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头体、下机头体和设置于两端的封板,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设置有供物料流动的流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经所述封板作用进行合模,合模的右侧面设置有可插入进料管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流道相配合;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上模唇,所述下机头体上设置有下模唇,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模唇进行开合的模唇调节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针对含竹炭成分的物料进行双向压缩,使得物料密度均匀,挤出速度稳定,提高竹炭板材成型后的质量。
A kind of mould for biaxial compression and extrusion of bamboo charcoal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挤出设备
,特别是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塑料板材生产工艺装备中,需要配置板材挤出模具,其结构主要使熔融的物料沿流动方向逐渐变宽,达到所需板材的幅宽要求,同时沿板材长度方向流速相对均匀即可。这类板材挤出工艺由于挤出模具结构简单,熔料在模具内腔的挤压压力较小,使得料流速度不够稳定,熔料密度不均匀,造成挤出成型的板材厚度变化较大,后变形较明显。在普通的挤出模具中,物料流经阻尼器之后只经过微小的模唇调节区就直接进入平缝流道挤出,由于受物料粘度和供料不稳定的影响,造成物料流的压力和流速不稳定,挤出的物料流也不稳定,最终导致挤出板材的密度和尺寸不均匀,挤出工艺的稳定性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能针对含竹炭成分的物料进行厚度和宽度的双向压缩,使得物料密度均匀,挤出速度稳定,提高竹炭板材成型后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头体、下机头体和设置于两端的封板,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设置有供物料流动的流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经所述封板作用进行合模,合模的右侧面设置有可插入进料管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流道相配合;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上模唇,所述下机头体上设置有下模唇,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模唇进行开合的模唇调节螺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压缩板材宽度的板宽压缩块,且所述板宽压缩块设置于所述上模唇和所述下模唇的流道内,所述板宽压缩块嵌入固定在所述封板内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经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上机头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流道大小的阻尼器,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阻尼器运动从而开合所述流道的阻尼器调节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流道由起压缩作用的第一流道、起聚料作用的第二流道和起限制出料厚度的第三流道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截面为相对于第一流道的中心线不对称的斜面与椭圆面连接。进一步的,双向压缩参数设定范围:沿流道逐步施加板材厚度方向的压缩变形,压缩比范围在1.5~3之间;所述板宽压缩块沿板材宽度方向施加压缩变形,压缩比范围在1.1~1.5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能针对含竹炭成分的物料进行双向压缩,使物料不仅在料流方向受到较大的厚度压缩作用,装置中加入了板宽压缩块,使得板材在宽度方向也受到一定量的压缩作用,从而大大提度模具内腔物料的压力,使物料密度更均匀,挤出速度更稳定,板材成型后的变形也更小;增加了板厚方向压缩作用的延伸流道结构和板宽方向的压缩作用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挤出模具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物料的致密度,改善物料挤出时在全宽范围内的压力均匀稳定,而且使挤出物料在全宽范围内流速均匀稳定,大大提高了竹炭板挤出成型的工艺稳定性,提高板材的尺寸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所述板宽压缩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板厚方向压缩成型示意图。图6为板宽方向压缩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机头体1、下机头体2和设置于两端的封板3,所述上机头体1和所述下机头体2之间设置有供物料流动的流道,所述上机头体1和所述下机头体2经所述封板3作用进行合模,合模的右侧面设置有可插入进料管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流道相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可将进料管插入连接板4的进料口9内,然后将竹炭板原料挤入上机头体1和下机头体2内,然后通入流道,在流道内分布均匀,然后进行竹炭板挤压成型;所述上机头体1上设置有上模唇5,所述下机头体2上设置有下模唇6,所述上机头体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模唇5进行开合的模唇调节螺栓7,使得工作人员经旋转模唇调节螺栓7,可将上模唇5和下模唇6进行开合,来对竹炭板厚度进行限制;所述上机头体1和所述下机头体2之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压缩板材宽度的板宽压缩块8,且所述板宽压缩块8设置于所述上模唇5和所述下模唇6的流道内,所述板宽压缩块8嵌入固定在所述封板3内侧壁上,使得板宽压缩块8能够对板材宽度方向也进行一定量的压缩作用,再通过流道对板材的厚度进行压缩,从而大大提度模具内腔物料的压力,使物料密度更均匀,挤出速度更稳定,板材成型后的变形也更小。本专利技术中板宽压缩块8和封板3是叠装在一起的,靠近模唇部分的模具两端流道由板宽压缩块8来密封,模具两端的其他部分流道由封板3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中的板宽压缩块8能够针对竹炭板不同的配方和板厚要求的不同,可以更换不同型号的板宽压缩块,以满足不同的竹炭板挤出成型要求。本专利技术中双向压缩参数设定范围:沿流道逐步施加板材厚度方向的压缩变形,压缩比范围在1.5~3之间;所述板宽压缩块沿板材宽度方向施加压缩变形,压缩比范围在1.1~1.5之间。较佳厚度方向的压缩比为1.5或2,板宽方向压缩比为1.1或1.3,但不仅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板宽压缩块8上还可以设置有加热温控装置,使其对物料在压缩时进行加热作用,也可以不设置,在此不多做要求。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机头体1和所述下机头体2经紧固螺栓9进行连接固定。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机头体1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流道大小的阻尼器10,所述上机头体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阻尼器10运动从而开合所述流道的阻尼器调节螺栓11,使得工作人员通过阻尼器调节螺栓11可控制阻尼器10上下升降,使得阻尼器10可对流道进行开合作用,来调节流道内的物料流量和流速。请继续参阅图1、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由起压缩作用的第一流道12、起聚料作用的第二流道13和起限制出料厚度的第三流道14三部分组成。本专利技术出料口流道结构在板厚方向由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和第三流道14三部分组成,第三流道14对熔融物料进行初步压缩,之后物料进入第二流道13区域,使物料重新聚积,由于第一流道12为平缝形出口,第一流道12尺寸比第二流道13小很多,造成聚积在第二流道13区域的大量物料压力升高,且压力趋于均匀稳定,实现板厚A、B方向对物料的压缩作用。熔融物料在流经第二流道13和第一流道12的同时,还受到来自板宽方向的板宽压缩块的斜面作用,受到板宽C、D方向的压力,形成板宽方向的压缩作用,从而提高第二流道13内聚积的物料熔体压力提高,增加熔融物料的致密度和压力的稳定性,使从第一流道12中挤出的熔融物料更加均匀稳定。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13截面为相对于第一流道12的中心线不对称的斜面与椭圆面连接。还可以为对称的斜面与圆柱面连接,不仅限于此,使熔融物料聚料方便,流动顺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由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头体、下机头体和设置于两端的封板,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设置有供物料流动的流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经所述封板作用进行合模,合模的右侧面设置有可插入进料管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流道相配合;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上模唇,所述下机头体上设置有下模唇,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模唇进行开合的模唇调节螺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压缩板材宽度的板宽压缩块,且所述板宽压缩块设置于所述上模唇和所述下模唇的流道内,所述板宽压缩块嵌入固定在所述封板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头体、下机头体和设置于两端的封板,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设置有供物料流动的流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经所述封板作用进行合模,合模的右侧面设置有可插入进料管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流道相配合;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上模唇,所述下机头体上设置有下模唇,所述上机头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模唇进行开合的模唇调节螺栓;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之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压缩板材宽度的板宽压缩块,且所述板宽压缩块设置于所述上模唇和所述下模唇的流道内,所述板宽压缩块嵌入固定在所述封板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压缩挤出竹炭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头体和所述下机头体经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华,范有发,陈永禄,陈丁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炭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