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42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包括:供线轴、引线轴与支架,所述供线轴滑动设置在锁线机的上表面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处于所述供线轴上方,所述引线轴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线筒上的订缝用线穿过的引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线筒安装比较少时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线筒的效果。

A kind of wire supply mechanism on the automatic wire loc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锁线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
技术介绍
锁线机由搭页输帖、缓冲定位、传动、锁线、出书计数和电器控制等系统组成,锁线装订指的是用针、线将书帖钉在一起的装订方法,大多用来装订结实、持久耐用的书籍,是厚本平装书和精装书印后装订的重要机械,锁线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供线机构,供线机构是给锁线机供给书本锁线时的订缝用线的机构。现有的供线机构是设置在锁线机的上方表面,包括:供线轴、引线杆与支架,供线轴设置有多根,供线轴固定在锁线机的上表面,引线杆也设置有多根,引线杆固定在支架上且处于供线轴的正上方,支架也设置在锁线机的上表面,引线轴上开设有若干引线孔,引线孔供订缝用线穿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供线轴固定在锁线机的上表面且设置有多根,引线轴也设置有多根且设置在供线轴的正上方,因不同种类的书本厚度一般不同,使得不同种类的书本在锁线机上进行装订时需要的线筒数量也不同,在线筒数量不需要那么多时,就会空出供线轴与引线轴,多余的供线轴与引线轴占用了空出的空间,对于线筒的安放是有阻碍的,工作人员在安装线筒时的操作空间就会不充足,不利于操作,故而有待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具有在线筒安装比较少时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线筒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包括:供线轴、引线轴与支架,所述供线轴滑动设置在锁线机的上表面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处于所述供线轴上方,所述引线轴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线筒上的订缝用线穿过的引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筒数量少时,首先将多余的引线轴滑动到支架的一端,将线筒上方的空间空出,之后再将多余的供线轴沿锁线机的上表面滑动到锁线机上表面的一端,空出线筒的安装空间,最后将需要安装线筒的供线轴及引线轴移动一下,使得供线轴与引线轴尽量处于锁线机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此时再将线筒安装在供线轴上,相对于现有的供线机构的设置方式,此种设置方式因工作人员将多余的供线轴与引线轴均移动到别的位置上,所以线筒在安装时就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不至于束手束脚,便于线筒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线机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供线轴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缺口处时可沿所述第一缺口滑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设置,使得供线轴可以在锁线机的上表面进行稳定的滑动,供线轴滑动时不易出现倾倒的情况,第一缺口的设置,使得供线轴在不使用时可以被取下来,进一步减少了供线轴在闲置时所占用的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槽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的设置,使得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滑动到预定的位置时可以被固定住,第一滑块就不易出现再胡乱滑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引线轴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滑槽一端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二缺口位置时可沿所述第二缺口滑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的设置,达到了引线轴与支架滑动连接的目的,而且还使得引线轴在支架上滑动时更加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卡槽,与此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的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块的设置,便于第二滑块在滑动到相应的位置时能够被固定住位置,使得供线机构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第二卡槽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使得第二卡块在进入第二卡槽中后,处于没有第二卡块一端的第二滑块不易滑出与其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线孔设置在所述供线轴的正上方,一个所述引线孔正对一根所述供线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孔设置在供线轴的正上方,方便供线轴上的装订用线穿过引线孔,而且装订用线也容易从供线轴上被拉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线孔两端端口位置进行了倒圆角处理,所述引线孔倒圆角位置设置有一层不锈钢包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孔的两端端口位置进行了倒圆角处理,且在倒圆角处理的位置设置一层不锈钢包片,使得装订用线穿过引线孔的两端端口时不易被端口的边缘割断,起到了保护装订用线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线机上表面设置有透明盖体,所述透明盖体将所述支架、所述引线轴及所述供线轴盖住,所述透明盖体与所述锁线机上表面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盖体的设置,使得生产环境中的灰尘不易落到供线机构上,装订用线会更加的干净清洁,而且透明盖体的设置还不会影响到工作人员观察供线机构,透明盖体与锁线机上表面铰接,使得透明盖体便于打开与关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线筒数量少时,首先将多余的引线轴滑动到支架的一端,将线筒上方的空间空出,之后再将多余的供线轴沿锁线机的上表面滑动到锁线机上表面的一端,空出线筒的安装空间,最后将需要安装线筒的供线轴及引线轴移动一下,使得供线轴与引线轴尽量处于锁线机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此时再将线筒安装在供线轴上,相对于现有的供线机构的设置方式,此种设置方式因工作人员将多余的供线轴与引线轴均移动到别的位置上,所以线筒在安装时就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不至于束手束脚,便于线筒的更换;2.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设置,使得供线轴可以在锁线机的上表面进行稳定的滑动,供线轴滑动时不易出现倾倒的情况,第一缺口的设置,使得供线轴在不使用时可以被取下来,进一步减少了供线轴在闲置时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引线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供线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线轴;11、第一滑块;111、圆杆;1111、第一卡块;112、圆盘;2、引线轴;21、引线孔;211、不锈钢包片;22、第二滑块;221、第二卡块;3、支架;31、竖杆;32、横杆;321、第二滑槽;3211、第二缺口;3212、第二卡槽;4、锁线机;41、第一滑槽;411、第一缺口;412、第一卡槽;5、透明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包括:供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线轴(1)、引线轴(2)与支架(3),所述供线轴(1)滑动设置在锁线机(4)的上表面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2)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2)处于所述供线轴(1)上方,所述引线轴(2)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线筒上的订缝用线穿过的引线孔(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线轴(1)、引线轴(2)与支架(3),所述供线轴(1)滑动设置在锁线机(4)的上表面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2)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引线轴(2)处于所述供线轴(1)上方,所述引线轴(2)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线筒上的订缝用线穿过的引线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线机(4)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41),所述供线轴(1)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槽(41)与所述第一滑块(11)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41)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411),所述第一滑块(11)沿所述第一滑槽(41)滑动至所述第一缺口(411)处时可沿所述第一缺口(411)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1)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槽(412),所述第一滑块(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412)相适配的第一卡块(1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锁线机上的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滑槽(321),所述引线轴(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与所述第二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佳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