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40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吹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其可为收料轴更换提高便捷程度,减少工作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对膜的固定限位结构,减少不同宽度的膜的移位现象,降低装置的使用局限性;包括挤出装置和机头,机头设置于挤出装置顶端,挤出装置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输料装置,第三转轴前端设置有收膜轴,还包括两组第一电机和两组支板,第三支架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板,收膜轴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连接轴,还包括两组气缸和两组第一固定板。

A film blowing machine for plastic gravure film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吹膜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是一种用于塑料袋加工过程中,进行薄膜的生产时所使用装置,其在吹膜装置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包括挤出装置和机头,机头设置于挤出装置顶端,挤出装置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输料装置,两组输料装置输出端分别与挤出装置两组输入端连通,机头顶端连通设置有膜头,膜头前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两组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转轴,两组第一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支架右端和右侧第一支架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架前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架,两组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支架右端和右侧第二支架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二支架前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两组第三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支架右端和右侧第三支架左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前端设置有收膜轴;这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在使用时输料装置将熔融后的料传输至挤出机内,挤出机将料挤出后传输至机头内,机头对材料进行吹塑并在膜头的作用下进行成型,成型后的塑料膜传输至两组第一转轴之间,两组第一转轴对塑料膜进行挤压成袋,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对膜进行传输;这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使用中发现,收膜轴进行更换时步骤较为繁琐,同时较为浪费工作时间,工作速率较低;同时对不同宽度的膜进行收膜时较易出现塑料膜移位的现象,装置的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为收料轴更换提高便捷程度,减少工作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对膜的固定限位结构,减少不同宽度的膜的移位现象,降低装置的使用局限性的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包括挤出装置和机头,机头设置于挤出装置顶端,挤出装置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输料装置,两组输料装置输出端分别与挤出装置两组输入端连通,机头顶端连通设置有膜头,膜头前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两组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转轴,两组第一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支架右端和右侧第一支架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架前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架,两组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支架右端和右侧第二支架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二支架前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两组第三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支架右端和右侧第三支架左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前端设置有收膜轴;还包括两组第一电机和两组支板,第三支架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板,两组支板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顶端前侧和顶端后侧连接,收膜轴设置于两组支板之间,两组支板顶端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收膜轴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连接轴,收膜轴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左侧第一螺纹杆右端和右侧第一螺纹杆左端分别与收膜轴左端和右端连接,左侧连接轴右端和右侧连接轴左端均设置有螺纹槽,左侧第一螺纹杆左端和右侧第一螺纹杆右端分别螺装插入至两组螺纹槽内,两组连接轴底端分别与两组凹槽可转动接触,左侧连接轴左端和右侧连接轴右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左侧第一齿轮右端和右侧第一齿轮左端分别与左侧连接轴左端和右侧连接轴右端连接,两组第一齿轮底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两组第二齿轮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齿轮底端啮合接触,两组第一电机分别设置于左侧第二齿轮左端和右侧第二齿轮右端,两组第一电机输出端分别与左侧第二齿轮左端和右侧第二齿轮右端连接;还包括两组气缸和两组第一固定板,两组气缸分别设置于两组支板前端,两组支板前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两组第二支撑板后端分别与两组支板前端连接,两组气缸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板顶端,两组第一固定板分别设置于左侧气缸右侧和右侧气缸左侧,左侧第一固定板左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右端分别与两组气缸输出端连接,两组第一固定板顶端分别与收膜轴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还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螺纹杆,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左端,第一支撑板顶端设置有滑道,第二螺纹杆设置于滑道内,第二螺纹杆右端与滑道右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左端穿过第一支撑板左端后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螺纹杆左侧螺纹和右侧螺纹螺向相反,第二螺纹杆外侧壁左侧和右侧均螺装套设有螺纹管,两组螺纹管顶端均设置有滑杆,两组滑杆底端分别与两组螺纹管顶端连接,两组滑杆顶端分别与两组支板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还包括两组第一螺栓和两组第二螺栓,左侧连接轴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两组第一螺纹孔均与左侧螺纹槽连通,两组第一螺栓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螺纹孔内,上侧第一螺栓底端和下侧第一螺栓顶端分别螺装插入至两组第一螺纹孔内并分别与第一螺纹杆顶端和底端贴紧,右侧连接轴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两组第二螺纹孔均与右侧螺纹槽连通,两组第二螺栓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二螺纹孔内,上侧第二螺栓底端和下侧第二螺栓顶端分别螺装插入至两组第二螺纹孔内并分别与第二螺纹杆顶端和底端贴紧。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还包括防滑圈,防滑圈设置于收膜轴外侧壁,防滑圈内侧壁与收膜轴外侧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还包括两组第二固定板,两组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左侧支板左端和右侧支板右端,左侧第二固定板右端和右侧第二固定板左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左端中部和右侧支板右端中部连接,两组第一电机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第二固定板顶端。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还包括两组固定架,两组固定架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二固定板底端,两组固定架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板底端连接,左侧固定架右端和右侧固定架左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左端下侧和右侧支板右端下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还包括电机架,电机架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左端,电机架内侧壁与第二电机外侧壁连接,电机架右端与第一支撑板左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两组第一电机分别带动两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两组第一齿轮随之进行转动,两组连接轴随之进行转动,收膜轴在两组连接轴转动的同时随之进行转动,收膜轴在转动的同时对塑料膜进行收取,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在对收膜轴进行更换时,可通过两组第一螺纹杆将收膜轴螺下,实现对收膜轴的更换,减少了收膜轴与两组支板的分离更换步骤,为收料轴更换提高便捷程度,减少工作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两组气缸可分别带动两组第一固定板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因此可根据实际中膜的宽度对两组第一固定板进行调节,减少不同宽度的膜的移位现象,降低装置的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部分结构左视图;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挤出装置;2、机头;3、输料装置;4、第一支架;5、第一转轴;6、第二支架;7、第二转轴;8、第三支架;9、第三转轴;10、收膜轴;11、第一电机;12、支板;13、第一支撑板;14、连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包括挤出装置(1)和机头(2),机头(2)设置于挤出装置(1)顶端,挤出装置(1)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输料装置(3),两组输料装置(3)输出端分别与挤出装置(1)两组输入端连通,机头(2)顶端连通设置有膜头,膜头前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4),两组第一支架(4)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转轴(5),两组第一转轴(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支架(4)右端和右侧第一支架(4)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架(4)前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架(6),两组第二支架(6)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支架(6)右端和右侧第二支架(6)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二支架(6)前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8),两组第三支架(8)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9),第三转轴(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支架(8)右端和右侧第三支架(8)左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9)前端设置有收膜轴(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电机(11)和两组支板(12),第三支架(8)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3)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板(12),两组支板(12)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3)顶端前侧和顶端后侧连接,收膜轴(10)设置于两组支板(12)之间,两组支板(12)顶端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收膜轴(10)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4),收膜轴(10)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5),左侧第一螺纹杆(15)右端和右侧第一螺纹杆(15)左端分别与收膜轴(10)左端和右端连接,左侧连接轴(14)右端和右侧连接轴(14)左端均设置有螺纹槽,左侧第一螺纹杆(15)左端和右侧第一螺纹杆(15)右端分别螺装插入至两组螺纹槽内,两组连接轴(14)底端分别与两组凹槽可转动接触,左侧连接轴(14)左端和右侧连接轴(14)右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6),左侧第一齿轮(16)右端和右侧第一齿轮(16)左端分别与左侧连接轴(14)左端和右侧连接轴(14)右端连接,两组第一齿轮(16)底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17),两组第二齿轮(17)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齿轮(16)底端啮合接触,两组第一电机(11)分别设置于左侧第二齿轮(17)左端和右侧第二齿轮(17)右端,两组第一电机(11)输出端分别与左侧第二齿轮(17)左端和右侧第二齿轮(17)右端连接;还包括两组气缸(18)和两组第一固定板(19),两组气缸(18)分别设置于两组支板(12)前端,两组支板(12)前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两组第二支撑板(20)后端分别与两组支板(12)前端连接,两组气缸(18)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板(20)顶端,两组第一固定板(19)分别设置于左侧气缸(18)右侧和右侧气缸(18)左侧,左侧第一固定板(19)左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19)右端分别与两组气缸(18)输出端连接,两组第一固定板(19)顶端分别与收膜轴(10)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凹印薄膜加工用吹膜机,包括挤出装置(1)和机头(2),机头(2)设置于挤出装置(1)顶端,挤出装置(1)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输料装置(3),两组输料装置(3)输出端分别与挤出装置(1)两组输入端连通,机头(2)顶端连通设置有膜头,膜头前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4),两组第一支架(4)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转轴(5),两组第一转轴(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支架(4)右端和右侧第一支架(4)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架(4)前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架(6),两组第二支架(6)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支架(6)右端和右侧第二支架(6)左端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二支架(6)前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8),两组第三支架(8)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9),第三转轴(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支架(8)右端和右侧第三支架(8)左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9)前端设置有收膜轴(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电机(11)和两组支板(12),第三支架(8)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3)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板(12),两组支板(12)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3)顶端前侧和顶端后侧连接,收膜轴(10)设置于两组支板(12)之间,两组支板(12)顶端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收膜轴(10)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4),收膜轴(10)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5),左侧第一螺纹杆(15)右端和右侧第一螺纹杆(15)左端分别与收膜轴(10)左端和右端连接,左侧连接轴(14)右端和右侧连接轴(14)左端均设置有螺纹槽,左侧第一螺纹杆(15)左端和右侧第一螺纹杆(15)右端分别螺装插入至两组螺纹槽内,两组连接轴(14)底端分别与两组凹槽可转动接触,左侧连接轴(14)左端和右侧连接轴(14)右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6),左侧第一齿轮(16)右端和右侧第一齿轮(16)左端分别与左侧连接轴(14)左端和右侧连接轴(14)右端连接,两组第一齿轮(16)底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17),两组第二齿轮(17)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齿轮(16)底端啮合接触,两组第一电机(11)分别设置于左侧第二齿轮(17)左端和右侧第二齿轮(17)右端,两组第一电机(11)输出端分别与左侧第二齿轮(17)左端和右侧第二齿轮(17)右端连接;还包括两组气缸(18)和两组第一固定板(19),两组气缸(18)分别设置于两组支板(12)前端,两组支板(12)前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两组第二支撑板(20)后端分别与两组支板(12)前端连接,两组气缸(18)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板(20)顶端,两组第一固定板(19)分别设置于左侧气缸(18)右侧和右侧气缸(18)左侧,左侧第一固定板(19)左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19)右端分别与两组气缸(18)输出端连接,两组第一固定板(19)顶端分别与收膜轴(10)底端左侧和底端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誉宏包装装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