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纸造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68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纸造纸机,其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送带的传送部;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对废纸进行粉碎脱墨处理以形成无油墨的絮状纸屑的粉碎脱墨部;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粉碎脱墨部附近的用于对无油墨的絮状纸屑进行雾化处理以形成膏状物的雾化部;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粉碎脱墨部前方的用于对膏状物进行碾压处理以形成片状物的碾压部;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碾压部前方的用于对片状物进行烘干处理以形成再生纸张的烘干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在制作再生纸张的过程中无废液排放,较之传统造纸机实现了污染少、排放少,保护了自然环境。

Recycled pape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纸造纸机
本技术涉及废纸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纸造纸机。
技术介绍
现在我国的废纸回收是基于人民有意识地节约纸张,废纸利用,通过中间废纸回收商低价回收,高价卖给造纸厂的一系列流程。由于现在国民对废纸回收的认识度不高,且回收范围广,耗时长,中间的物流运输,工厂维护,发动宣传等,加上中间商赚取的差价,使得废纸回收整个流程复杂耗资,对当地的一些政府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因此,能够原地回收的再生纸的研制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和广泛的用途。但现在的废纸回收还是主要把废纸送到造纸厂进行再利用,造纸厂利用再生纸造纸机对废纸进行处理,如日本粒状胶工业株式会社推出的用于废纸再循环设备的造纸装置(中国专利号CN101225619A),该装置用现有工艺中制作的废纸纸浆来制造湿纸,送纸装置是由多个网格构成的造纸网结构,在一个家具大小的设备壳体内平直运行,网格用于过滤纸张悬浮液并使其脱水。但采用该装置并未实现无废水排放这一条,纵使在造纸形成的污水中加入试剂中和,也不可避免的会对造纸厂附近的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不能满足绿色印刷这一概念。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再生纸造纸机也并未在市场上普及化,性价比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再生纸造纸机,在制作再生纸张的过程中无废液排放,较之传统造纸机实现了零污染和零排放,保护了自然环境。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送带的传送部;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对废纸进行粉碎脱墨处理以形成无油墨的絮状纸屑的粉碎脱墨部;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粉碎脱墨部附近的用于对无油墨的絮状纸屑进行雾化处理以形成膏状物的雾化部;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粉碎脱墨部前方的用于对膏状物进行碾压处理以形成片状物的碾压部;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碾压部前方的用于对片状物进行烘干处理以形成再生纸张的烘干部。其中,所述粉碎脱墨部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上的用于将进入机壳内的废纸切割成纸片的粗粉碎装置;安装在机壳上且位于粗粉碎装置下方的用于防止粗粉碎装置堵塞的冲纸装置;安装在机壳上且位于冲纸装置下方的用于将纸片粉碎成絮状纸屑并分离纸屑及纸屑上的油墨的粉碎脱墨装置;安装在机壳上且位于粉碎脱墨装置下方的收料装置,具有用于过滤絮状纸屑的滤网。其中,所述粗粉碎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根转轴;沿转轴的轴向间隔安装的多个切纸刀片;其中,相邻两根转轴上的切纸刀片错位设置。其中,所述冲纸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两侧的至少一对喷头。其中,所述粉碎脱墨装置包括:并排安装在所述机壳上且中心轴与所述转轴中心轴方向垂直的一对转子;环设于每个转子外壁的用于将所述纸片粉碎成絮状纸屑的多排锤片;与一对转子分别连接的用于驱动一对转子相向高速旋转以便分离絮状纸屑及纸屑上的油墨的旋转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转子上的多排锤片分别包括沿转子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锤片,且一对转子上的锤片错位设置。优选的,所述锤片为T形锤片。特别是,所述T形锤片包括沿所述转子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段和沿所述转子的切向延伸的切向段,径向段的内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子外壁。其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粉碎脱墨装置下方的用于过滤絮状纸屑的筛网;与所述管道连接的用于将过滤后的絮状纸屑排出的鼓风机。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上且位于所述粗粉碎装置与所述粉碎脱墨装置之间的导料导向装置。优选的,所述导料导向装置包括其顶部与所述机壳铰接的三角板或呈倒V形的倒V形挡板,且三角板或倒V形挡板的用于与机壳铰接的铰接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粉碎脱墨装置的转子的中心轴方向平行。优选的,所述粗粉碎装置的切纸刀片及所述机壳内壁分别涂覆有用于防止静电的防静电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可对废纸原地回收与再制造,耗时少,价格低,可以重复利用废纸,减少对树木材料的使用,环保便捷,且制造再生纸的过程为无水再生纸,减少了传统造纸的打浆、排废等一系列重污染过程,实现了绿色印刷,清洁造纸,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且减化造纸工艺流程。2、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具有粉碎脱墨部,其打破传统,可直接将纸张类物质粉碎成絮状,是在粉碎机领域甚至废纸再利用领域不曾有过的创新性应用,使得造纸过程中无需脱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简化废纸造纸工艺。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废纸温水浸涨后被重新打成纸浆,采用本技术的粉碎脱墨部将会消除杂质(包括沙粒石子,和塑料膜、胶质、尘埃颗粒等)及残存油墨对再生纸质量的影响,在造纸过程中既不会产生废浆废液,又提高再生纸质量,符合我国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之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粉碎脱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两根转轴上切纸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喷头安装于机壳上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粉碎脱墨装置的一对转子及转子上设置锤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粉碎脱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采用本技术粉碎脱墨部对废纸进行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再生纸造纸机的立体图和主视图,由图1、图2可知,本技术的再生纸造纸机包括:支架100;安装于支架100上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送带的传送部200;安装于支架100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对废纸进行粉碎脱墨处理以形成无油墨的絮状纸屑的粉碎脱墨部400;安装于支架100上且位于粉碎脱墨部400附近的用于对无油墨的絮状纸屑进行雾化处理以形成膏状物的雾化部300;安装于支架100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行进方向为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位于粉碎脱墨部400、雾化部300前方的用于对膏状物进行碾压处理以形成片状物的碾压部500;安装于支架100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碾压部500前方的用于对片状物进行烘干处理以形成再生纸张的烘干部600。其中,本技术的各个部分由支架100支撑,传送部位于其它几个部分的最下方,其具有传送带并通过传送带实现整个造纸过程的循环输送,应用时,可在传送带上辅设塑料薄膜,使塑料薄膜随着传送带同步移动。在进行再生纸制造时,回收的废旧纸张由人工放入粉碎脱墨部中,对废纸进行粉碎与脱墨处理后形成絮状的纸屑,纸屑经滤筛后均匀洒落到位于粉碎脱墨部排出口下方的塑料薄膜上,并由传送带带动进入雾化部300下方,经雾化部300均匀撒胶后形成膏状物,膏状物由传送带带动进入碾压部500,由碾压部500碾压后形成片状物,片状物由传送带带动进入烘干部,待水分烘干后撕除塑料薄膜形成再生纸张,最后根据需要将再生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纸造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安装于支架上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送带的传送部;/n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对废纸进行粉碎脱墨处理以形成无油墨的絮状纸屑的粉碎脱墨部;/n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粉碎脱墨部附近的用于对无油墨的絮状纸屑进行雾化处理以形成膏状物的雾化部;/n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粉碎脱墨部前方的用于对膏状物进行碾压处理以形成片状物的碾压部;/n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碾压部前方的用于对片状物进行烘干处理以形成再生纸张的烘干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纸造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安装于支架上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送带的传送部;
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用于对废纸进行粉碎脱墨处理以形成无油墨的絮状纸屑的粉碎脱墨部;
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粉碎脱墨部附近的用于对无油墨的絮状纸屑进行雾化处理以形成膏状物的雾化部;
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粉碎脱墨部前方的用于对膏状物进行碾压处理以形成片状物的碾压部;
安装于支架上且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位于碾压部前方的用于对片状物进行烘干处理以形成再生纸张的烘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纸造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脱墨部包括:
机壳;
安装在机壳上的用于将进入机壳内的废纸切割成纸片的粗粉碎装置;
安装在机壳上且位于粗粉碎装置下方的用于防止粗粉碎装置堵塞的冲纸装置;
安装在机壳上且位于冲纸装置下方的用于将纸片粉碎成絮状纸屑并分离纸屑及纸屑上的油墨的粉碎脱墨装置;
安装在机壳上且位于粉碎脱墨装置下方的收料装置,具有用于过滤絮状纸屑的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纸造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粉碎装置包括:
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根转轴;
沿转轴的轴向间隔安装的多个切纸刀片;
其中,相邻两根转轴上的切纸刀片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纸造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纸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元胜季茂林高溯吴萌王靖扬张哲欣江子彧孙鉴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印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