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骨架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313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骨架及电机。该绝缘骨架包括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第一绕线架与第二绕线架相邻设置;第一绕线架包括第一绕线本体和外封装部,第二绕线架包括第二绕线本体和内封装部,第一绕线本体和第二绕线本体均用于安装绕组;沿绝缘骨架的径向:外封装部连接于第一绕线本体的外侧,内封装部连接于第二绕线本体的外侧,且外封装部位于内封装部的外侧,外封装部沿绝缘骨架的径向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内封装部上。该绝缘骨架中的外封装部和内封装部能对绕组提供封装保护效果,以防止轭部刮伤绕组的导线,且防止轭部将绕组的导线从绕线架的缝隙内推出,进而能提升定子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骨架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绝缘骨架及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输出装置,广泛应用于机床和各式控制系统中。电机通常包括定子和转子,对于定子结构而言,其常见种类有分块铁芯类和齿轭部分离类,而齿轭部分离结构中,定子齿部伸入绝缘骨架内,绕组绕设于绝缘骨架的绕线架上,定子轭部套设于绝缘骨架外。但是,受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的影响,完成绕设的绕组上的部分导线可能会从相邻的两个绕线架之间的缝隙伸出而裸露,从而在定子轭部、绝缘骨架和定子齿部相互套设的过程中,轭部可能会将导线的绝缘漆皮刮伤,造成导线与定子轭部连通,甚至可能出现导线被轭部从相邻的绕线架之间的缝隙内推出的现象,导致定子作废,增大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定子的装配过程中,因轭部与绝缘骨架套装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导线的漆皮被轭部刮伤,甚至造成导线被轭部从绕线架的缝隙中推出,造成定子作废,增大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其包括:第一绕线架,所述第一绕线架包括第一绕线本体和外封装部,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用于安装绕组,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所述外封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的外侧;第二绕线架,所述第二绕线架包括第二绕线本体和内封装部,所述第二绕线本体用于安装绕组,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所述内封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绕线本体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绕线架与所述第二绕线架相邻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上,所述外封装部位于所述内封装部的外侧,且所述外封装部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内封装部上。可选地,所述外封装部与所述内封装部搭接连接。可选地,所述外封装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一直板段,所述内封装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弧形段和第二直板段,所述第一直板段与所述第二直板段搭接连接。可选地,沿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的方向,所述第一直板段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方向,所述第二直板段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第一直板段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绝缘骨架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且垂直。可选地,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周向上,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的绕线跨度为L,所述第一直板段与所述第二直板段搭接的部分的宽度a,0.0138L-0.0475≤a≤0.0138L+0.0675,且a>0,其中,L和a的单位均为mm。可选地,a=0.0138L-0.0325。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架与所述第二绕线架二者的结构相同。可选地,所述外封装部和所述内封装部上均设置有散热缺口。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轭部、绕组和上述任一绝缘骨架,所述第一绕线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架上均安装有所述绕组,所述轭部套设于所述绝缘骨架外。本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上述电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绝缘骨架可以应用于定子等结构中,其可以安装在定子的轭部内,该绝缘骨架包括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第一绕线架上设置有外封装部,第二绕线架上设置有内封装部,外封装部沿绝缘骨架的径向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内封装部上,也就是说,外封装部和内封装部存在相互层叠的部分,因而可以将第一绕线本体和第二绕线本体上的绕组封装起来,防止绕组的导线外露,进而可以保证在轭部套装至绝缘骨架上的过程中,轭部不会刮伤导线,也不会将导线从第一绕线部与第二绕线部之间推出,从而保证所组装形成的定子能正常工作,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骨架中绕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骨架中外封装部与内封装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骨架中外封装部与内封装部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绕线架;11-绕线本体;12-外封装部;121-第一弧形段;1211-第一平面;1212-第一斜面;122-第一直板段;13-内封装部;131-第二弧形段;132-第二直板段;14-散热缺口;15-内挡板;2-轭部;3-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缘骨架,其可以应用在定子上,且在定子的组装过程中,使该绝缘骨架与轭部2套装配合。绝缘骨架包括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第一绕线架包括第一绕线本体和外封装部12,在绝缘骨架的使用过程中,绕组3可以缠绕安装在第一绕线本体上;同时,沿绝缘骨架的径向(或者说定子的径向),外封装部12设置于第一绕线本体的外侧,且与第一绕线本体连接;相应地,第二绕线架包括第二绕线本体和内封装部13,第二绕线本体上也可以绕设安装有绕组3,且沿绝缘骨架的径向,内封装部13连接在第二绕线本体的外侧。在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组装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临近,且在绝缘骨架的径向上,使外封装部12位于内封装部13的外侧,同时,可以使外封装部12沿绝缘骨架的径向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内封装部13上。具体地,绝缘骨架可以仅由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组成,二者均可以为半圆形结构,优选地,绝缘骨架内除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之外,还包括其他绕线架;或者,第一绕线架和第二绕线架均设置有多个,进而通过多个第一绕线架和多个第二绕线架共同围成圆柱状结构的绝缘骨架。更具体地,第一绕线本体和第二绕线本体的结构和尺寸等可以对应相同,以保证相同的绕组3在被分别绕设安装至第一绕线本体和第二绕线本体上之后,所产生的效果基本一致,因此,第一绕线本体和第二绕线本体可以统称为绕线本体11;绕线本体11可以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外封装部12和内封装部13也均可以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为了防止因设置有外封装部12和内封装部13而造成整个绝缘骨架的尺寸增大,进而导致轭部2不能套设于绝缘骨架外,可选地,内封装部13可以为内缩凹陷结构,从而在外封装部12叠设于内封装部13外侧之后,仍可以保证轭部2等结构能正常套设安装于该绝缘骨架外。或者,还可以通过同时缩小内封装部13和外封装部12上二者叠设部分的厚度,达到在该绝缘骨架组装完成后,层叠设置的内封装部13和外封装部12也不会增大该绝缘骨架的原始尺寸,保证轭部2等结构能正常套装至该绝缘骨架外的目的。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绕线架,所述第一绕线架包括第一绕线本体和外封装部(12),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用于安装绕组(3),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所述外封装部(12)连接于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的外侧;/n第二绕线架,所述第二绕线架包括第二绕线本体和内封装部(13),所述第二绕线本体用于安装绕组(3),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所述内封装部(13)连接于所述第二绕线本体的外侧;/n其中,所述第一绕线架与所述第二绕线架相邻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上,所述外封装部(12)位于所述内封装部(13)的外侧,且所述外封装部(12)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内封装部(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绕线架,所述第一绕线架包括第一绕线本体和外封装部(12),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用于安装绕组(3),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所述外封装部(12)连接于所述第一绕线本体的外侧;
第二绕线架,所述第二绕线架包括第二绕线本体和内封装部(13),所述第二绕线本体用于安装绕组(3),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所述内封装部(13)连接于所述第二绕线本体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绕线架与所述第二绕线架相邻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上,所述外封装部(12)位于所述内封装部(13)的外侧,且所述外封装部(12)沿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内封装部(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装部(12)与所述内封装部(13)搭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装部(1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形段(121)和第一直板段(122),所述内封装部(13)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弧形段(131)和第二直板段(132),所述第一直板段(122)与所述第二直板段(132)搭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121)的方向,所述第一直板段(122)在所述绝缘骨架的径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沿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希陈飞龙叶小奔刘娜赵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