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线拉丝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2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拉丝机组,主要包括控制箱、电动机驱动箱等,电动机驱动箱上安装有转盘A和转盘B,转盘A和转盘B之间安装过线器,电动机驱动箱左侧安装支杆,支杆顶端连接有滑轮A,滑轮A下方放置过线杆,过线杆旁放置粗线线圈,电动机驱动箱右侧安装控制箱,控制箱内部安装细铜线依次经过的转盘C、滑轮B、转杆、转轮、细线盘线圈,转杆和转轮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经过拉丝的铜线进行有效的后续处理,使得成品铜线的硬度、粗细度、切削加工性以及表面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生产的产品综合了铜线的高导电性、抗腐蚀性和钢的重量轻、强度高、屏蔽性能好的优点,具有出色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线拉丝机组
本技术涉及铜线拉丝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拉丝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铜线拉丝机组设备行业中,对于经过初步拉丝工序的铜线需要进行进一步拉丝,传统相关行业中通常仅仅使用普通拉丝机组设备对铜线进行拉丝,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般普通拉丝机组设备不是自动化一体机,需要分成二部分进行,即拉丝机组拉丝后再通过退火降温机组降温成型。传统方法拉过的铜线一般硬度较大,较粗,使得获得的成品在后期例如切削加工等工序中容易出现变形与裂纹倾向等质量问题,同时由于铜线表面温度较高,会对收线装置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线拉丝机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铜线拉丝机组,主要包括控制箱、电动机驱动箱、转盘A、滑轮A、过线杆、粗线线圈、过线器、转盘B、转盘C、滑轮B、转杆、转轮、细线盘线圈、支杆、细铜线,电动机驱动箱上安装有转盘A和转盘B,转盘A和转盘B之间安装过线器,电动机驱动箱左侧安装支杆,支杆顶端连接有滑轮A,滑轮A下方放置过线杆,过线杆旁放置粗线线圈,电动机驱动箱右侧安装控制箱,控制箱内部安装细铜线依次经过的转盘C、滑轮B、转杆、转轮、细线盘线圈,转杆和转轮相互连接。所述转盘A、转盘B、转盘C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控制箱设置有启动与停止按钮,控制箱控制联动电动机驱动箱。所述粗线线圈内粗铜线缠绕在过线杆上,经过滑轮A进入转盘A,粗铜线经过转盘A后进入过线器。所述过线器上设有过线摩擦轮,过线摩擦轮将粗线线圈磨成细铜线并送入转盘B。所述过线器上方安装冷却水喷头以降温过线摩擦轮及细铜线。所述细铜线经过转盘B后依次进入转盘C、滑轮B、转杆、转轮,最后进入细线盘线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对经过拉丝的铜线进行有效的后续处理,使得成品铜线的硬度、粗细度、切削加工性以及表面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2、本技术生产的产品综合了铜线的高导电性、抗腐蚀性和钢的重量轻、强度高、屏蔽性能好的优点,具有出色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盘A和转盘B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过线器部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过线摩擦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控制箱1、启动与停止按钮2、电动机驱动箱3、转盘A4、滑轮A5、过线杆6、粗线线圈7、过线器8、转盘B9、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冷却水喷头15、粗铜线16、支杆17、细铜线18、过线摩擦轮8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铜线拉丝机组,主要包括控制箱1、电动机驱动箱3、转盘A4、滑轮A5、过线杆6、粗线线圈7、过线器8、转盘B9、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支杆17、细铜线18,电动机驱动箱3上安装有转盘A4和转盘B9,转盘A4和转盘B9之间安装过线器8,电动机驱动箱3左侧安装支杆17,支杆17顶端连接有滑轮A5,滑轮A5下方放置过线杆6,过线杆6旁放置粗线线圈7,电动机驱动箱3右侧安装控制箱1,控制箱1设置有启动与停止按钮2,控制箱1控制联动电动机驱动箱3。控制箱1内部安装细铜线18依次经过的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转盘A4、转盘B9、转盘C10位于同一高度。转杆12和转轮13相互连接。粗线线圈7内粗铜线16缠绕在过线杆6上,经过滑轮A5进入转盘A4,粗铜线16经过转盘A4后进入过线器8。过线器8上设有过线摩擦轮81,过线摩擦轮81将粗线线圈7磨成细铜线18并送入转盘B9。过线器8上方安装冷却水喷头15以降温过线摩擦轮81及细铜线18。细铜线18经过转盘B9后依次进入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最后进入细线盘线圈14。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拉丝机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控制箱(1)、电动机驱动箱(3)、转盘A(4)、滑轮A(5)、过线杆(6)、粗线线圈(7)、过线器(8)、转盘B(9)、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支杆(17)、细铜线(18),电动机驱动箱(3)上安装有转盘A(4)和转盘B(9),转盘A(4)和转盘B(9)之间安装过线器(8),电动机驱动箱(3)左侧安装支杆(17),支杆(17)顶端连接有滑轮A(5),滑轮A(5)下方放置过线杆(6),过线杆(6)旁放置粗线线圈(7),电动机驱动箱(3)右侧安装控制箱(1),控制箱(1)内部安装细铜线(18)依次经过的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转杆(12)和转轮(13)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拉丝机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控制箱(1)、电动机驱动箱(3)、转盘A(4)、滑轮A(5)、过线杆(6)、粗线线圈(7)、过线器(8)、转盘B(9)、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支杆(17)、细铜线(18),电动机驱动箱(3)上安装有转盘A(4)和转盘B(9),转盘A(4)和转盘B(9)之间安装过线器(8),电动机驱动箱(3)左侧安装支杆(17),支杆(17)顶端连接有滑轮A(5),滑轮A(5)下方放置过线杆(6),过线杆(6)旁放置粗线线圈(7),电动机驱动箱(3)右侧安装控制箱(1),控制箱(1)内部安装细铜线(18)依次经过的转盘C(10)、滑轮B(11)、转杆(12)、转轮(13)、细线盘线圈(14),转杆(12)和转轮(13)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拉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A(4)、转盘B(9)、转盘C(10)位于同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根火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鑫隆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