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煤气多功能安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4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以与手控阀门配合使用的管道煤气多功能安全阀,它由阀体组件、监测控制器和外壳共同连接构成。阀体组件由阀体以及各种检测元部件构成;监测控制器由微处理机以及各种检测控制电路构成;外壳上装有集气罩、液晶显示器、电源指示灯和各种控制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家庭或其它场合,实现了对煤气泄漏、管道破裂、阀门脱落、失火以及记忆关闭阀门、长期不使用煤气、停电等情况的监控,安全可靠性高,且造价低,安装方便,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家庭或其它场合管道煤气的多功能安全阀,属于管道安全控制阀
现在用于家庭或其它场合的管道煤气阀门,一般均为手动控制,缺少对各种突发性意外事件的监控,在煤气泄漏、管道破裂、阀门脱落、失火以及忘记关闭阀门、长期不使用煤气等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发现,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因而隐患较多,安全可靠性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道煤气阀门所存在的对煤气泄漏、管道破裂、阀门脱落、失火以及忘记关闭阀门、长期不使用煤气等各种突发性意外事件缺乏监控、安全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在手动控制的同时,提供一种可以对煤气泄漏、失火、管道破裂、阀门脱落以及忘记关闭阀门、长期不使用煤气等情况下进行自动监控的管道煤气多功能安全阀。本技术是一种管道煤气多功能安全阀,其外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其外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其外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阀体组件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阀体组件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阀体组件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它由阀体组件1、监测控制器2和外壳3连接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阀体组件1采用阀体13以及在阀体13上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安装的电磁阀部件14和压力检测器15、在阀体13内固定嵌装的流量检测器1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13外部的上盖板17和下盖板18相互连接构成;监测控制器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3内的前面板上,并通过导线与阀体组件1电气连接,外壳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组件1外部,外壳3的正面板上装有近程气体泄漏传感器的集气罩4、液晶显示器5、电源指示灯6、开气/关气按钮7、开气时间设定按钮8、复位按钮10和温度传感开关11,外壳3的左侧板上装有与远程气体泄漏传感器相连接的连接器12,外壳3的右侧板上引出电源连接线9。监测控制器2的电路方框图如图7所示,它采用微处理机19、电源电路20、开气/关气控制电路21、开气时间设定电路22、复位电路23、报警器电路24、电源指示灯电路25、电磁阀驱动电路26、停电检测电路27、流量检测电路28、压力检测电路29、温度检测电路30、近程气体泄漏检测电路31、远程气体泄漏检测电路32和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33各功能电路块相互电气连接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所述开气/关气控制电路21通过开关气控制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开气时间设定电路22通过开气时间设定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复位电路23通过复位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报警器电路24通过报警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电路25通过电源指示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26通过电磁阀驱动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停电检测电路27通过停电检测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流量检测电路28通过流量检测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压力检测电路29通过压力检测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30通过温度检测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近程气体泄漏检测电路31通过近程气体泄露检测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远程气体泄漏检测电路32通过远程气体泄露检测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33通过液晶显示器驱动信号线与微处理机19相互电气连接。监测控制器2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其中,微处理机19由U1单片微电脑、电阻器R29和R31、晶体振荡器CP1、电容器C2和C3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电源电路20由TS电源变压器、二极管D3~D5、稳压二极管Z1、电阻器R3、电容器C4~C6、3只1000mAH的5号镍氢电池BCC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开气/关气控制电路21由按钮开关K1、电阻器R25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开气时间设定电路22由按钮开关K2、电阻器R26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复位电路23由按钮开关K3、电阻器R30、电容器C1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报警器电路24由警报器S1、三极管P5、电阻器R17、R20和R23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电源指示灯电路25由发光二极管L1、三极管P6、电阻器R21、R22和R24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电磁阀驱动电路26由电磁阀线圈I1和I2、二极管D1和D2、三极管P3、P4、N1和N2、电阻器R9~R16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停电检测电路27由三极管N3、电阻器R5、R27和R28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流量检测电路28由三极管P1、红外发光二极管LD1、LD2、红外接收二极管RD1、RD2、电阻器R1、R2、R7、R8、RA1和RA2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压力检测电路29由检测开关P、电阻器RA5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温度检测电路30由温度传感开关T、电阻器RA6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近程气体泄漏检测电路31由气体泄漏传感器GAS1、集成运算放大器OP1、电阻器R4、R35、R36、R40、R41、RA3和RB1、电容器C7、C8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远程气体泄漏检测电路32由可以由用户安装在指定位置的气体泄漏传感器GAS2、集成运算放大器OP2、电阻器R6、R33、R34、R38、R39、RA4和RB2、电容器C9、C10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33由液晶显示器LCD、驱动器U2A、U2C、电阻器R18、R19、R32和R37通过电路板敷铜膜带、导线相互电气连接构成。本多功能安全阀的工作控制流程图如图9、10、11、12、13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在日常使用煤气时,接通安全阀的电源,打开阀门;通过开气时间设定按钮8可以任意输入设定的用气时间(1~12小时),该数据存储于微处理机19中,当计时器记录用气达到该设定时间时,经微处理机19数据处理,通过电磁阀驱动电路26使安全阀自动关闭,若未设定用气时间,则安全阀根据微处理机19中的原始设定值(2小时)自动关闭;当长期不使用煤气时,安全阀根据微处理机19中的原始设定值(25小时)自动关闭;当室内发生火情时,温度传感开关11检测阀门附近空气的温度,当检测达到57~60℃时,温度传感开关11动作,微处理机19响应超温异常,安全阀就会自动关闭;当因使用不慎使煤气管道的手动阀门脱落时,流量检测器16检测到的煤气流量超过微处理机19中设定的正常使用时的最大值,安全阀即自动关闭;当煤气管道发生破裂时,压力检测器15检测管道内的煤气压力值送微处理机19,该数值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安全阀即自动关闭;当手控阀门处发生煤气泄漏时,近程气体泄漏传感器GAS1通过安全阀外部的集气罩4检测阀门附近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通过连接器12与安全阀相连接的远程气体泄漏传感器GAS2则检测传感器附近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压力检测器15也检测管道内煤气的压力,并将数据送微处理机19,该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超过设定值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煤气多功能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它由阀体组件(1)、监测控制器(2)和外壳(3)连接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阀体组件(1)采用阀体(13)以及在阀体(13)上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安装的电磁阀部件(14)和压力检测器(15)、在阀体(13)内固定嵌装的流量检测器(1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13)外部的上盖板(17)和下盖板(18)相互连接构成;监测控制器(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3)内的前面板上,并通过导线与阀体组件(1)电气连接;外壳(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组件(1)外部,外壳(3)的正面板上装有近程气体泄漏传感器的集气罩(4)、液晶显示器(5)、电源指示灯(6)、开气/关气按钮(7)、开气时间设定按钮(8)、复位按钮(10)和温度传感开关(11),外壳(3)的左侧板上装有与远程气体泄漏传感器相连接的连接器(12),外壳(3)的右侧板上引出电源连接线(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兴刘志鸿林颖张铁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深圳润臣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