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19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对的背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悬挂板,所述悬挂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悬挂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孔,所述背板上与所述承载孔相对的位置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且所述连接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悬挂板代替背板承受力,能够避免背板上应力集中导致其损坏的问题。并且,悬挂板位于显示面板的背面与背板之间,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壳体与墙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安装显示装置所需要的空间,降低显示装置对安装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壁挂式显示装置因其美观性以及对室内空间的节约效果,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在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在壁挂时通常需要通过一个壁挂结构与之配合,实现显示装置与墙壁之间的固定。然而,现有的壁挂结构通常是由多根U型钢条、L型钢条经装配、焊接而成,占用墙面面积大,且使显示装置与墙壁之间仍具有较大间隙。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与墙壁接近贴合甚至完全贴合的壁挂式显示装置结构,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时能够与墙壁接近贴合甚至完全贴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对的背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悬挂板,所述悬挂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内,且所述悬挂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悬挂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孔,所述承载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悬挂板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背板上与所述承载孔相对的位置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且所述连接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背板。优选地,所述承载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通孔和小通孔,所述小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大通孔的直径,所述大通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悬挂板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所述小通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悬挂板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所述大通孔与所述小通孔轴线不重叠。优选地,所述悬挂板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围绕所述承载部设置,所述承载孔形成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方向的表面上形成有容纳凹槽,所述承载部从所述固定部上朝向所述壳体外部凸起,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连接孔中。优选地,所述承载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平齐。优选地,所述背板由玻璃制成,所述悬挂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悬挂板通过粘结剂粘结在所述背板上。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壁挂组件,所述壁挂组件包括壁挂板和至少一个悬挂杆,所述壁挂板包括用于朝向显示装置安装面的固定面和与所述固定面相对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与所述背板相对,所述悬挂杆从所述壁挂板的承载面上凸出,所述悬挂杆与所述承载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悬挂杆能够插入所述承载孔,以将所述壁挂板与所述悬挂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悬挂杆包括螺纹紧固件和挂接铆钉,所述挂接铆钉的头部铆接固定在所述壁挂板上,所述挂接铆钉的钉杆沿厚度方向穿过所述壁挂板,且所述挂接铆钉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承载面一侧,所述螺纹紧固件的螺杆部旋入所述挂接铆钉的自由端,且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头部从所述承载面上凸出;所述挂接铆钉的钉杆在横截面上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小通孔在横截面上的最大尺寸,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头部在横截面上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大通孔在横截面上的最大尺寸,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头部在横截面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小通孔在横截面上的最大尺寸。优选地,所述挂接铆钉的钉杆超出所述壁挂板的承载面的长度与所述悬挂板的承载部的厚度相同,所述螺纹紧固件的螺杆完全旋入所述挂接铆钉中。优选地,所述壁挂组件还包括多个墙钉,所述壁挂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壁挂板的墙钉孔,所述墙钉能够一一对应地插入多个所述墙钉孔与所述壁挂板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墙钉旋入所述墙钉孔中时,所述墙钉朝向所述背板的端部与所述壁挂板朝向所述背板的表面平齐。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侧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2中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壁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结构的局部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使用时的一种位姿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使用时的另一种位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显示面板20:背板21:连接孔30:悬挂板31:承载孔31a:大通孔31b:小通孔32:容纳凹槽40:壁挂板46:墙钉孔50:悬挂杆51:挂接铆钉52:螺纹紧固件60:墙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壳体,显示面板10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显示面板10的背面相对的背板20,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悬挂板30,悬挂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内,且悬挂板30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与背板20之间,悬挂板30与背板20固定连接,悬挂板3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孔31,承载孔31的深度方向与悬挂板30的厚度方向一致,背板20上与承载孔31相对的位置形成连接孔21,连接孔21与承载孔31相通,且连接孔21沿厚度方向贯穿背板20。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0的背面是指显示面板10上与显示面相对的面。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中,通常是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暴露在外,而其余的面均被所述壳体覆盖,本技术中对壳体如何限定显示面板10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显示装置的壳体上安装带有孔洞结构的支架,再将该孔洞结构对准壁挂结构上的紧固结构或者墙上的突起物(如钉子、螺丝等),使上述突起物插入显示装置壳体上的孔洞结构,以实现显示装置的悬挂。在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用于实现显示装置悬挂悬的承载孔31设置在悬挂板30上,由悬挂板30这一板状结构与背板20固定连接。在将本技术的显示装置挂在墙上或者支架上时,由悬挂板30代替背板20承受墙上或者支架上的紧固结构的力,避免了背板20直接与紧固结构接触时引起背板上的应力高度集中导致背板损坏的问题。并且,在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设置悬挂板30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与背板20之间,使得显示装置的壳体与墙面之间的距离较小,缩小了在墙壁上安装显示装置所需要的空间,降低了显示装置对安装环境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装置内部的电子器件等结构大小难以保持一致,因此背板与显示面板之间难免出现空隙,而本技术的悬挂板30正是设置在这些空隙中,合理利用了显示装置的内部空间,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直下式的显示装置。具体地,直下式显示装置中背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隙较大,具有足够的安装悬挂板的空间。优选地,背板20由玻璃制成,悬挂板30由金属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对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悬挂板,所述悬挂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内,且所述悬挂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悬挂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孔,所述承载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悬挂板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背板上与所述承载孔相对的位置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且所述连接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背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对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悬挂板,所述悬挂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限定的空间内,且所述悬挂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悬挂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孔,所述承载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悬挂板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背板上与所述承载孔相对的位置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且所述连接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背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通孔和小通孔,所述小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大通孔的直径,所述大通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悬挂板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所述小通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悬挂板且与所述承载孔相通,所述大通孔与所述小通孔轴线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板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围绕所述承载部设置,所述承载孔形成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方向的表面上形成有容纳凹槽,所述承载部从所述固定部上朝向所述壳体外部凸起,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连接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由玻璃制成,所述悬挂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悬挂板通过粘结剂粘结在所述背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广宁倪涛孙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