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77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及外饰零部件装配防护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包括卡扣、固定压板、薄膜、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与前保险杠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工装本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平台,所述平台向前保险杠的上缘内侧延伸且与其上缘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薄膜均与平台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与平台通过定位孔和卡扣将薄膜夹持定位,夹持后薄膜的工装背面有伸出于固定压板与平台的余量,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用于吸附前保险杠的吸盘。薄膜可随着工装由工人快速放置、固定在摩擦刮伤部位,保证精度和准确性,装配完毕后快速取下,在保护前保险杠不被划伤的同时,可保证生产节拍。

A kind of assembly tooling for ventilation grille on front bumper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及外饰零部件装配防护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前保险杠和上通风格栅位于车辆的最前端,其美观性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最强烈,是消费者对汽车的第一印象。为了提高车身的美观性和外饰件的装饰性,前保险杠与上通风格栅之间的缝隙宽度设计往更小的趋势发展。由于缝隙太小,而上通风格栅在施加装配力过程中,会发生变形,此变形量只要大于缝隙的宽度,上通风格栅会将前保险杠的漆面刮伤、划伤,造成返工工作。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的工装结构,工装上装配薄膜,将薄膜塞入上通风格栅和前保险杠之间的缝隙中,再进行上通风格栅的装配,装配完成之后将薄膜取出。该工装适用于流水线生产,且可便利的进行薄膜的切换,节省工时。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可100%保证零件装配时不被划伤,简单有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包括卡扣、固定压板、薄膜、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与前保险杠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工装本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平台,所述平台向前保险杠的上缘内侧延伸且与其上缘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薄膜均与平台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与平台通过定位孔和卡扣将薄膜夹持定位,夹持后薄膜的工装背面有伸出于固定压板与平台的余量,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用于吸附前保险杠的吸盘。所述薄膜、压板上分别设置相匹配的定位孔和过孔,所述平台上设有定位柱和过孔,所述平台的定位柱与薄膜、压板的定位孔相匹配。所述工装本体设有用于固定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薄膜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平台上,并采用固定压板压紧,卡扣固定压板。卡扣拆卸简易,安装、更换薄膜方便,耗时少,节省工时;2、本专利技术通过保险杠为塑料件,以往采取的用磁铁吸住车身的方式不再适用。本工装采用吸盘吸附固定,吸盘吸力充足,拔出力小;3、本专利技术通过薄膜可随着工装由工人快速放置、固定在摩擦刮伤部位,保证精度和准确性,装配完毕后快速取下,在保护前保险杠不被划伤的同时,可保证生产节拍;4、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装本身没有引入金属子零件,不会引入新的划伤源。工装用的固定部件,如卡扣、吸盘都是不会划伤的塑料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装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装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取下薄膜工装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扣安装断面;图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装使用示意图。图中,1卡扣,2固定压板,3薄膜,4本体,5把手,6吸盘,7把手紧固螺钉,8前保险杠,9定位柱,401工装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包括卡扣1、固定压板2、薄膜3、工装本体4,所述工装本体4与前保险杠8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工装本体4的上部设有一个平台401,所述平台401向前保险杠8的上缘内侧延伸且与其上缘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2、薄膜3均与平台401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2与平台401通过定位孔和卡扣1将薄膜3夹持定位,夹持后薄膜3的工装背面有伸出于固定压板2与平台401的余量,所述工装本体4上设有用于吸附前保险杠8的吸盘6;所述卡扣拆卸简易,安装、更换薄膜方便,耗时少,节省工时;所述工装本身没有引入金属子零件,不会引入新的划伤源;所述工装用的固定部件,如卡扣1、吸盘6都是不会划伤的塑料件;所述前保险杠8为塑料件,以往采取的用磁铁吸住车身的方式不再适用;所述本工装采用吸盘6吸附固定,吸盘6吸力充足,拔出力小。所述薄膜3、压板2上分别设置相匹配的定位孔和过孔,所述平台401上设有定位柱9和过孔,所述平台401的定位柱与薄膜3、压板2的定位孔相匹配;所述定位柱9对薄膜3、压板2进行快速定位,确保安装精度和准确性。所述工装本体4正面设有用于固定把手5,通过设置把手5工装使安装拆卸精准、平稳。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8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薄膜3放在工装平台上,然后压板2压住,将卡扣1插入安装孔中,将压板2卡紧、将薄膜3固定住;S2.使用吸盘6将工装保持固定在前保险杠8,然后将薄膜3紧贴上通风格栅安装时易摩擦刮伤部位;S3.将上通风格栅贴着平台401的上方装配至前保险杠的安装点中;S4.上通风格栅装配完成之后,抓住工装上的把手5,取走工装,所述薄膜3抽出,完成装配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1)、固定压板(2)、薄膜(3)、工装本体(4),所述工装本体(4)与前保险杠(8)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工装本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平台(401),所述平台(401)向前保险杠(8)的上缘内侧延伸且与其上缘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2)、薄膜(3)均与平台(4)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2)与平台(401)通过定位孔和卡扣(1)将薄膜(3)夹持定位,夹持后薄膜(3)的工装背面有伸出于固定压板(2)与平台(401)的余量,所述工装本体(4)上设有用于吸附前保险杠(8)的吸盘(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保险杠上通风格栅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1)、固定压板(2)、薄膜(3)、工装本体(4),所述工装本体(4)与前保险杠(8)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工装本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平台(401),所述平台(401)向前保险杠(8)的上缘内侧延伸且与其上缘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2)、薄膜(3)均与平台(4)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压板(2)与平台(401)通过定位孔和卡扣(1)将薄膜(3)夹持定位,夹持后薄膜(3)的工装背面有伸出于固定压板(2)与平台(401)的余量,所述工装本体(4)上设有用于吸附前保险杠(8)的吸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上痛风格栅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压板(2)上分别设置相匹配的定位孔和过孔,所述平台(401)上设有定位柱(9)和过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政万朝华黄兴强丁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