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3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变形缝形成在结构楼板上;该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覆盖层、第一排水管、防水层、混凝土层、顶盖;所述覆盖层覆盖于凸起部上,并用于遮盖该变形缝;所述覆盖层具有嵌入变形缝内的嵌入部;该防水层覆盖于覆盖层上,并设置有连通孔;所述混凝土层设置于防水层上,且混凝土层上设置有与连通孔连通的间隙区;所述顶盖固定于混凝土层上端上,并用于遮盖该间隙区;所述第一排水管与覆盖层连接,并穿设于变形缝内,该第一排水管的其中一端与连通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水渗入变形缝内,还可避免该顶盖暴露于外部,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提高美观性。

A kind of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deformation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于结构楼板上的变形缝的防水处理,由于变形缝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目前,常通过利用顶盖固定在结构楼板上,以利用顶盖遮盖于变形缝上。但常常出现水从顶盖与结构楼板之间的缝隙渗入变形缝内,远不能达到人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其可避免水渗入变形缝内。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变形缝形成在结构楼板上;该结构楼板具有朝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变形缝贯穿该凸起部的顶面;该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覆盖层、第一排水管、防水层、顶盖;所述覆盖层覆盖于凸起部上,并用于遮盖该变形缝;所述覆盖层具有嵌入变形缝内的嵌入部;该防水层覆盖于覆盖层上,并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两混凝土层,且该两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与连通孔连通的间隙区;所述顶盖罩盖于该两混凝土层上端上,并用于遮盖该间隙区;所述第一排水管与覆盖层连接,并穿设于变形缝内,该第一排水管的其中一端与连通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所述覆盖层包括防水罩、以及水泥砂浆层;所述防水罩用于遮盖该变形缝,且所述嵌入部形成在所述防水罩上;所述凸起部的顶端被防水罩覆盖,其余部位被水泥砂浆层覆盖。该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包覆于混凝土层和顶盖上。该结构楼板上还固定有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分置于变形缝的两侧;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一进水口,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二进水口,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第一进水口、第三排水管的第二进水口均朝向于种植土层。所述嵌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通过安装孔与连通孔连通。所述顶盖由PVC卷材制成。所述防水层为液体卷材层。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其通过采用覆盖层、防水层、混凝土层、顶盖,可形成多层防护,而且,从顶盖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缝隙渗入的水可经间隙区、连通孔流入第一排水管内,并经第一排水管排入排水系统内,从而可避免水渗入变形缝内;此外,通过利用种植土层包覆于混凝土层和顶盖上,还可避免该顶盖暴露于外部,可起到保护作用,减少顶盖被碰撞损坏,同时,还可提高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中:10、结构楼板;11、凸起部;20、变形缝;30、覆盖层;31、防水罩;32、水泥砂浆层;33、嵌入部;34、安装孔;40、顶盖;50、第一排水管;60、防水层;61、连通孔;70、混凝土层;71、间隙区;80、种植土层;91、第二排水管;92、第三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变形缝20形成在结构楼板10上;该结构楼板10具有朝上凸起的凸起部11,所述变形缝20贯穿该凸起部11的顶面;该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覆盖层30、第一排水管50、防水层60、顶盖40;所述覆盖层30覆盖于凸起部11上,并用于遮盖该变形缝20;所述覆盖层30具有嵌入变形缝20内的嵌入部33;该防水层60覆盖于覆盖层30上,并设置有连通孔61;所述防水层60上设置有两混凝土层70,且该两混凝土层70之间设置有与连通孔61连通的间隙区71;所述顶盖40罩盖于该两混凝土层70上端上,并用于遮盖该间隙区71;所述第一排水管50与覆盖层30连接,并穿设于变形缝20内,该第一排水管50的其中一端与连通孔61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其通过采用覆盖层30、防水层60、混凝土层70、顶盖40,可形成多层防护,而且,从顶盖40与混凝土层70之间的缝隙渗入的水可经间隙区71、连通孔61流向第一排水管50,并经第一排水管50排入排水系统处,从而可避免水渗入变形缝20内。该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种植土层80;所述种植土层80包覆于混凝土层70和顶盖40上。而通过利用种植土层80包覆于混凝土层70和顶盖40上,还可避免顶盖40暴露于外部,从而可对顶盖40形成保护作用,以减少顶盖40被碰撞损坏的现象,并可提高美观性。优选的,所述嵌入部33上设置有安装孔34;所述第一排水管50通过安装孔34与连通孔61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一排水管50焊接在覆盖层30上,以方便于加工。优选的,所述覆盖层30包括防水罩31、以及水泥砂浆层32;所述防水罩31用于遮盖该变形缝20,且所述嵌入部33形成在所述防水罩31上;所述凸起部11的顶端被防水罩31覆盖,其余部位被水泥砂浆层32覆盖。而通过将覆盖层30采用防水罩31、水泥砂浆层32的结合设计,可确保对变形缝20防水效果的同时,并方便于施工操作。具体的,所述防水罩31通过螺钉固定在凸起部11上,从而可提高防水罩31固定的便捷性、稳固性。具体的,所述嵌入部33位于防水罩31的中间位置上。优选的,所述嵌入部33呈“U”形,该防水罩31还包括分别一体成型在该嵌入部33两侧的两平板部,该两平板部通过螺钉与结构楼板10连接。而通过将防水罩31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防水罩31的加工制作,并可降低成本。具体的,所述防水罩31由镀锌铁皮折弯形成,从而可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并可避免出现生锈现象,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优选的,该结构楼板10上还固定有第二排水管91和第三排水管92;所述第二排水管91和第三排水管92分置于变形缝20的两侧;所述第二排水管91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一进水口,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三排水管92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二进水口,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91的第一进水口、第三排水管92的第二进水口均朝向于种植土层80,从而使得从种植土层80流下的水可通过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流入第二排水管91、第三排水管92内,并经第二排水管91、第三排水管92排入排水系统。具体的,所述结构楼板10上设置有第一插装孔和第二插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91安装于第一插装孔内,第三排水管92安装于第二插装孔,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第二排水管91、第三排水管92的安装。优选的,所述顶盖40由PVC卷材制成,从而可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并可降低成本。具体的,所述顶盖40包括顶壁、分别设置在顶壁两侧并朝下延伸的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固定在结构楼板10上,而通过将顶盖40采用上述结构,从而方便于顶盖40的加工制作。优选的,所述防水层60为由液体卷材形成液体卷材层。而在施工时,可通过利用液体卷材喷涂于覆盖层30上,并经固化形成为所述液体卷材层。而通过将所述防水层60采用液体卷材层,可确保其防水效果的同时,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变形缝形成在结构楼板上;该结构楼板具有朝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变形缝贯穿该凸起部的顶面;其特征在于:该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覆盖层、第一排水管、防水层、顶盖;所述覆盖层覆盖于凸起部上,并用于遮盖该变形缝;所述覆盖层具有嵌入变形缝内的嵌入部;该防水层覆盖于覆盖层上,并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两混凝土层,且该两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与连通孔连通的间隙区;所述顶盖罩盖于该两混凝土层上端上,并用于遮盖该间隙区;所述第一排水管与覆盖层连接,并穿设于变形缝内,该第一排水管的其中一端与连通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变形缝形成在结构楼板上;该结构楼板具有朝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变形缝贯穿该凸起部的顶面;其特征在于:该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覆盖层、第一排水管、防水层、顶盖;所述覆盖层覆盖于凸起部上,并用于遮盖该变形缝;所述覆盖层具有嵌入变形缝内的嵌入部;该防水层覆盖于覆盖层上,并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两混凝土层,且该两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与连通孔连通的间隙区;所述顶盖罩盖于该两混凝土层上端上,并用于遮盖该间隙区;所述第一排水管与覆盖层连接,并穿设于变形缝内,该第一排水管的其中一端与连通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的排水系统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包括防水罩、以及水泥砂浆层;所述防水罩用于遮盖该变形缝,且所述嵌入部形成在所述防水罩上;所述凸起部的顶端被防水罩覆盖,其余部位被水泥砂浆层覆盖。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民鑫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