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76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包括工作箱、液压缸、支柱、支撑板、锤架支腿、第一活塞、油箱、第一连通管、进油管、出油管、泵缸、支板、第二活塞、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卡板、插杆和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不需吊车吊起锤架即可完成锤架垂直度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使用合理性。

Auxiliary device of adjustable perpendicularity high strain hamme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用于辅助调节高应变锤架垂直度的装置,其在建筑施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传统的高应变锤架由于场地不平或者场地地面硬度较低,锤架在使用过程中垂直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垂直度的调节,现有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使用时,通过吊车吊起锤架,工作人员调整地面平整度之后,吊车重新将锤架放置于地面来完成垂直度的调整;现有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使用中发现,通过吊车吊起锤架,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提高项目成本,使用合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需吊车吊起锤架即可完成锤架垂直度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使用合理性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包括工作箱、液压缸、支柱、支撑板、锤架支腿、第一活塞、油箱、第一连通管、进油管、出油管、泵缸、支板、第二活塞、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卡板、插杆和拉板,所述工作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前面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所述液压缸右侧壁和顶面分别与工作箱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内顶壁右半区域连接,液压缸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支柱底端穿过工作箱顶面右半区域和液压缸顶面右半区域与第一活塞顶面中央区域连接,第一活塞外侧壁与液压泵内侧壁紧密接触,支柱与工作箱及液压缸均机械密封,支柱顶端与支撑板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支撑板右端与锤架支腿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油箱底面与工作箱内底壁左半区域连接,油箱内部设置有第三储存腔,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油箱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第一连通管另一端与液压缸底面右半区域连通,所述进油管底端输出端与油箱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油管右端输入端与油箱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泵缸左侧壁与工作箱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泵缸内部设置有第四储存腔,所述支板底端穿过工作箱顶面左半区域和泵缸顶面中央区域,支板底端与第二活塞顶面中央区域连接,第二活塞外侧壁与泵缸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第一连通管上半区域连通,第二连通管另一端与泵缸底面右半区域连通,第三连通管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泵缸底面左半区域和油箱顶面左半区域连通,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卡板底端与工作箱顶面左半区域连接,卡板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矩形孔,支板左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所述插杆右端穿过矩形孔并插入最下侧一组第一矩形凹槽内,插杆左端与拉板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还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转轴和齿轮,所述前固定板底端和后固定板底端分别与工作箱顶面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前固定板上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孔,齿轮中央区域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圆孔,转轴穿过第二圆孔与后固定板上半区域轴连接,第二圆孔内侧壁与转轴外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轴前端穿过第一圆孔,支板右侧壁设置有与齿轮对应的多组第二矩形凹槽,齿轮左端与多组第二矩形凹槽啮合。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左端与转轴右侧壁前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支板顶端与限位板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转门、第二转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转门右侧壁与第一开口内前侧壁和第二开口内左侧壁铰接,第一拉杆后端和第二拉杆右端分别与第一转门前面左半区域和第二转门左侧壁前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还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弧形板,所述支撑杆左端与油箱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支撑杆顶面右半区域连接,连接杆顶端与弧形板底面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还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左铁钉和右铁钉,所述左安装板右端和右安装板左端分别与工作箱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铁钉底端和右铁钉底端分别穿过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所述第一连通管为硬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锤架底面分别设置有四组锤架支腿,本技术中描述的为左前侧一组锤架支腿及安装在左前侧一组锤架支腿上的垂直度调节装置,每组锤架支腿上均设置有本技术中所述的垂直度调节装置,当锤架在使用过程中锤架左前侧高度较低而导致垂直度较差时,需要将左前侧高度调高,以改善锤架的垂直度,此时向左抽拉插杆,使得插杆自卡板及支板上抽出,向下按压支板,支板带动第二活塞向下移动,第二活塞向下移动,第一单向阀允许液体自上而下流动而不允许液体自下而上移动,第二单向阀允许液体自下而上移动而不允许液体自上而下移动,故在支板在泵缸内向下移动时,泵缸内的液体油通过第二连通管流入右侧液压缸内,从而提升第一活塞的高度,进而提高左前侧一组锤架支腿的高度,当锤架的垂直度调节结束后,停止向下按压支板,此时将插杆右端穿过矩形孔并插入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一矩形凹槽内,将支板位置固定即可,当左前侧一组锤架支腿的高度较高而导致垂直度较差时,将插杆自卡板及支板上抽出,向上拉起支板,此时油箱内的液体油通过第三连通管流入泵缸内,在向上拉起支板的同时,将阀门打开,液压缸内的液体油通过第一连通管流入油箱内,第一活塞在液压缸内向下移动,从而降低左前侧一组锤架支腿的高度,当锤架垂直度调节结束后,停止向上拉动支板,将阀门关闭,将插杆右端穿过矩形孔并插入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一矩形凹槽内即可,根据锤架垂直度的偏离情况对每一组锤架支腿进行高度调节,从而调节锤架的垂直度即可,不需吊车吊起锤架即可完成锤架垂直度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使用合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工作箱、第二转门和第二拉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杆和弧形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工作箱;2、液压缸;3、支柱;4、支撑板;5、锤架支腿;6、第一活塞;7、油箱;8、第一连通管;9、进油管;10、出油管;11、泵缸;12、支板;13、第二活塞;14、第二连通管;15、第三连通管;16、卡板;17、插杆;18、拉板;19、前固定板;20、转轴;21、齿轮;22、把手;23、限位板;24、第一转门;25、第二转门;26、第一拉杆;27、第二拉杆;28、支撑杆;29、连接杆;30、弧形板;31、左安装板;32、左铁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包括工作箱1、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液压缸(2)、支柱(3)、支撑板(4)、锤架支腿(5)、第一活塞(6)、油箱(7)、第一连通管(8)、进油管(9)、出油管(10)、泵缸(11)、支板(12)、第二活塞(13)、第二连通管(14)、第三连通管(15)、卡板(16)、插杆(17)和拉板(18),所述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1)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前面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所述液压缸(2)右侧壁和顶面分别与工作箱(1)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内顶壁右半区域连接,液压缸(2)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支柱(3)底端穿过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和液压缸(2)顶面右半区域与第一活塞(6)顶面中央区域连接,第一活塞(6)外侧壁与液压泵内侧壁紧密接触,支柱(3)与工作箱(1)及液压缸(2)均机械密封,支柱(3)顶端与支撑板(4)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支撑板(4)右端与锤架支腿(5)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油箱(7)底面与工作箱(1)内底壁左半区域连接,油箱(7)内部设置有第三储存腔,第一连通管(8)一端与油箱(7)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第一连通管(8)另一端与液压缸(2)底面右半区域连通,所述进油管(9)底端输出端与油箱(7)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油管(10)右端输入端与油箱(7)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第一连通管(8)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泵缸(11)左侧壁与工作箱(1)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泵缸(11)内部设置有第四储存腔,所述支板(12)底端穿过工作箱(1)顶面左半区域和泵缸(11)顶面中央区域,支板(12)底端与第二活塞(13)顶面中央区域连接,第二活塞(13)外侧壁与泵缸(11)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连通管(14)一端与第一连通管(8)上半区域连通,第二连通管(14)另一端与泵缸(11)底面右半区域连通,第三连通管(1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泵缸(11)底面左半区域和油箱(7)顶面左半区域连通,第二连通管(14)和第三连通管(1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卡板(16)底端与工作箱(1)顶面左半区域连接,卡板(16)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矩形孔,支板(12)左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所述插杆(17)右端穿过矩形孔并插入最下侧一组第一矩形凹槽内,插杆(17)左端与拉板(18)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垂直度式高应变锤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液压缸(2)、支柱(3)、支撑板(4)、锤架支腿(5)、第一活塞(6)、油箱(7)、第一连通管(8)、进油管(9)、出油管(10)、泵缸(11)、支板(12)、第二活塞(13)、第二连通管(14)、第三连通管(15)、卡板(16)、插杆(17)和拉板(18),所述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1)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前面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所述液压缸(2)右侧壁和顶面分别与工作箱(1)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内顶壁右半区域连接,液压缸(2)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支柱(3)底端穿过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和液压缸(2)顶面右半区域与第一活塞(6)顶面中央区域连接,第一活塞(6)外侧壁与液压泵内侧壁紧密接触,支柱(3)与工作箱(1)及液压缸(2)均机械密封,支柱(3)顶端与支撑板(4)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支撑板(4)右端与锤架支腿(5)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油箱(7)底面与工作箱(1)内底壁左半区域连接,油箱(7)内部设置有第三储存腔,第一连通管(8)一端与油箱(7)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第一连通管(8)另一端与液压缸(2)底面右半区域连通,所述进油管(9)底端输出端与油箱(7)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油管(10)右端输入端与油箱(7)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第一连通管(8)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泵缸(11)左侧壁与工作箱(1)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泵缸(11)内部设置有第四储存腔,所述支板(12)底端穿过工作箱(1)顶面左半区域和泵缸(11)顶面中央区域,支板(12)底端与第二活塞(13)顶面中央区域连接,第二活塞(13)外侧壁与泵缸(11)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连通管(14)一端与第一连通管(8)上半区域连通,第二连通管(14)另一端与泵缸(11)底面右半区域连通,第三连通管(1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泵缸(11)底面左半区域和油箱(7)顶面左半区域连通,第二连通管(14)和第三连通管(1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卡板(16)底端与工作箱(1)顶面左半区域连接,卡板(16)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矩形孔,支板(12)左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所述插杆(17)右端穿过矩形孔并插入最下侧一组第一矩形凹槽内,插杆(17)左端与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正侯鑫王思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兵北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