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91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化合物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至少一层有机薄膜,其中所述有机薄膜中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是一种含有D‑A(供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结构的大环化合物,是一种双极性材料,将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特别是用作发光层材料时,能够使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驱动电压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A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根据发光机制,可用于OLED发光层材料主要以下4种:(1)荧光材料:材料的单线激发态S1,通过辐射跃迁回到基态S0;(2)磷光材料:三线激发态T1直接辐射衰减到基态S0;(3)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材料:两个三线态激子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单线态激子,通过辐射跃迁回到基态S0;(4)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TADF)材料:当S1态与T1态之间的能隙值较小且T1态激子寿命较长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T1态激子可以逆向系间窜越(RISC)实现T1→S1的过程,再由S1态辐射衰减至基态S0。根据自旋统计,激子中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比例是1:3,所以荧光材料最大内量子产率不超过25%。依据朗伯发光模式,光取出效率为20%左右,故基于荧光材料的OLED器件的EQE不超过5%。磷光材料由于重原子效应,可以通过自旋偶合作用,加强分子内部系间窜越,可以直接利用75%的三线态激子,从而实现在室温下S1和T1共同参与的发射,理论最大内量子产率可达100%。但是磷光材料基本为Ir、Pt、Os、Re、Ru等重金属配合物,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在高电流密度下,磷光材料存在严重的效率滚降现象,同事磷光器件的稳定性并不好。TTA材料两个相邻的三线态激子,复合生成一个更高能级的单线激发态分子和一个基态分子,但是两个三线态激子产生一个单线态激子,所以理论最大内量子产率只能达到62.5%。为了防止产生较大的效率滚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三线态激子的浓度需要调控。TADF(Thermalactivedelayfluorescent,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单线激发态和三线激发态的能级差较小,分子内部发生反向系间窜越,T1态激子通过吸收环境热上转换到S1态,可同时利用75%的三线态激子和25%的单线态激子,理论最大内量子产率可达100%。主要为有机化合物,不需要稀有金属元素,生产成本低。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化学修饰。但目前已发现的TADF材料较少,新型、高效的可用于OLED器件的TADF材料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发光机制为TADF,发光效率较高,可以提高有机光电装置的发光效率;且相较于发磷光的金属配合物,成本较低。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所述n1、n2、n3和n4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式(I)中,所述Y1、Y2、Y3和Y4各自独立地选自D2、D3、A2和A3中的任意一种;所述D1、D2和D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类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吖啶类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A1、A2和A3各自独立地选自含有吸电子基团的芳香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吸电子基团包括羰基、砜基、硼原子、磷氧基和氰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如上所述基团含有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包括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C4-C4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更具体地,所述取代基中,C6-C40的芳基包括苯基、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苊烯基、芘基、苝基、芴基、螺双芴基、基、苯并菲基、苯并蒽基、荧蒽基、苉基中的任意一种;C4-C40的杂芳基包括呋喃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吩噁嗪基、吩嗪基、吩噻嗪基、噻噁嗪基、噻蒽基中的任意一种;C1-C20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己基、乙基己基、辛基、壬基和癸基中的任意一种;C1-C20的烷氧基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正己氧基、乙基己氧基、辛氧基、壬氧基和癸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是一种含有D-A(供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结构的大环化合物,是一种双极性材料,这种大环结构是一种刚性分子结构,作为发光层中的主体材料时,可以降低激子非辐射衰减的途径(比如外转换、振动弛豫等),更有利于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间发生高效的能量转移过程,从而使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驱动电压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至少一层有机薄膜,其中所述有机薄膜中含有目的之一所述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目的之二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目的之三所述的显示面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是一种含有D-A(供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结构的大环化合物,这种大环结构是一种刚性分子结构,作为发光层中的主体材料时,可以降低激子非辐射衰减的途径(比如外转换、振动弛豫等),更有利于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间发生高效的能量转移过程,从而使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驱动电压和较长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是一种含有D-A(供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结构的大环化合物,是一种双极性材料,可以同时进行空穴和电子的载流子传输,有利于载流子传输的平衡,可以有效的拓宽发光区,从而使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驱动电压和较长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是一种含有D-A(供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大环中心为孔状结构,当大环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时,客体发光材料有可能位于大环化合物的孔状位置,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之间会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形成更为充分的能量转移过程,从而使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驱动电压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其中:1-基板;2-ITO阳极;3-空穴注入层;4-空穴传输层;5-发光层;6-电子传输层;7-电子注入层;8-阴极。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式(I)中,所述n1、n2、n3和n4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
式(I)中,所述Y1、Y2、Y3和Y4各自独立地选自D2、D3、A2和A3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D1、D2和D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类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吖啶类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A1、A2和A3各自独立地选自含有吸电子基团的芳香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吸电子基团包括羰基、砜基、硼原子、磷氧基和氰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如上所述基团含有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包括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C4-C4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D1、D2、A1、A2具有与权利要求1相同的限定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为
所述D1、D2、A1、A2具有与权利要求1相同的限定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1、D2和D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X1和X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硅原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a和b各自独立地为0-2的整数;
所述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C4-C4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如上所述基团含有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包括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C4-C4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其中,#代表基团的接入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1、D2和D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C4-C4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如上所述基团含有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包括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C4-C4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其中,#代表基团的接入位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威肖文静张磊代文朋李杨牛晶华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