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包括:用以供吊钩勾住的吊环组件;两个与吊环组件的下端固接、用以穿过箱体类零件并能够实现吊装的吊臂;任一吊臂上设有用以调节吊臂支撑箱体类零件的高度以供箱体类零件的轴线保持水平的旋动调节组件。上述箱体类零件的吊具通过单人操作即可高效吊装箱体类零件,不需要穿拆吊带,不仅可以提高吊装的效率,而且通过旋动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箱体类零件在吊装过程的水平度,可以保证吊装过程箱体类零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防止箱体类零件吊装过程中来回摆动,这样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同时由于旋动调节组件的可调节性,吊具的通用性将大大提高。
A kind of sling for box typ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吊装
,特别涉及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
技术介绍
气缸体作为发动机的主体,它将各个气缸和曲轴箱连成一体,是安装活塞、曲轴以及其他零件和附件的支承骨架。气缸体等箱体类大中型零部件,在不同工序件的流转、质量检测时,需要使用吊具将零部件从设备中吊装出来,而针对于卧置的零部件的吊具较为少见。目前,现有最为常见的技术为使用两根吊带穿过箱体类零件后,进行吊装。然而,使用两根吊带吊装,需要人工穿过气缸体等箱体类零部件,在吊装过程,一个零部件需要经过两次的拆装吊带,且吊装过程中需要两个人协作完成效率十分低下;同时由于吊带的刚性差,因此吊装箱体类零件时容易来回的摆动,这样容易导致安全系数较低。因此,如何避免由于传统吊带吊装箱体类零件而导致效率和安全系数较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该吊具通过单人操作即可高效吊装箱体类零件,不仅可以提高吊装的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吊装过程箱体类零件的稳定性以提高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包括:用以供吊钩勾住的吊环组件;两个与所述吊环组件的下端固接、用以穿过箱体类零件并能够实现吊装的吊臂;任一所述吊臂上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吊臂支撑箱体类零件的高度以供箱体类零件的轴线保持水平的旋动调节组件。可选地,任一所述吊臂包括:与所述吊环组件固接的第一支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腿设置、用以插入箱体类零件的圆孔的第三支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设置、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的第二支腿。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支腿并排固接,两个所述第二支腿以预设夹角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之间均以圆角过渡。可选地,所述第三支腿的末端设有用以防止箱体类零件滑出的限位弯管。可选地,所述旋动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第三支腿的上端的调节座;可沿所述调节座的轴向旋动的内六角螺钉。可选地,任一所述吊臂设有与所述第一支腿和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二支腿二者的外侧壁固接、用以加强所述吊臂强度的第一加强肋板,任一所述吊臂还设有与所述第三支腿和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二支腿二者的外侧壁固接、用以加强所述吊臂强度的第二加强肋板。可选地,所述吊环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固接的固定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座上、用以供吊钩挂勾的吊环。可选地,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吊环配合连接、用以调节所述吊环的位置以保证箱体类零件的轴线水平的调节孔。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支腿的外侧壁固接有梯形板以及设于所述梯形板上、用以当吊装箱体类零件时供人体抓握的扶手。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针对气缸体类零件吊装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具体来说,上述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包括吊环组件、吊臂和旋动调节组件,其中,吊环组件用于供吊钩勾住以实现吊装;两个吊臂与吊环组件的下端固接,吊臂用于穿过箱体类零件,从而在吊钩的作用下能够吊起箱体类零件;任一吊臂上设有旋动调节组件,即旋动调节组件与吊臂为一一对应设置,旋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吊臂支撑箱体类零件的高度,从而可以使箱体类零件的轴线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这样一来,相对通过刚性较差的吊带完成吊装,上述箱体类零件的吊具通过单人操作即可高效吊装箱体类零件,不需要穿拆吊带,不仅可以提高吊装的效率,而且通过旋动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箱体类零件在吊装过程的水平度,可以保证吊装过程箱体类零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防止箱体类零件吊装过程中来回摆动,这样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同时由于旋动调节组件的可调节性,吊具的通用性将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吊具吊装箱体类零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1中梯形板和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吊环组件、11-吊环、12-固定支座、2-吊臂、21-第一支腿、22-第二支腿、23-第三支腿、24-限位弯管、3-旋动调节组件、31-内六角螺钉、32-内六角螺母、33-支撑盖板、34-支撑圆管、35-角钢、4-第一加强肋板、5-第二加强肋板、6-梯形板、7-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该吊具通过单人操作即可高效吊装箱体类零件,不仅可以提高吊装的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吊装过程箱体类零件的稳定性以提高安全系数。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吊具吊装箱体类零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1中梯形板和扶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箱体类零件的吊具,主要用于卧置的气缸体箱体类零部件的吊装,该吊具包括吊环组件1、吊臂2和旋动调节组件3,其中,吊环组件1包括吊环11,吊环组件1设于吊具的顶部位置并用于供吊钩勾住以实现吊装,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使用电动葫芦直接勾到吊环组件1的吊环11上即可;两个吊臂2与吊环组件1的下端固接,吊臂2用于穿过箱体类零件,从而在吊钩的作用下能够吊起箱体类零件,比如吊臂2可以设置为U型结构,其中U型吊臂2的第一支臂与吊环组件1连接,第二支臂用于穿入箱体类零件的孔洞中,从而在电动葫芦的作用下实现吊装。此外,任一吊臂2上设有旋动调节组件3,即旋动调节组件3与吊臂2为一一对应设置,旋动调节组件3能够利用自身的旋动来调节吊臂2支撑箱体类零件的高度,从而可以使箱体类零件的轴线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上述旋动调节组件3具体可以设置为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或者螺钉和螺纹连接座;也就是说,螺栓或者螺钉可以沿着螺纹连接座的轴向(竖直方向)旋动,当需要降低吊臂2的支撑高度时,将螺栓或者螺钉向下旋动、以缩短螺栓或者螺钉顶部与螺纹连接座的间距;当需要增加吊臂2的支撑高度时,将螺栓或者螺钉向上旋动、以增加螺栓或者螺钉顶部与螺纹连接座的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以供吊钩勾住的吊环组件(1);/n两个与所述吊环组件(1)的下端固接、用以穿过箱体类零件并能够实现吊装的吊臂(2);/n任一所述吊臂(2)上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吊臂(2)支撑箱体类零件的高度以供箱体类零件的轴线保持水平的旋动调节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供吊钩勾住的吊环组件(1);
两个与所述吊环组件(1)的下端固接、用以穿过箱体类零件并能够实现吊装的吊臂(2);
任一所述吊臂(2)上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吊臂(2)支撑箱体类零件的高度以供箱体类零件的轴线保持水平的旋动调节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吊臂(2)包括:
与所述吊环组件(1)固接的第一支腿(21);
平行于所述第一支腿(21)设置、用以插入箱体类零件的圆孔的第三支腿(23);
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腿(21)和所述第三支腿(23)设置、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支腿(21)和所述第三支腿(23)的第二支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腿(21)并排固接,两个所述第二支腿(22)以预设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21)和所述第二支腿(2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腿(22)和所述第三支腿(23)之间均以圆角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类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腿(23)的末端设有用以防止箱体类零件滑出的限位弯管(24)。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宇,马丽,梁加刚,宋兴平,王标,周阳,许昌庆,陆勇,韩伟,鲁文章,罗以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