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55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由多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组成,每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转向组件、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设置于两根横向轨道之间的两根竖向轨道,还包括连接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接驳轨道,所述两条接驳轨道分别与两边的竖向轨道隔着横向轨道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可以供多台转向穿梭车运行,保障转向穿梭车在轨道上可以随时换向、换轨,形成顺向物流,既可以保证每一台转向穿梭车发挥最大效果又不阻碍附近其他车子运行,在不增加轨道结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了仓储工作效率。

A dual channel track structure of steering shu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穿梭车实现了将货物托盘或空托盘从一个位置搬运到另一个位置的功能,因此在物流仓储领域其作用越来越突出,穿梭车的行走需要在轨道上实现,现在比较多的堆垛机+穿梭车组合系统及子母穿梭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单轨道系统,单轨道系统在运行时一般只供一台穿梭车通行,速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在一个轨道内增加穿梭车以增加速度,会出现路线冲突而撞车的情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仓储的工作效率,因为配合的堆垛机或者母穿梭车数量无法增多,如果要增加通行效率,必须设置多条通行通道,这会降低总体仓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子母穿梭车、堆垛机+穿梭车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可以供多台转向穿梭车在该轨道上运行,保障转向穿梭车在轨道上可以随时换向、换轨,形成顺向物流,既可以保证每一台转向穿梭车发挥最大效果又不阻碍附近其他车子运行。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由多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组成,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转向组件、与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并排平行的第二轨道转向组件、连接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接驳组件,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设置于两根横向轨道之间的两根竖向轨道,所述接驳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接驳轨道,所述两条接驳轨道分别与两边的竖向轨道隔着横向轨道对接。进一步的,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还包括用于支撑两对横向轨道的立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的两根竖向轨道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两根竖向轨道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加强筋。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中的固定加强筋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中的固定加强筋的数量均均≥2。作为优选的,所述竖向轨道之间的两根固定加强筋平行排列设置。作为另一优选的,所述竖向轨道之间的两根固定加强筋交叉设置。作为另一优选的,所述竖向轨道之间的固定加强筋平行排列和十字交叉组合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的两侧均连接有穿梭货架仓储轨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由多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组成,每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转向组件、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设置于两根横向轨道之间的两根竖向轨道,还包括连接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接驳轨道,所述两条接驳轨道分别与两边的竖向轨道隔着横向轨道对接,本技术提供的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可以供多台转向穿梭车运行,保障转向穿梭车在轨道上可以随时换向、换轨,形成顺向物流,能使他们走最合理最短的路径,既可以保证每一台转向穿梭车发挥最大效果又不阻碍附近其他车子运行,在不增加轨道结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了仓储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由多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组成,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转向组件、与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并排平行的第二轨道转向组件、连接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接驳组件,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51、52(71、72)、设置于两根横向轨道51、52(71、72)之间的两根竖向轨道53、54(73、74),所述接驳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接驳轨道59、60,所述两条接驳轨道59、60分别与两边的竖向轨道53、54(73、74)隔着横向轨道52(71)对接,所述横向轨道51(72)的外侧连接有穿梭货架仓储轨道57、58(77、78)。本技术提供的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可以供多台转向穿梭车运行,保障转向穿梭车在轨道上可以随时换向、换轨,形成顺向物流,能使他们走最合理最短的路径,既可以保证每一台转向穿梭车发挥最大效果又不阻碍附近其他车子运行,在不增加轨道结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了仓储工作效率。转向穿梭车在本技术的双通道式轨道结构上的行走原理如下:转向穿梭车从穿梭货架仓储轨道77、78出发,越过横向轨道72进入竖向轨道73、74,当转向穿梭车车体全部进入竖向轨道73、74,介于横向轨道71和72之间,转向穿梭车前后两侧的车轮下放至横向轨道71、72的同时,顶起转向穿梭车,转向穿梭车的左右两侧的车轮脱离竖向轨道73、74。转向穿梭车换向,按照指令转向90度沿着横向轨道71、72行走。当车体全部进入竖向轨道73、74,如果不转向,则继续前进,越过横向轨道71,穿过接驳轨道59、60以及横向轨道52,进入竖向轨道53、54,当车体全部进入竖向轨道53、54,介于横向轨道51和52之间,转向穿梭车前后两侧的车轮下放至横向轨道51、52的同时,顶起转向穿梭车,转向穿梭车的左右两侧的车轮脱离竖向轨道53、54,转向穿梭车换向,按照指令转向90度沿着横向轨道51、52前行。当车体全部进入竖向轨道53、54,介于横向轨道51和52之间,如转向穿梭车不转向,则继续前行越过横向轨道51,就可以进入穿梭货架仓储轨道57、58。其中,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还包括用于支撑两对横向轨道的立柱61、62、63、64、65、66,为了保障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其中,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的两根竖向轨道53、54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两根竖向轨道73、74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加强筋,此实施例中固定加强筋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为55、56和75、76,所述固定加强筋55、56(75、76)平行排列,用于加固竖向轨道53、54(73、74),加强结构稳定性。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加强筋55、56(75、76)十字交叉设置,固定加强筋的交叉组合更能加强结构稳定性,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此处不再累述。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加强筋的数量为四个,其中在平行排列的固定加强筋55、56(75、76)之间还设置有十字交叉的固定加强筋67、68(69、70),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此处不再累述。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加强筋的数量为四个,其中在十字交叉设置的固定加强筋55、56(75、76)之间还设置有平行排列的固定加强筋67、68(69、70),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其他结构同实施例2,此处不再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组成,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转向组件、与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并排平行的第二轨道转向组件、连接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接驳组件,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设置于两根横向轨道之间的两根竖向轨道,所述接驳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接驳轨道,所述两条接驳轨道分别与两边的竖向轨道隔着横向轨道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双通道式轨道单元组成,所述双通道式轨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转向组件、与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并排平行的第二轨道转向组件、连接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接驳组件,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设置于两根横向轨道之间的两根竖向轨道,所述接驳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接驳轨道,所述两条接驳轨道分别与两边的竖向轨道隔着横向轨道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的两根竖向轨道和第二轨道转向组件的两根竖向轨道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转向组件中的固定加强筋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豪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豪坤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