,所述铰链C的另一端连接有前臂,所述调节臂和前臂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橡胶皮,所述前臂的一端连接有胶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的表面竖直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提升孔,所述第一橡胶皮和第二橡胶皮均为一种长方体橡胶材质的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链B的一端与关节板固定连接,且铰链B的另一端与调节臂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臂与关节板通过铰链B固定连接,所述铰链C的一端与前臂固定连接,所述铰链C的另一端与关节板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臂与关节板的另一侧面通过铰链C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B的一端通过弹簧座与调节臂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B的另一端与关节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铰链B、铰链C和铰链A结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臂和调节臂均为一种方管构件,且后臂的内部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部一侧面对应调节臂的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C,所述复位弹簧C的一端与收纳腔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C的另一端与调节臂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纳腔的内径与调节臂的外径相匹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辊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胶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胶辊与前臂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在实际工作时,可以通过各个铰链以及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胶辊在遇到来自正前方的较大冲击时,实现调节臂带动前臂回缩到后臂内的目的,方便缓冲造成的较大冲击,若遇到正前方较小的冲击时,通过铰链C和关节板的使用,使前臂向上翻转,来减轻所受冲击,并且在受到公路路牙石或较大的块状垃圾的外侧冲击时,前臂可以绕铰链B向内侧回转一定的角度,以避免前臂受冲击而变形,同时前臂在复位弹簧B的作用下,顺利实现复位,进而达到调节臂和前臂的配合,通过多方位转动以及回缩来缓冲所受的冲击力,进而可以提高前臂的使用质量以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的正视图;图4为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中复位弹簧C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的侧视图。图中:1、后臂;2、立柱;3、第一橡胶皮;4、铰链A;5、第二橡胶皮;6、调节臂;7、电动推杆;8、前臂;9、胶辊;10、提升孔;11、复位弹簧A;12、弹簧座;13、复位弹簧B;14、关节板;15、铰链B;16、铰链C;17、复位弹簧C;18、收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包括后臂1,后臂1上表面中部垂直有立柱2,立柱2的表面竖直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提升孔10,后臂1的一端后侧安装有复位弹簧A11,后臂1的另一端后侧安装有电动推杆7(型号为ANT-52),后臂1的另一端后侧靠近电动推杆7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铰链A4,且后臂1的一端头连接有调节臂6,后臂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皮3,调节臂6的一端连接有铰链B15,且调节臂6的一端靠近铰链B1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复位弹簧B13,调节臂6与复位弹簧B13之间设置有弹簧座12,铰链B15的另一端连接有关节板14,关节板14的一端连接有铰链C16,铰链C16的另一端连接有前臂8,调节臂6和前臂8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橡胶皮5,第一橡胶皮3和第二橡胶皮5均为一种长方体橡胶材质的构件,前臂8的一端连接有胶辊9,胶辊9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胶辊9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胶辊9与前臂8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图1和图2中,铰链B15的一端与关节板14固定连接,且铰链B15的另一端与调节臂6固定连接,调节臂6与关节板14通过铰链B15固定连接,铰链C16的一端与前臂8固定连接,铰链C16的另一端与关节板14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前臂8与关节板14的另一侧面通过铰链C16固定连接,复位弹簧B13的一端通过弹簧座12与调节臂6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B13的另一端与关节板1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铰链B15、铰链C16和铰链A4结构相同,通过铰链B15和关节板14的设置,方便使前臂8与调节臂6之间可以进行横向调节,并且利用复位弹簧B13的使用,可以在横向转动后,利用复位弹簧B13将其进行复位,同时配合铰链C16的使用,可以使前臂8与调节臂6之间进行竖向的调节。在图4中,后臂1和调节臂6均为一种方管构件,且后臂1的内部开设有收纳腔18,收纳腔18的内部一侧面对应调节臂6的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C17,复位弹簧C17的一端与收纳腔18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C17的另一端与调节臂6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收纳腔18的内径与调节臂6的外径相匹配,在后臂1的内部开设收纳腔18,方便胶辊9在受到来自正前方的较大冲击时,调节臂6带动前臂8可以向后臂1内的收纳腔18内收缩,便于保护本设计的导流臂的各个铰链,避免各个铰链受冲击而变形,并且复位弹簧C17,可以顺利使调节臂6、前臂8在冲击过后立即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包括后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臂(1)上表面中部垂直有立柱(2),且后臂(1)的一端后侧安装有复位弹簧A(11),所述后臂(1)的另一端后侧安装有电动推杆(7),所述后臂(1)的另一端后侧靠近电动推杆(7)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铰链A(4),且后臂(1)的一端头连接有调节臂(6),所述后臂(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皮(3),所述调节臂(6)的一端连接有铰链B(15),且调节臂(6)的一端靠近铰链B(1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复位弹簧B(13),所述调节臂(6)与复位弹簧B(13)之间设置有弹簧座(12),所述铰链B(15)的另一端连接有关节板(14),所述关节板(14)的一端连接有铰链C(16),所述铰链C(16)的另一端连接有前臂(8),所述调节臂(6)和前臂(8)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橡胶皮(5),所述前臂(8)的一端连接有胶辊(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包括后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臂(1)上表面中部垂直有立柱(2),且后臂(1)的一端后侧安装有复位弹簧A(11),所述后臂(1)的另一端后侧安装有电动推杆(7),所述后臂(1)的另一端后侧靠近电动推杆(7)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铰链A(4),且后臂(1)的一端头连接有调节臂(6),所述后臂(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皮(3),所述调节臂(6)的一端连接有铰链B(15),且调节臂(6)的一端靠近铰链B(1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复位弹簧B(13),所述调节臂(6)与复位弹簧B(13)之间设置有弹簧座(12),所述铰链B(15)的另一端连接有关节板(14),所述关节板(14)的一端连接有铰链C(16),所述铰链C(16)的另一端连接有前臂(8),所述调节臂(6)和前臂(8)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橡胶皮(5),所述前臂(8)的一端连接有胶辊(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表面竖直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提升孔(10),所述第一橡胶皮(3)和第二橡胶皮(5)均为一种长方体橡胶材质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护多关节导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B(15)的一端与关节板(14)固定连接,且铰链B(15)的另一端与调节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太德,张兵,陆玉金,庄文祥,李启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坦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