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599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42
本公开涉及干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气相干燥系统,该系统包括:干燥罐、蒸发器、缓冲罐、第一泵、收集罐、至少一个过滤器、三通阀、流量测试器以及控制装置。至少一个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三通阀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所述缓冲罐、所述第一泵之间;流量测试器设置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测试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缓冲罐的流量并生成流量信息;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流程测试器、所述三通阀,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生成一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第一泵的流量,以使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缓冲罐的流量均衡。本公开提供的气相干燥系统可以实现对被干燥物恒温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相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气相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气相干燥系统是通过高温气化的热介质对对象物进行加热,以达到干燥对象物的作用。气相干燥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
,例如,气相干燥系统可以对变压器、电容等设备进行干燥。其中,气相干燥系统的热介质可以采用煤油。相关技术中,气相干燥系统一般包括蒸发器和缓冲罐。缓冲罐可以向蒸发器传输热介质。一般蒸发器与缓冲罐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用于对从缓冲罐向蒸发器传输的热介质进出过滤。然而,气相干燥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器容易发生堵塞,从而影响传输到蒸发器内热介质的流量,进而影响气相干燥系统的干燥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相干燥系统。本公开提供的气相干燥系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过滤器阻塞影响干燥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气相干燥系统,该系统包括:干燥罐、蒸发器、缓冲罐、第一泵、收集罐、至少一个过滤器、三通阀、流量测试器、控制装置。干燥罐用于容纳被干燥物;蒸发器具有蒸发腔体,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蒸发器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体内的热介质,以向所述干燥罐提供高温气相热介质;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且与所述干燥罐连接,用于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以及回收所述干燥罐内的热介质;第一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缓冲罐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的动力;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连接;至少一个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三通阀,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所述蒸发腔体、所述第一泵之间,用于将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的热介质部分回流到所述第一泵的进口端;流量测试器,设置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测试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缓冲罐的流量并生成流量信息;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测试器、所述三通阀,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生成一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第一泵的流量,以使流向所述缓冲罐的热介质流量均衡。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蒸发腔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所述第一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所述收集罐通过第三阀门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废油罐,所述废油罐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之间,用于冷却所述干燥罐向所述收集罐传输的热介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收集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储油罐、第一管道、第二泵。储油罐与所述缓冲罐连接,能够储蓄热介质;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储油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第二泵设置于所述储油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将所述储油罐内的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传输到所述缓冲罐。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二管道、热交换器。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储油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与所述第一管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用于加热通过所述第二管道的热介质;所述第三泵还用于将所述储油罐内的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传输到所述缓冲罐。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缓冲罐之间。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泵,第三泵与所述第一泵并联设置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罐与所述缓冲罐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泵,第四泵设置于所述收集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将所述收集罐内的热介质传输到所述缓冲罐。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废水罐、第五泵。废水罐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收集罐的底部连接;第五泵,设置于所述废水罐与所述收集罐之间。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连接于所述收集罐。本公开提出一种气相干燥系统,该系统包括干燥罐、蒸发器、缓冲罐、第一泵、收集罐、至少一个过滤器、三通阀、流量测试器、控制装置。干燥罐用于容纳被干燥物;蒸发器具有蒸发腔体,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蒸发器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体内的热介质,以向所述干燥罐提供高温气相热介质;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且与所述干燥罐连接,用于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以及回收所述干燥罐内的热介质;第一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缓冲罐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的动力;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连接;至少一个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三通阀,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所述蒸发腔体、所述第一泵之间,用于将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的热介质部分回流到所述第一泵的进口端;流量测试器,设置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测试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缓冲罐的流量并生成流量信息;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测试器、所述三通阀,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生成一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第一泵的流量,以使流向所述缓冲罐的热介质流量均衡。本公开提供的气相干燥系统通过控制所述三通阀回流向所述第一泵的流量,从而控制三通阀流向蒸发器的流量,进而实现对被干燥物恒温干燥。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气相干燥系统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气相干燥系统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干燥罐,用于容纳被干燥物;/n蒸发器,具有蒸发腔体,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蒸发器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体内的热介质,以向所述干燥罐提供高温气相热介质;/n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且与所述干燥罐连接,用于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以及回收所述干燥罐内的热介质;/n第一泵,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缓冲罐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的动力;/n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连接;/n至少一个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n三通阀,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所述蒸发腔体、所述第一泵之间,用于将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的热介质部分回流到所述第一泵的进口端;/n流量测试器,设置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测试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缓冲罐的流量并生成流量信息;/n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测试器、所述三通阀,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生成一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第一泵的流量,以使流向所述缓冲罐的热介质流量均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燥罐,用于容纳被干燥物;
蒸发器,具有蒸发腔体,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蒸发器用于加热所述蒸发腔体内的热介质,以向所述干燥罐提供高温气相热介质;
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且与所述干燥罐连接,用于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以及回收所述干燥罐内的热介质;
第一泵,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缓冲罐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热介质的动力;
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连接;
至少一个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蒸发腔体之间;
三通阀,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所述蒸发腔体、所述第一泵之间,用于将向所述蒸发腔体传输的热介质部分回流到所述第一泵的进口端;
流量测试器,设置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用于测试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缓冲罐的流量并生成流量信息;
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测试器、所述三通阀,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生成一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三通阀流向所述第一泵的流量,以使流向所述缓冲罐的热介质流量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干燥罐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所述第一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缓冲罐连接,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所述收集罐通过第三阀门与所述蒸发腔体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
废油罐,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收集罐与所述干燥罐之间,用于冷却所述干燥罐向所述收集罐传输的热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林丘福生吴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