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煮茶机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结构包含:驱动件;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被驱动件所带动,旋转杆伸入所述机体的容置空间内;搅拌件,所述的搅拌件设于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并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且与容置空间内部的底部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通过搅拌件产生大区域的扰动,不仅使水表面的波动幅度增加,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并提升水的水流速度而产生更多波浪状的流体状况,让溶水的气体量提升,获得优良的泡茶的质量。
A mixing device of tea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煮茶机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自古泡茶是极为讲究的事,要了解泡茶的顺序且各种茶类的泡法及器具可能泡出好茶,其中,以选择泡茶的水为影响茶的品质的关键,古时以符合(源、活、甘、清、轻)的原则,讲究水的源头、水的活性、水的甘甜、水的清澈、水的质轻,符合上述五个原则的水即是泡茶的首选,则泉水是符合上述五个原则的泡茶的好水,以山岩涓流汇集的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到了现代以科学试验的方法,分析试验泉水而得知有的泉水含盐类过高或硬度太硬则不适合泡茶,以及(含有二氧化碳及氧气的泉水才适合泡茶)的结论,现代为了以人工的方法做出富含气体的水来泡茶,进一步会以搅拌的方式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让水中的二氧化碳及氧气的含量增加,以符合适合泡茶的水。如图7所示,现有的煮茶机90包含配置加热器911的机壳91、搅拌件92及盖子93,该机壳91的内部形成容置空间94,该机壳91的顶部形成开口95,且该开口95连通该容置空间94,该搅拌件92设于该机壳91的底部并具有可旋转的搅拌部96,该盖子93组设于该机壳91并覆盖该开口95,使用者于煮茶时,将茶叶放入该容置空间94并加水启动该加热器911加热茶叶及水,启动该搅拌件92让该搅拌部96旋转,该搅拌部96旋转可让水产生扰动,进而让水中的溶气量变化,让水更适宜煮茶。然而,煮茶机90的搅拌件92系邻近该机壳91的底部,当搅拌件92旋转时,产生的扰动区域并不大,仅使邻近该机壳91的底部的水流动,相对的,不仅无法有效地使空气融入水中,且使水中的溶气量变化不大,造成溶水的气体量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通过搅拌件产生大区域的扰动,不仅使水表面的波动幅度增加,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并提升水的水流速度而产生更多波浪状的流体状况,让溶水的气体量提升,获得优良的泡茶的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设于煮茶机的具有容置空间的机体上,其结构包含:驱动件;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被驱动件所带动,旋转杆伸入所述机体的容置空间内;搅拌件,所述的搅拌件设于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并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且与容置空间内部的底部形成间隙。搅拌件包括:组接板及侧壁,所述的组接板连接旋转杆,所述的侧壁环设于组接板的外缘且向上延伸。组接板的外形为三角形。组接板具有复数个搅拌孔,所述的搅拌孔间隔排列的贯穿所述的组接板。组接板具有复数个搅拌孔,所述搅拌孔间隔排列的贯穿所述的组接板。搅拌件包含搅拌板,所述的搅拌板呈现S形状。容置空间底部对应搅拌件处设有凸座,凸座内形成与搅拌件对位的凹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将水和茶叶放入机体内,由驱动件驱动旋转杆,让旋转杆及搅拌件旋转搅拌水和茶叶,通过搅拌件产生大区域的扰动,不仅使水表面的波动幅度增加,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并提升水的水流速度而产生更多波浪状的流体状况,让溶水的气体量提升,获得优良的泡茶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0、驱动件;20、旋转杆;30A、30B、30C、搅拌件;31、组接板;32、侧壁;33、搅拌孔;34、搅拌板;40、机体;41、机壳;42、输入件;43、输出件;44、顶盖;45、45A、容置空间;451A、底部;452A、凸座;453A、凹孔;46、顶口;50、水;51、茶叶;90、煮茶机;91、机壳;911、加热器;92、搅拌件;93、盖子;94、容置空间;95、开口;96、搅拌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搅拌装置设于煮茶机的具有容置空间45的机体40上并包含驱动件10、旋转杆20及搅拌件30A,其中,该机体40包含机壳41、输入件42、输出件43及顶盖44,该容置空间45形成于该机壳41的内部,该机壳41具有顶口46,该顶口46系位于该机壳41的顶部并连通该容置空间45,该输入件42设于该机壳41并邻近该机壳41的顶部,该输入件42连通该容置空间45,该输出件43设于该机壳41并邻近该机壳41的底部,该输出件43通该容置空间45,该顶盖44组设于该机壳41并覆盖该顶口46。该驱动件10设于该机体40上,而图上所示,是设置于机体40的顶部的顶盖44处,该驱动件10系为马达所制成的构件。该旋转杆20是被驱动件10所带动,若驱动件10设置于机体40顶盖44处,则是以驱动件10直接带动旋转杆20,若驱动件10设置于机体40的其他处,则可藉由驱动件10带动另一传动组件,再藉由传动组件来带动旋转杆20,旋转杆20并伸入该机体40的容置空间45中。该搅拌件30A设于该旋转杆20的底端并位于该容置空间45,且该搅拌件30A底端与容置空间45内部的底部451形成间隙,使搅拌件30A底端未与容置空间45底部接触,其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搅拌件30A包含一组接板31、一侧壁32及复数个搅拌孔33,该组接板31连接该旋转杆20,该侧壁32设于该组接板31的外缘且向上延伸,该复数搅拌孔33间隔排列地穿设于该组接板31,进一步,该组接板31的外型系呈现三角形。使用者将水50及茶叶51倒入该容置空间45,茶叶51及水50可以从该顶口46倒入该机壳41的容置空间45,水50也可以由该输入件42输送进入该容置空间45,并将该机体40放在一加热台(图未示)上加热,或是该机体40原即具备加热的功能,在煮制茶叶51的过程中,可启动该驱动件10,让该旋转杆20旋转并带动该搅拌件30A旋转,搅拌件30A旋转让茶叶51的茶香释放加速,同时搅拌水50提升水流速度而产生更多波浪状的流体状况,让水50的表面波动幅度增加而产生更多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效的让空气融入水中,让溶水的气体量提升。实施例二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搅拌件30B包含一搅拌板34,该搅拌板34系呈现S形状。该搅拌件30B的搅拌板34在旋转时,因该搅拌板34呈现S形状,让旋转的搅拌板34的周围产生波浪状的水流,让水50的表面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设于煮茶机的具有容置空间的机体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含:驱动件;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被驱动件所带动,旋转杆伸入所述机体的容置空间内;/n搅拌件,所述的搅拌件设于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并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且与容置空间内部的底部形成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设于煮茶机的具有容置空间的机体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含:驱动件;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被驱动件所带动,旋转杆伸入所述机体的容置空间内;
搅拌件,所述的搅拌件设于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并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且与容置空间内部的底部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件包括:组接板及侧壁,所述的组接板连接旋转杆,所述的侧壁环设于组接板的外缘且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煮茶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接板的外形为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